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丁甘仁医案·伤寒案八

伤寒两候,壮热无汗,谵语烦躁,舌焦无津,脉象沉数,肢反逆冷,五六日不更衣,此邪已化热,由阳明而传厥阴,阴液已伤,燥矢不下,有热深厥深之见象,风动痉厥,恐在目前。急拟生津清热,下则存阴,以望转机。

生石膏(四钱) 生甘草(五分) 肥知母(一钱五分) 鲜生地(六钱) 玄参(三钱) 鲜石斛(三钱)郁李仁(研,三钱) 大麻仁(研,四钱) 天花粉(三钱) 茅芦根(各一两) 清宁丸(包煎,三钱)

【二诊】 昨进生津清热,下则存阴之剂,得便甚畅,壮热渐减,微汗蒸蒸,四肢转温,书所谓里气通而表自和之意。惟口干欲饮,尚有谵语,舌上干糙未润,少阴津液已伤,阳明伏热尚炽,脉数未静。仍宜滋少阴之阴,清阳明之热,冀其津生邪却,始得入于坦途。

生石膏(四钱) 肥知母(一钱五分) 生甘草(五分) 天花粉(三钱) 鲜生地(六钱) 鲜石斛(三钱)玄参(三钱) 川贝(二钱) 冬桑叶(二钱) 粉丹皮(二钱) 北秫米(包,三钱) 茅芦根(各一两)

【三诊】 两进生津清热之剂,壮热大减,谵语亦止,舌糙黑未润,口干欲饮,脉数溲赤,阴液被热销铄,津无上承。再拟甘凉生津,以清邪热。

羚羊片(五分) 鲜生地(八钱) 鲜石斛(五钱) 生石膏(打,四钱) 冬桑叶(二钱) 玄参(三钱)生甘草(五分) 肥知母(一钱五分) 粉丹皮(二钱) 大麦冬(三钱) 茅芦根(各一两)

【四诊】 表里之邪,均已大减,舌焦黑转为红绛,津液有来复之渐,邪热有退化之机,脉数较和。仍守甘凉生津,以清余焰。

西洋参(一钱) 鲜生地(八钱) 鲜石斛(五钱) 肥知母(一钱五分) 玄参(三钱) 大麦冬(三钱)天花粉(三钱) 生甘草(五分) 桑叶(二钱) 粉丹皮(三钱) 川贝母(二钱) 北秫米(包,三钱)

茅芦根(各一两)伤寒一候,经水适来,邪热陷入血室,瘀热交结,其邪外无向表之机,内无下行之势,发热恶寒,早轻暮重,神糊谵语,如见鬼状,胁痛胸闷,口苦苔黄,少腹痛拒按,腑气不行,脉象弦数,症势重险,恐再进一步则入厥阴矣。姑拟小柴胡汤,加清热通瘀之品,一以和解枢机之邪,一以引瘀热而下行,冀其应手为幸。

柴胡(一钱) 炒黄芩(一钱) 羚羊片(八分) 藏红花(八分) 桃仁泥(包,一钱) 青皮(一钱)绛通草(八分) 赤芍(三钱) 清宁丸(包,三钱) 生蒲黄(包,二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提醒】从处方变化看中医学的严谨性
医案名医误诊挽治(第11期)秋温
中医治疗糖尿病良方选(一)
秦伯未,治便秘,生津滋液法,大便干结,或如羊粪,不易排出
十种药茶2
口干渴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