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情绪不好?其实是你的身体病了

春光微吐,万物复苏;

探秘古人智慧,探寻情志养生奥秘。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灵枢·本神》)。这是中医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心理活动发生及其过程不同阶段最为经典而确切的表述。 

《内经》作者在此处十分明确地表述了以下事实: 

(1)人类发生心理活动的脏器是“心”,这是从医学的角度对“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的诠释,因为“思”字的写形为上下结构,下“心”上“田”(田字为“囟”的规整写形,不读 tián。甲骨文中的“囟”音义同“思”),就从音、义、形三者确定了中国人“心脑共主思维”的理念。

(2)任何一种心理活动都不是无端发生的,总是在人体接受某种外界事物的刺激作用下发生,此即“所以任物”之意。 

(3)心理活动的过程比较复杂,这一复杂过程可分解为五个阶段:

 ①志,是指人对外界事物刺激人体信号的储存和记忆(即“意之所存谓之志”)。婴儿的生命历程很短,“记忆”“储存”的相关资讯极少,因而其心理活动必然是极为单纯的。因此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以记忆、储存大量资讯为基本材料的。

 ②意,包括意识、意志(意志,即态度、志趣、志向,与上述“志意”的内涵绝然不同)和对以往记忆和储存资讯的回顾、检索、选取、提取和利用,故曰“心有所忆谓之意”。

 ③思。“思”和“虑”是心理活动过程的两个环节,是对上述经过回顾、检索、选择之后所提取的、可利用的相关资讯进行分析、比较、剖解、判断,以及对相关资讯的整合及思辨等心理活动过程,此即所谓“因志而存变谓之思”之意。更精细点言之,即对储存、记忆中的原始资讯进行加工、整合,使其被启动并转变为思辨后新理念的心理过程,《内经》用“存变”文词予以表达。 

④虑,是指人在接受新的外界事物刺激的作用下,将这些新感知的资讯与原来储存、记忆的资讯进行联系、比较、判断时,必须运用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现象到本质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处理和广泛联想,故曰“因思而远慕谓之虑”。

 ⑤智,是心理活动的最佳终端,是思维过程的结果,也是对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要求的最高评价标准。

 何出此言?因为要达到“智”的结果,一是要求采集的思维材料必须是真实的,二是要求在心理活动中的思维过程是严谨、缜密的,三是要求分析、判断所产生的结论必须是准确的,四是针对引发人体发生心理活动的外界事物的处理方法和手段必须切合实际而恰当,五是要求经过“处物”所收到的效果必须是最优的。这就是“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尤其是用“智”予以表达)符合经旨而又切合实际的诠释,这也是《内经》作者用“智”概括心理活动全过程及发生效应的真正目的和良苦用心。

这是《内经》对心理活动过程各个环节最经典的表达。在两千年后的现代心理学者看来,《内经》的这一认识仍然是科学的、合理的、符合人类心理活动实际过程的。 

人类心理活动是内在的、不可直觉的,其过程也是相当复杂的,人类心理活动无法像体温、血压、呼吸和脉搏那样可以直觉,不可能有精确的量化指标予以评价。

正因为如此,《内经》作者才将其用“(阴阳)不测谓之神”予以概括。人类复杂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于外,古代及今世都是凭借这些表现于外的征象,运用“司外揣内”(《灵枢·外揣》)“见微(细小的表象)知著”(复杂的)“以表知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思维,经过“形而上者谓之道”的理性认识而求证的。

情绪(《内经》称为五志,后世称为情志、情感、七情)是心理活动最突出、最常见、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因此对情绪的研究就成为《内经》研究心理活动最重要的途径。

《内经》在“人有五脏(阴阳之气作用下)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观念的指导下,认为情志活动的发生,是人类在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之后,或者在人体自身生理、病理反应的作用下,“精神”“魂魄”“志意”对人的整体和脏腑功能活动予以调控,五脏及其所藏精气进行重新分配,不同性质的外界事物刺激,五脏及其所藏精气的活动规律、分布状态有所不同,于是就会以五脏中某一脏为主完成相应的心理活动过程,然后以不同的情绪发生并表现于外,临床心理医生就是通过患者不同的情绪波动及其程度,结合其他相关的临床表现,对发生于不同内脏、不同类型的心理活动做出诊断的。

可见,情绪活动是在人体某种外界事物作用下(即“所以任物”)以五脏及其所藏精气为基础发生的。情绪失常不但是心理活动的重要表达方式,而且其负反馈作用是损伤相关内脏及五脏所藏精气而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这就是《内经》将异常情绪活动视为病因理论的发生背景和理论基础。情绪活动虽然是心理活动的表现之一,是复杂心理活动过程中向外释放方式中的一种类型,但是心理活动所释放出的情绪,无论是良性的或者不良的,都会反向作用于发生心理活动的内脏(即心和其他相关内脏)。

在一情况下,良性的情绪如愉悦、轻松的情绪,会对人的心理活动及发生这样心理活动的内脏产生正向调节,不但可以解除或者缓解诸如忧愁、抑郁、悲哀、悔恨、恼怒、烦躁、焦虑、恐惧等不良的情绪,还能对产生这些不良情绪的相关内脏功能产生良性的正向调节。

反之,不良心理状态下所释放的上述不良情绪,就可能对人的心理活动及发生这些不良情绪的内脏产生负面影响,使原本就处于不良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呈负向加剧,原本不良的情绪更加恶化,这些内容前已详述,此处不赘。

(北京中医药大学翟双庆教授带您翻开《黄帝内经》,解读七情之奥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情志与疾病
七情对五脏的影响
《黄帝内经》解读(四十三)
五精所并:
五脏精气衰败会出现哪些病态
人体生命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