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雁黎教授三张经方讲解《小大不利治其标》(内含首届中医师承论坛精简版视频)


I导读:

首届全国中医师承论坛

精彩讲座视频正在制作中

预先将每位授课专家的课程掠影展现给大家

希望大家都能在老师们的分享中学有所得

小大不利治其标

                                                陈雁黎

一、大柴胡合桃核承气汤

北京中医学院针灸专家单玉堂老先生患肺心病住院,病情发展出现肾积水,导尿失败。有一位名老专家提出外用麝香敷肚脐,借其芳香开窍,或许有效。于是院方派人去山西讨回一点上等好麝香,给单老用上,果然尿液点滴而出,但未能解决问题。

单老病情继续恶化,高烧、神智昏迷,大小便闭塞不通,已出现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院方邀请中医学院董建华、王绵之、刘渡舟、胡希恕、杨甲三、赵绍琴六位名老中医会诊。有位名老提出,心哀合并肾功能不全当以扶正为主,先保心肾控制病情。

84岁的胡老诊完舌象脉象后,提出一个与众名老截然不同的“峻剂攻下法”方案,并提笔命方,还说:“小大不利治其标”,救人必须先解决大小便问题,态度非常果断。众名老念其年事最高,便都同意了胡老的治法,但大家都捏着一把汗。服药到第二天,奇迹发生了,大便五次,开始排尿。到第五天,尿量已达正常,肾积水消失,单老开始下床活动......

胡老善用经方炉火纯青,后来刘渡舟老师在胡老著作的序言中写道:“每当在病方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遗药,虽寥寥几味,看似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以上选自《伤寒温病燕京医四流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6月)

2016年2月我赴无锡讲课时,适逢大师兄冯世纶教授莅临讲课,寻问此事,胡老给单老开的是什么方?答曰:“大柴胡合桃核承气汤。”根据胡老用合方不加减化裁的原则,写出处方,供大家参考。

柴胡12g  黄芩9g  半夏9g  枳实9g  芍药9g  桂枝9g

桃仁杵碎9g  炙甘草6g  生姜9g  大枣四枚  大黄6g

芒硝烊化6g     水煎分服二剂

(见本人著《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辨证第168页》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6)

联系此例胡老著名医案,我想到1962年在胡老诊室见习时,因国家连年遭灾,饮食条件很差,胡老病营养不良,面目虚浮,身微肿肝略大,胸闷心慌气短,大便秘结不通,自己处方,连服桃核承气汤二剂,来上班时笑着说:“你们看,我好了。”我和同学都不能理解,非常惊讶!认为此病该用炙甘草汤。

二、越婢加术汤

炙麻黄12-18g 生石膏40-45g 炙甘草6g 生姜5片

大枣6枚(劈) 炒白术15g   水煎400ml 日分二次服

1.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 ,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2.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同上)

3.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同上)

[方解]

1.脉沉主里,水发自于里,故称里水。病因是由于小便不利,而引起的一身里外都肿。黄肿之黄为微黄,而非黄疸之橘子黄。胡希恕讲:“《医宗金鉴》将里水改为皮水,不对。一般情况,二者都有浮肿。皮水脉浮,病程短,水较浅,“当发其汗”,越婢汤多见;里水脉沉,病程长,水较里,“当利小便”,越婢加术汤常用。若小便自利,亡津液而致渴者,本方不能用。”“同为里水,甘草麻黄汤为热少寒多;越婢加术汤为热多寒少”。

2.日人东洞翁谓:“本方治越婢汤证之小便不利者。”汤本求真谓:“越婢汤之名称,以仲景得自越国之婢(女奴),故有此名。”

[应用]

1.本方证以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为主证。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初期及肾病综合征。

2.若兼便秘,用本方加大黄。若兼恶风、四肢不温、舌质淡者加附子(以干姜易生姜,即越婢加术汤合四逆汤义)

3.胡老谓:本方证对肾炎引起的水肿、腹水都很有效,常用。若肝硬化腹水,则本方无效。治浮肿、腹水,源于肾者,先有小便不利,多用越婢加术汤;源于肝者,先病血分而有瘀,多用茯苓导水汤;源于心者,多见下肢浮肿,多用黄芪防己汤。

[病案]

越婢加术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体会。(本文刊《中华全科医学》2007-3)

越婢加术汤剂仲景为里水所设,专治“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本方药物虽简,但疗效颇捷,尤其是对于浮肿有阳、实、热证者,有明显的效果。再加生大黄是日本医家大冢敬节的经验(《中医内科医鉴》)。上海名医张镜人(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认为:大黄生用能提高肾脏的清除率,排除毒素,改善肾功能。方用麻黄,石膏宣肺清热,白术健脾制水。三味同用,即可发汗、又利小便。再加生大黄通里。又以炙甘草、姜、枣保脾胃之气,益生化之源。集汗、利、下三法为一体,配伍严谨,药少力专,不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临床上,我们运用本方治疗肾病及糖尿病肾病10余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典型病例:张××,男,73岁、退休职工、病案号38781,基本医疗保险卡号26011645。患者有糖尿病史10年,发现蛋白尿4年。查体:精神差、半卧位、血压140/95mmHg、心率96次/分、心律不齐。实验室:蛋白尿3+、潜血2+、RBC2.80、HB98.0、空腹血糖11.6、肌酐201.5 mg/l,尿素氮18.1mg/l。心电图:T波倒置。心脏B超:主A硬化改变并轻度主闭,全心扩大并左心功能不全。胸片:主A硬化、心脏增大、冠心病。

出院诊断:1.冠心病、心功能Ⅲ级,心律失常、快速房颤。2.糖尿病Ⅱ型、糖尿病肾病Ⅴ期。3.高血压3级(极高危)。4.脑梗塞。5.肺部感染。6.尿路感染。

治疗经过:2005年3月9日入院,给予强心、扩冠、抗凝等药物治疗,病情逐日好转。半月后因上感、浮肿进一步加重,四肢肿胀,出现心衰,血压持续居高,肾功能不全加重,病情危急,经过对症治疗及血液透析4次,心衰得以纠正,病情缓解。但每日仍肌注速尿20mg,口服双氢克尿噻50mg,安体舒通40mg。中医会诊:患者年迈,面黄而青,一身面目悉肿,按之凹陷,无汗而喘,纳差恶心,小便不利,大便3日未行,脉沉细无力,舌胖质暗,苔灰水滑,水湿弥漫三焦,宗仲景越婢加术汤加生大黄治之。

方用:炙麻黄12g 生石膏30g(另包先煎) 炒白术15g 炙甘草6g 鲜姜5片红枣6枚(劈开),生大黄10g(另包后下)。

本方:炙麻黄先煎2分钟,内余药再煎15分钟,最后下生大黄(打成碎粒),只煎2分钟,清出药汁,加水再煎15分钟,两次药汁混合后,一日分三次服。二剂后,患者微微汗出,大便通畅,尿量增多。此后,每日服本方一剂,逐渐减去利尿剂,连服10余日,病情明显好转,浮肿消退,饮食正常,于5月8日出院。门诊陆续服用本方30剂,病情稳定,能维持正常生活。半年后家中随访,浮肿未复发。

三、茯苓导水汤

胡希恕老师善用本方治疗水肿、腹水有良效,介绍于此。详见胡老医案。查《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有二张相似的方子,前方少麦冬,后方少猪苓加灯草。供参考。

其一.茯苓导水汤《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方。

茯苓 槟榔 猪苓 砂仁 木香 陈皮泽泻 白术 木瓜 大腹皮 桑白皮 苏梗 各等分。加生姜,水煎服。治妊娠水肿胀满,或喘而难卧。或胀加枳壳;喘加葶苈子;腿脚肿加防己。(注:目前市场防己品种复杂,因其含马兜铃酸,如肾功能不正常,忌用。)

其二.导水茯苓汤《奇效良方》卷四十方。

赤茯苓 麦门冬 泽泻 白术各三两,桑白皮 紫苏 槟榔 木瓜各一两,大腹皮 陈皮 砂仁 木香各七钱半。为粗末,每服半两,加灯草二十五根,水煎,空腹服。治水肿,头面手足遍身肿如烂瓜之状,手按而塌陷,手起随手而高突,喘满依息,不得转侧,不得平卧,饮食不下,小便秘涩,溺时痛如刀割,尿量绝少,其色如黑豆者。如病重者,可药用五两,再加麦门冬二两,灯芯草半两,水煎,五更,空腹服,渣再煎服。

注:①目前市场防己、木香的品种繁杂,因其成分含马兜铃酸,若患者肾功能不正常,忌用。故以上两首汤方的木香可用沉香木代替,不用防己。②大多数地区所用的马兜铃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及马兜铃的果实,其茎叶名天仙藤,其根名青木香。还有马兜铃科的关木通(主产吉林、辽宁)。马兜铃科的广防己,又称木防己(主产广东、广西)。此二药的马兜铃酸含量较高。③毛茛科的川木通,又称小木通(主产四川、陕西)。防己科的防己,又称汉防己、粉防己(主产安徽、浙江、江西)。马兜铃科的细辛,又称北细辛、辽细辛(主产东北各地)。此三味药均不含马兜铃酸。

因此带来一个问题:水肿病若用防己黄芪汤(有防己)、实脾饮(有木香)、疏凿饮子(有木通)要注意患者肾功能是否正常。

本人临床所用茯苓导水汤方如下:茯苓15g 猪苓15g 炒槟榔4g 砂仁3g(打碎) 沉香木3g 陈皮6g 泽泻15g 生白术12g 木瓜15g 大腹皮15g(撕碎) 桑白皮12g 紫苏梗10g车前子15g

[治疗范围]

适用于各种慢性病所引起的浮肿、水肿。胡老讲:“肝脏病的水肿多见茯苓导水汤证,肾脏病的水肿多见越婢加术汤证。”

 [医案]

1.血小板减少症:徐瑞红,女,50岁,奇台县人。

患血小板减少症10余年,血小板最少时仅有6000,曾输过血小板,新医大第一附属医院曾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2008年就诊于上海,口服强的松片及配合化疗,效果不佳。2018年7月14日初诊,全身有散在片状瘀斑,面积较大,以双下肢膝以下为甚,全身水肿,乏力,行动缓慢,脱发明显,口干,口苦,纳差,胃中堵闷,二便调,寐尚可,脉细无力苔白厚腻。因家距本院200多公里,予①茯苓导水汤加车前子15g,自备生姜三大片,7剂。②半夏泻心汤党参改用红参加薏苡仁30g茵陈8g紫苏叶6g 茯苓15g生石膏30g 自备小红枣6枚 生姜三大片,8剂。嘱:先服①方后服②方。

8月16日复诊,水肿明显消退,全身大片瘀斑减少,仅剩散在出血点,脱发较前好转,精神状况及行动明显好转。仍有口干苦及牙龈出血,苔腻,舌质淡红,时有身体热感喜凉,睡眠差,梦多。嘱停用激素,仍予上方①7剂,上方②去茵陈加淡竹叶8g 砂仁3g7剂。

9月1日三诊,水肿又减,自觉身体轻松,查血小板升至40000,效不更方,仍予8月16日处方。

10月3日五诊,双小腿皮肤已恢复正常,血小板升至68000,患者及家人甚喜,①带茯苓导水汤原方加车前子15g 5剂以备有浮肿时服之。②半夏泻心汤原方,红参改为党参,减去生石膏 10剂。

2.重症肌无力:刘卫玲,女,34岁,昌吉市人。

2016年12月本院初诊,福建援疆专家疑为重症肌无力,予新斯的明治疗。随即转入新医大一附院,确诊为重症肌无力。为治疗方便转入新医大一附院昌吉分院住院治疗,口服强的松隔日12片,并用人丙种球蛋白等治疗,费用6万元。2017年2月赴北京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中药治疗10个月,每月强的松减一片,费用8万元。同年12月回新医大一附院昌吉分院住院时,仍服强的松3片。经CT检查,诊断为胸腺瘤,2018年1月行手术治疗,出院时仍口服强的松每日12片,费用20万元。

2018年6月来我门诊时,口服强的松自行减至8片,由其母亲扶入就诊,满月脸,上眼睑难以抬起,双下肢浮肿明显,饮食时好时差,小便有时偏少,大便正常,月经周期紊乱,量少色暗,脉沉细苔腻而干,舌体偏小。外湿弥漫肌肤,内湿潴留脏腑。予茯苓导水汤加车前子15g 7剂。复诊,水肿消退明显,双上眼睑已能抬起,能自行步入诊室,饮食二便正常。时至10月,有虚浮时服茯苓导水汤加车前子,口干口苦舌苔腻时服半夏泻心汤加薏苡仁紫苏叶 砂仁 生石膏,口服强的松已减至4片。至2019年3月,仍服强的松5mg,全身情况良好。

3.水肿失眠案:女,35岁,芳草湖农工,2010年3月。因睡眠极差,近三天彻夜难以入睡,远道来诊。体胖,面目虚浮而黄,眼胞微肿,双下肢浮肿明显,袜子松紧带处凹陷一圈,疲乏无力,走路沉重乏力。最近半年月经量明显减少,色暗,经期推迟,经前乳房胀疼,烦躁易怒,饮食二便尚可,脉沉细苔白腻。当先治水给茯苓导水汤加车前子。方用:茯苓18g 麦冬15g 泽泻15g 猪苓15g 大腹皮15g 桑白皮15 g 紫苏叶6g 槟榔4g 砂仁3g 陈皮6g 炒白术15g 木瓜15g 车前子15g(布包煎)生姜三大片(自备),五剂 水煎服。复诊,服一剂后,尿量增多,当晚即能入睡,现脚踝肿已全消,月经适来,量较上月增加,精神转佳。仍给上方五剂,加服桂枝茯苓丸,再治经前乳房胀痛。

4.阴囊肿痛症:汤万里,男,75岁,昌吉县元丰二队农民。因阴部胀痛,尿频一年多,曾去多家医院就诊。最后乌市新医大一附院诊为前列腺肿大,建议手术治疗,患者不同意。2016年12月来门诊就诊,患者中等个儿,身体结实,阴部胀痛,尿频,夜尿3-5次,已一年多,近期阴囊肿大不疼,双下肢微肿,走路沉重,很不方便,饮食大便正常,脉沉弦,苔白微腻。予茯苓导水汤5剂。复诊,阴囊及双下肢肿均消退,尿频明显减少,仍给前方5剂。2017年7月31日,患者来诊,说去年病已痊愈,近日又感不适如前,要去年12月的处方7剂,并要求不要修改原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肺心病病案二则
汉防己甲素是什么药(汉防己甲素片属于哪一类是消炎药吗)
二妙散、五苓散、猪苓汤、防己黄芪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实脾散、萆薢分清饮
《问道南阳经方医案集》:水肿案
真武汤新用
水肿的经方治疗 作者:廖世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