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阴病:阴阳皆从中宫

中国人讲中医,其实是最容易的,也是最容易犯错的。因为我们的文化资源太多了,随便一个文化的流派都建立了完善的体系,只需要我们有精力稍微看了一点书,就可以旁征博引,可以没有任何障碍的建立一个纷繁的理论世界。当代中医中,贯穿三教者有之,纯粹无杂者却寥寥无几。

在传承中医药理论的过程中,有两个方式我一直不是很赞同,一个是一本正经,一个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何谓一本正经,就是用一套标准化的术语来教学,这样往往让人学的不究不竟,比如我们学习的时候,很空泛的说清热解毒,那么清热解毒之中,黄连的清热解毒与石膏的清热解毒是一回事么?肯定不是一回事,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深刻的体系来统系,我们的学习就是流于形式;何谓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说白了就是说一些有的没的,比如很多人用一个复杂的周易体系来解读中医,中医已经比较难懂了,为什么我们还要用复杂的易学体系解读?

当然,借用一些常见的术语,将中医的难懂之点简易化,这种就属于方便了,属于我们讲说道理的一个工具,另当别论。

中宫为阴阳之途径

虽然说三阴三阳体系其实讲的是阴阳,根本不讲什么五行,但是还是少不了绕进去,比如我们张仲景先师,在阳明病之中也曾经说过,土为万物所归,故无所传。其实,这个解答还是不完美的,因为阳明病不一定就不传了,阳明病到了一定的程度也会传变为其他疾病。

三阳

三阴

三阳病统于太阳,所以阳虚从太阳开始,其实阴虚也是从太阳开始的,太阳病如果汗吐下不得法,下利太过就会变成太阴病,而发汗太过,则会直接变成少阴病。

三阴病统于太阴,所以阴虚从太阴开始,阳虚也是从太阴开始,只要有一定的腹泻现象,阳虚就会慢慢出现,同样阴虚也是从太阴开始后的。正是因为太阴病有一个自利的象,自利所损耗的是人体的阴液,所以太阴疾病之后,马上会出现阴虚之象。

太阴太阳皆有腹泻

对于腹泻,有两种,一种是太阴腹泻,“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还有一种是太阳腹泻,就是我们知道的葛根汤证,麻黄汤证,“太阳阳明合病,必自利”。我们会发现,这两种腹泻用了同一个方剂,那就是桂枝汤,太阳病用桂枝汤,则加一些阳药,比如麻黄,比如葛根之类的;太阴病自利,时肚子痛,则用桂枝加芍药汤,用桂枝加芍药大黄汤。

所以桂枝汤是兼顾太阴太阳的一个方,而太阴太阳其实是从阴阳两个层面来揭示人体阴阳的消长收藏的一个过程。如果我们按照后世的五行的观念来解答,那么不管是太阳还是太阴,其实都是围绕着中宫而来的,脾胃是掌管人体津液的枢纽,这个枢纽出了问题,就会导致先天之太阳、太阴出现问题。

不过,我们在解读伤寒论的时候,特别是气化作用的时候,其实有一个要点是始终关注三阴三阳是怎么来的,所以解读的时候尽量不要借用其他概念,这样才不会导致我们的逻辑混乱,才不会偷换概念。

庆余阁阁主倾情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34、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郑钦安医书阐释》全本 五
《伤寒论》六经病思维导图
火神派资料汇编(下)
为何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