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零开始学中医第26讲:六经辨证之少阳病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细,这就是少阳病的辨证要点。

少阳病主证

少阳证讲简单也简单,讲复杂也复杂。少阳病的提纲大家都非常清楚了。伤寒论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这就是少阳病的提纲,口苦、咽干、目眩。讲到这一条,就是上次我自己的颈椎病,当时就是颈项不舒、头晕,就这两个症状用了小柴胡,效果也蛮好。这个目眩和眩晕是两回事情,以后大家可以自己去留意一下。

少阳病的提纲看着太简单了,口苦、咽干、目眩,你就能诊断少阳病吗?肯定是不行,对吧。百合病也有口苦。

我们后来讲的少阳病的七大主证其实是八主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细,这就是少阳病的 辨证要点。

后面又讲少阳证但见一证便是。但见一证是什么意思呢?

排除其它的五经(太阳、阳明、厥阴、少阴、太阴)之后,或者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排除其它的表证、里证,再有其它的一证, 才能诊断为少阳病。

少阳病的病机

(泽兰堂公众号有讲柴胡剂的临床应用),我们在临床上看少阳病的时候,就是讲的小柴胡,伤寒论97条,在太阳篇讲的,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什么意思呢?

'血弱气尽”,太阳病的时候在表,中风证,桂枝证是表虚证,总体来讲里面的正气还是旺盛的,到少阳病的时候,血弱气尽,腠理开,证明人的正气由盛转衰的过程,所以讲少阳病在临床上有时看到,特别是外感表证的时候,看到小孩子精神比较差,吃饭胃口也差,虽然没有口苦咽干,其实可以判定往里传了。

有纳差,要排除太阴病,有可能既有少阳又有太阴,比如小柴胡证,有些人就讲他是少阳太阴合病,为什么这么讲呢,党参,甘草健脾胃,因为纳差,有些人细究他是太阴病,认为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认为这个才是少阳病的主症。

在临床上没有必要细究,知道少阳七(八)症,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细,知道少阳七症的主症就可以了。

前面我们讲太阳病,太阳证的主症是恶寒身疼痛,无汗恶寒身疼痛,或者是汗出恶风身疼痛,必定是脉浮;  到了少阳病,脉就不浮了,是弦;  阳明病他的脉肯定不是弱脉,肯定是洪大滑数。

特别是初学者看到脉弦就辩为少阳病,肯定不对,脉弦他主少阳也主水。

条文分析

266条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咱们一定要记好了,少阳证除了脉弦细者之外,脉沉紧者也可以用小柴胡汤,其实这一条呢,根据条文分析,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应该还有表证,(浮紧是表证),“紧”主寒,“沉”主里证,也主虚证,这就符合血弱气尽腠理开,沉紧的“沉”主正气不足,“紧'表示还有寒。这里仍然可以用小柴胡汤。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根据这一条很多人讲小柴胡是发汗剂,其实这一条讲什么呢?伤寒中风,有柴胡证,排除表证、里证之外,有一证就可以用小柴胡汤。

本身少阳证只能和,不能汗,不能下,有的人用了下法,邪气没有入里,仍然是少阳证,还是可以用小柴胡汤。正气虚了,用小柴胡汤鼓舞正气,后世(徐灵胎)称小柴胡妙在人参。正气一衰,用柴胡、黄芩清热,不用党参扶正气,直接攻邪肯定不行,所以小柴胡汤不是妙在人参,而是前人组合的这个小柴胡汤方剂。

伤寒论所有的方子都是好方子,无论除掉哪一味药或是剂量改变,都是换了一个方子,不是原来的方了。

小柴胡汤证,正气一衰,用党参鼓舞正气之后,邪气仍然可以从表而解,有些人拉肚子,邪气通过大便而解,有些人发一身汗,邪气汗出而解。所以用小柴胡汤,可以出现各种各样的反应,特别体质差的人。

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少阳阳明合病,发潮热,大便溏,阳明病;小便自可,里热不是太甚;胸胁满不去者,有少阳证,所以是少阳阳明合病,仍然可以用小柴胡汤。假如大便硬,发潮热,可以用小柴胡加芒硝。假如再出现口渴喜饮,小柴胡加石膏。

少阳病符合主证,有七证,用小柴胡汤绝对没问题。三阳合病时,如果以少阳证为主,用小柴胡汤。如果太少证明显时,柴胡桂枝汤,葛根汤加小柴胡;少阳阳明明显时,小柴胡加石膏,看胡老的病案就知道了。冯老所说的“三阳合病,治在少阳”,是有条件的。作为临床医生,要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小柴胡汤禁忌

伤寒论98条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大家讨论一下,98条用什么方,这是今天的作业。

燕子作业

98条,就是一个医案,讲了小柴胡的禁忌。

一般太阳病六七日正是传少阳的时候,血肉气尽,恶风寒,有表症,前医认为手足温,是里有热,接二连三用泻法(吃泻药),伤了里不能食。

这时候表现出来胁下满痛,颈项强,面目及身黄,如果用小柴胡汤,用了之后会下痢更重,还哕逆,吃东西会吐出来。

(有湿热的情况下光清热,水不能收,所以会下痢会更重。)

这条仲师就分析了,属于误治。面目身黄,体内有湿热而发黄疸,颈项强有表证,本渴,饮水而呕,小便不利,相当于五苓散症,全身水运不畅,体内水太多,且是湿大于热,用茵陈五苓散清热除湿利黄疸。

张露文作业

1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 手足温。脉迟主虚主寒,为太阴脉,提示太阴里虚寒,浮弱为表虚。187条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这里手足温也提示太阴,此为里虚兼表,可用柴胡桂枝汤。

2 医二三下之,不能食, 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不能食提示误下后伤胃,胁下满痛脾虚气滞,面目及身黄为脾虚运化失司,寒湿阻滞,颈项强为外邪未解。小便难为脾失健运,水湿不得运化,寒湿阻滞而发黄。此证可以用茵陈五苓散 茵陈术附汤 茵陈理中汤。

3 若用了柴胡剂 必胃气大虚,势必呃逆(食谷则哕)

讲师:桂双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柴胡汤---半在外,半在里,不是半表半里
余秋平讲解《伤寒论》少阳病(二)
用排除法诊断半表半里证
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浅谈经方“半表半里”概念
少阳病不是半表半里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一一五)临证谈小柴胡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