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光熙:做好紧守关口的中医先锋

新冠肺炎患者由轻症转为重症的阶段,被医生视为救治患者的重要关口。新冠肺炎是个沉默杀手”, 在石家庄抗疫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光熙作了个比喻,“它就像一条蛇,慢慢把人缠住,使人在不知不觉中遭到致命一击。”

较量:“排雷”又“灭火”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的病区里,一位二十岁出头的女性患者血氧数值保持在91、92,状态看起来比较稳定。李光熙在例行查房中,却敏锐地捕捉到这位患者身上的一些潜在危险信号,“肥胖”“一直咳嗽”“脉浮”等,提示着患者有可能向重症发展。他当即交代管床医师“密切监测这名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开具中药处方。

根据以往经验,在确诊患者中,老年人、身体虚弱、肥胖者转重的概率更大,往往是医生重点“盯”的对象。除此之外,李光熙还有自己的总结,“发烧时间长、阴寒之邪入里就会转重”,脉象沉、浮,以及咳嗽、憋气严重者都要警惕。

重症患者杜某65岁,年龄偏大,有冠心病病史,入院时已经持续发热10天,最高39度,血氧下降……李光熙经过观察辨证,使用大剂量人参“扶正气,祛除阴寒之邪”。“很快,患者‘高温预警解除’,体征平稳了,‘火灭了’。”李光熙说。

类似这样的“排雷”工作,李光熙每天都在进行。在他看来,早期快速发汗解表、扶正气是“打蛇的七寸”,截断病势,效果事半功倍,但面对已“邪气内陷”的患者,谁也无法确定竭尽全力之后的结果。安静的重症监护室每天面临着最残酷的挑战,汹涌的病毒不断冲击“最后的堤坝”。

少数已经转重的患者如同徘徊在生死的悬崖边上,正与邪的较量只在毫厘之间,挽救的机会转瞬即逝。不能放过一点细节,绝不放弃任何希望,在重症监护室,李光熙对已经无法口服中药的患者使用中医外治法,改善患者生命体征。“救过来了”,黯淡过后,生命的微光再现,透过防护服的目光再一次变得温暖而充满力量。

李光熙谈到,自己在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学习近十年,肺损伤相关课题的研究结论让他对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果在患病早期积极运用中医药干预,避免进入到肺损伤阶段,或肺损伤早期加大中医药干预力度,减轻肺损伤程度等,都可挽病人生命于狂澜。所以,抗疫成功的基石就是截断病势。”

蓄力:平战结合守关口

从更长远看,疾病防控的第一关口不在疾病发病时,而早在发病前的日常生活中,这是李光熙认为的另一个关口。

河北抗疫工作中,李光熙非常关注基层医疗状况,他发现不少来自农村地区的群众慢病管理做得不到位,中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青年人中肥胖人数也不少,健康素养令人担忧,“这都给救治增加了难度,带来不少问题。”

这不是李光熙第一次参与抗击疫情。他还记得十几年前一位18岁的非典患者。2002年12月,他受命负责医院发热病人的筛查工作。2003年4月,李光熙被派往临时隔离病房,承担起非典患者的救治工作。当时,这位小姑娘病情很重,不停喘憋、剧烈咳嗽,几度失去治疗的信心,李光熙和轮班医生们就经常陪着她,时常紧握女孩的手,给她传递鼓励和温暖,帮助女孩撑过了最煎熬的那几天,战胜了病魔。

作为一名医者,李光熙心里装着的不只是病症,更是患者。在日复一日的诊疗中,他从来都是语气温和、诚恳,他的一位患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听完李主任说话感觉病就好了一半。”

这几年,李光熙多次到各地参加巡诊,为村医、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讲课。“留洋医生”脚上沾了不少泥土,也发现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薄弱。“如果基层群众健康水平没有提升,我们建设再多的医疗中心和三甲医院、培养再多的医生都是不够用的。”

2月2日,李光熙顺利完成援冀任务回京。“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把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发挥出来。相信在健康中国建设中,中医药还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药如何救治重症?关口前移、早期治疗,可降低转重率减少病亡率!
捷报频传:9天中医药介入治疗,4名重症患者明显缓解
安宫牛黄丸急重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张伯礼院士赴武汉调研:绝大部分治愈患者没有后遗症
中医参与武汉协和重症抢救,西医服了:零呼吸机、零插管、零ECMO
山东好医生|陆学超主任医师:以医者之心 诠释责任与担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