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知识分类理论”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林少媚        广东仲元中学

     美国心理学家J.R安德森认为:知识传送入大脑以后将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和储存,因此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其中陈述性知识是指那些有提取线索并能用具体语言进行陈述的知识,是描绘“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则不具有具体有意识的提取线索,但可通过一定的条件间接推测出来的知识,是解决“如何做”的知识。该理论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分类整合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学依据,使教学有效性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本文就基于安德森的知识分类理论谈如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设计,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指出学习的思维路径和方法,以导促学。

     一、基于知识分类理论的历史学科知识分类

     安德森的陈述性知识所指的就是事实性知识,即能直接表述的人类经验。历史学科所承载的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人和事,中学历史课程中大量的知识就是安德森分类理论中的“陈述性知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事实性知识,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它有明确的起讫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等,比如:一场战争,一次重要会议等;二是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如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它由相互关联的事实构成知识体系,强调其组织性和整体性,是历史上较广泛地域、较长时间内发生的,带有普遍性、共同性的社会现象,比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之类。

     二、基于知识分类理论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认知学习理论,对知识的学习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实现信息的传递并生成,如学习者的预期、激活原有知识、调动元认知能力有意识地控制学习和记忆过程等。历史学科大多是事实性知识和有组织的整体知识,也就是安德森所指的“陈述性知识”,因此,高中历史学科大部分知识的学习实质上是关于事实性知识和构成该整体知识的概念、命题及其关系的学习。这些知识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知识的习得阶段,其中最重要的过程是理解;第二阶段为知识的巩固阶段,通过适当的复习(包括复述、精加工等),新知识得到巩固,命题网络得以重建或改组;第三阶段为知识的提取和应用阶段,陈述性知识被提取,用来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因此,基于“知识分类理论”的课堂教学设计流程如下表。

     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课题:人教版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分析学习内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的第1课,主要讲述了17世纪中后期,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是对封建时代君权神授的否定,议会、政府、法院分别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种分权和制衡的原则学生在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第二单元雅典的民主政治中已经有所接触和理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课文以君主立宪制建立为核心,分别陈述了制度建立的前提保证: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并掌握政权;制度的建立:颁布《权利法案》,以限制王权以维护革命成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责任内阁制度建立和1832年议会改革。由此可见,本课内容是大量事实性知识组成的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在安德森教学的知识分类中属于陈述性知识,所以在编写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创设学习条件,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学习,达成学习目标要求。

     综上所述,弄清知识所属类型,根据不同类型知识习得的条件创设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学习过程和情景,能够帮助学生在能力范围内自主生成新的知识网络,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调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最终实现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2.设置导学目标

     导学目标是预期学生学习的效果,是对教学活动结果生成的主观愿望。导学目标功能主要有导学、导教、导测评。导学:即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明确告诉学生通过学习应该学会做什么;导教:即指导教师如何选择教学材料和策略;目标陈述中应蕴含要教会学生的知识、技能、认知策略是什么;导测评:即指导教师如何编制测验。有效的目标陈述应该让教师和学生知道“去哪里”和“怎样去”,也就是解决好方向和路径问题,因此,导学目标的陈述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陈述;目标的陈述用词尽可能用心理学界定的(或本学科约定)且描写的行为是可以观察的、外显的行为动词,力求明确具体。本单元的导学目标有2个:1.根据教材内容归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2.阅读课文,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特点和影响。

     3.分析学习任务

     确定导学目标后,要进行学习任务分析,以明确学生的学习起点,包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学习过程各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以及最终的学习“目的地”。这些中介的知识和技能构成该教学内容的整体知识网络和基本能力,有了准确的学习任务分析,那么,教学步骤、方法就自然明确了。

     4.设计教学过程

     根据知识分类和陈述性知识习得的过程和条件,学习过程的设计采用填表整理、分析典型例题、画思维导图等方式呈现。学习内容的设计意图是:根据所学回答问题,以回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雅典民主制度中的分权与制衡的政策、措施等,主要完成学习任务一。运用课文的文字材料,图片资料和一些课外文体资料,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君主立宪制建立和发展过程及特点和影响进行分析归纳,完成任务二和三。画思维导图主要是对整个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相关知识建构成一个整体知识网络,完成任务四。最后通过典型例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与提取。任务的逐一完成最终促进2个导学目标的达成。材料选择主要以课本为主,涉及其他版本的教材,以综合题形式出现,帮助学生建构整体思路。在教学策略选择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导学,学生自主学,合作学,共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暴露出的学生思维的障碍,教师需予以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培训“精华”摘记
听华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吴刚平教授讲座笔记(附讲座提纲)
精准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实施策略
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2010年课改关注什么 - pyuewen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基于课堂观察反观教师的提问与追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