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分辨明代瓷碗的“共同”特征?
​明代瓷碗是我国古瓷器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一切似乎都是一个新的开端。主要表现在传统窑口的急剧消失,如定窑、磁州窑、耀州窑等,虽然还有生产,但已不像宋元时期那样具有明显的窑系印记。所以,明代瓷碗的特征也与前期截然不同,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下吧。
大图模式
青花缠枝莲纹碗,明永乐
另外民窑化的趋势也在加剧许多传统窑口的瓷器变得极其粗糙。青花瓷在明代普及。青花瓷以极快的速度将传统瓷器排挤出主流市场,而在青花瓷中青花瓷碗的数量始终居于首位,并且形成了“官窑”与“民窑“这两种不同风格的青花碗体系。而正是因为明代瓷碗有如此丰富的素材是历代作伪者的必修课数量。
明代瓷碗的特点
明代瓷碗数量多,出土器物主要以墓葬和遗址为主,墓葬出土多以一到几件为主显然从数量上看并不是主流,主要以窑口、城址为多数量多以万件计,由此可见,明代瓷碗依然担负着人们进食器的功能。分辨明代瓷碗的主要几个方面是:
大图模式
品类
明代瓷碗品类众多,再次打破了元代以青、黑、白等单一色调为主格局异彩纷呈色彩缤纷,常见的主要有:青花瓷、青釉、青黄釉、青白釉、白釉、灰釉、影青釉、豆青釉、青花釉、黑釉、酱色釉、褐釉、仿汝釉、酒蓝、釉里红、白地红彩、白地红绿彩、斗彩、矾红、红地黄彩、红地紫彩、红釉、黄地红彩、黄地绿彩、黄绿彩、孔雀绿釉、蓝地红彩、茄皮紫釉、素三彩、五彩、甜白釉、仿哥釉等。
大图模式
从数量上看,主要以青花瓷碗为主,其他处于从属的地位如蓝地红彩、茄皮紫釉、素三彩、五彩、甜白釉等瓷碗单品种数量很少。
造型
明代瓷碗在造型上简洁明快少见哗众取宠之器,基本秉承了传统的造型,这一点官窑和民窑基本相同。不过明代瓷碗在细部造型上的变化十分丰富口、唇、沿、腹、底、足等部位在造型上经常有变化,但造型变化通常情况下比较微小,这些变化成为区分优良与残次品的重要标志。
大图模式
清代青花瓷碗在造型上挺拔俊秀与臃肿之间的差异可能很小弧度的不同可能就会造成不同的效果,由此可见,明代瓷碗在造型上的水平整体比较高。但偶尔也有见变形器,不过这些瓷碗多为民间窑场烧造的粗瓷。从体积上看明代瓷碗与元代相比显然是有硕大向小尺寸演变的趋势但这一点似乎在青花碗上表现尤为明显。
纹饰
明代瓷碗纹饰因青花瓷发展而异常繁荣每一件青花瓷碗上都装饰着繁简各异的纹饰,而这是传统瓷碗所不具备的。明代传统的青、白、黑釉等瓷碗上有纹者依然很少看来明代传统瓷碗仍然固守着传统。
大图模式
官窑瓷碗在纹饰线条上以纤细、线条流畅、笔力苍劲、清新明快、讲究对称、工整为特征而民窑瓷碗则多达不到这种效果。
大图模式
青花菊瓣纹碗
明代常见的纹饰种类主要有缠枝莲纹,云纹、荷莲纹、条形花瓣纹、莲瓣纹、单凤穿花纹、独诵人物、寿松、岩石、连弧纹、蕉叶纹、寿”字纹、双弦纹、花卉、卷云纹、折技花卉、岁寒三友、海兽、双圈等。
大图模式
这些纹饰题材主要是以花鸟虫鱼为主人物故事图案比例有所减少,带爪龙纹的数量与元代相比显然增多。综上所述,明代瓷碗在纹饰上进入了全盛时代。
青料
明代瓷碗在青料上变化很大洪武官窑青花碗多使用国产料国产料发色略显灰暗。永宣时期郑和下西洋带回来了进口青料,开始使用进口料,进口料特点是发色浓艳,颜色鲜亮(图4卜人们称之为“苏麻漓青”。
大图模式
青花云龙纹碗,明宣德
成化时期青花碗进入了进口料和国产料并用的时代,之后国产料的比例逐步加大。但对于民窑青花碗来讲进口料几乎不见使用基本都用国产青料,这也是民窑与官窑瓷碗最重要的区别之一。
胎质
明代瓷碗在胎体上逐渐摆脱了元代厚重的气息,在洪武时期已有很大改善永乐之后逐渐向轻薄方向发展这一点无论对于传统青瓷碗、白瓷碗、还是青花瓷碗、颜色釉碗都是这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大图模式
传统釉色的瓷碗在胎体上还是略显厚了一些而青花瓷碗和颜色釉碗在胎体上则变得更加轻盈,外观俊秀。明代瓷碗在胎体上有明显的官窑和民窑之分,官窑瓷碗在胎体上多选料考究,淘洗异常精练、厚薄均匀,基本不存在夹砂胎的情况。而民窑瓷碗整体精益求精的程度不如官窑从横截面上经常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杂质,而且还存在着夹砂胎等异常粗糙的瓷碗。
口部
明代瓷碗在口部特征上并不是很多常见的主要有敞口、侈口、敛口等,由此可见明代瓷碗在口部造型日益固定化,分析这种固定化的趋势,显然是抛弃掉了诸多衍生性造型,而保留下来的多是一些瓷碗基本的口部造型
唇部
明代瓷碗唇部特征已不再繁复,常见的唇部造型主要有尖圆唇和尖唇看来明代瓷碗的唇部造型上固定化的程度已经十分明显抛弃了许多唇部造型如圆唇、唇沿弧卷、唇沿外移、唇沿切削、唇沿外撇等,不过这些唇部造型在明代偶然还有见但数量已经很少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腹部
大图模式
明代瓷碗腹部特征较丰富常见的有斜直腹、斜弧腹、深弧腹、曲腹、斜腹、腹部较浅、鼓腹、腹微鼓等,由此可见明代瓷碗在腹部特征上虽然比前代有所下降但还算丰富其所抛弃的多为衍生性造型但基本的腹部造型保留了下来很显然明代瓷碗在口唇造型急剧固定化的同时主要靠腹部来调节造型。
足部
明代瓷碗在足部特征上呈现出的是一种固定化的趋势,明代瓷碗常见的足部造型有圈足、假圈足、矮圈足、敛圈足、卧足、宽边圈足等。
大图模式
但明代瓷碗在足部造型上特征很显著一、足端有外缘斜削的习惯。二、足部胎体多厚重。三、足部变形的器皿很少见。四、圈足部多不修胎,青花碗的足部多为月亮弯底,手常有要被划破的感觉。鉴定时要注意。
底部
明代瓷碗底部以平底为主。具体的造型比较复杂,大平底和小平底的造型都有见,一些瓷碗底部有乳突。
大图模式
外底心微弧的情况也时常有见底心内凹的情况比较少见。底部平坦的情况有见不过通常情况下以青花瓷等一些较为精致的瓷碗为主,粗瓷和传统青、白、黑釉瓷碗底部平坦者少见。
款识
青花碗和其他颜色釉碗的底部有款识的较多,特别是官窑器皿而传统的黑、白釉碗在底部有款情况不多。明代瓷碗在款识上主要以帝王年号款为主。
大图模式
最早的帝王年号款从永乐朝开始,仅见上海博物馆展厅内有一件“永乐年制”款的压手杯。帝王年号款多为“大明成化年制 ”、“大明嘉靖年制”、“大明崇祯年制 ”等,很少用“造”字,明代书款字迹清晰、笔力苍劲,流畅自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
这是中国千年不断传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传的智慧,
更是书写在血液里的祖先密码。
您且留步来聆听这生活的脉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断代|清代瓷碗鉴定12要点!
清代瓷碗鉴定抓住抓准这11个要点,也许就少买假货了
清代瓷碗判定12关键
清代瓷碗真假鉴定之12特征要点。
瓷器鉴定要领
张浦生讲述明代青花瓷器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