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崇高而虔诚的音乐之声丨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每日一曲

致  爱音乐的你

28

11月

周四

传说巴赫当时还不出名,但才华依然,有一次演出之前发生了意外,他的琴弦断剩了一根就是G弦,然而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能硬着头皮上场,紧张之后,他放松心情闭上眼睛,临时创作出了一首曲子,就是这首,曲子中饱含经历,从困惑,到无奈,再到坦然,一气呵成,很是成功,赢得了听众的赞美。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


在巴赫的《乐队组曲第三号》诞生百余年后,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对这首作品的第二乐章作了改编,将第一小提琴声部的曲调由D大调改为C大调,乐器上以小提琴独奏为主,辅以大键琴伴奏,同时又将旋律全部移至小提琴G弦上演奏,由此命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

此曲一经上演便广受大众欢迎,成为流传广泛的不朽经典。然而追根溯源之后,人们才知道这原是巴赫的杰作。百余年来,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以其纯朴典雅的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浑厚、丰满音色,使之倍受小提琴演奏家以及爱好者们钟爱的曲目。有意思的是,听过《G弦上的咏叹调》的听众远要比知道《巴赫乐队组曲第三号》的人多;而在如今大多数的唱片封面上,《G弦上的咏叹调》的作者栏上并没有“August Wilhelmj”,而肯定是“J.S.BACH”。

1830年,当门德尔松在钢琴上把《G弦之歌》演奏给歌德听时,歌德说:“开头是这样的华丽庄严,使人可以想象到一大群显要人物沿着长长的楼梯鱼贯而下。”歌德不愧是与魔鬼交换了灵魂的人,这音乐具有的“迤逦”和“沉着的华丽”使任何人都不能漠视它的存在。
也许歌德最清楚:“G弦上的咏叹调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思想在心中的流动。就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因为我的内心这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

编辑:卢晓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の咏叹调——史上最优美的大提琴小品精华
巴赫最有感情的音乐《G弦上的咏叹调》小提琴和乐队
钢琴自弹:G弦上的咏叹调 (附曲谱)
史上著名大提琴精华录(一)
西方古典音乐入门第十二章 巴赫乐队组曲和G弦上的咏叹调
巴赫 《G弦上的咏叹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