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怎样的原生家庭?


一般我们会有两个家,一个是包括但不限于爸爸妈妈和“我”等一起生活过的家庭成员组成的,另一个是包括但不限于“我”和妻子/丈夫、孩子组成的。前一个是“我”的原生家庭,后一个是“我”给孩子的原生家庭。




01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原生家庭对个体人格发展的影响:


自卑,是因为打压式教育;

焦虑,是因为高要求教育;

怯懦,是因为强势教育;

不独立,是因为包揽式教育……


认识到这些后,常常有人会一边感叹自己没有受到完美的家庭教育,一边励志给自己孩子最恰当的爱。


然而,有没有发现,在不知不觉中,你心里默默念着要避开的那个原生家庭的弊端正一步一步渗透到你用心经营的这个小家,这个你给孩子的原生家庭。


02


一种是完全复制过来的渗透:


小时候很少被夸奖,爸爸妈妈总是避开优点,说你还有哪里做得不好,需要努力。有时候为了激励你,还会搬出别人家的孩子。你觉得现在的不自信都是因为爸妈小时候的这种教育。


而在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后,你还是忍不住跟另一半说某某又升职加薪了,某某把家操持得特别好。有邻居夸孩子能说会道的时候,你也忍不住谦虚一下“哪呀,我们家这个就是嘴贫,要像你们家那个那么乖就好了。”



我曾接触过一个家庭,在这个家里的任何一件生活用品都有可能成为打在孩子身上的武器:痒痒挠、衣架、筷子等等,在孩子闹着不吃饭或者动手打姥姥的时候妈妈就随手拿起身边的一件物品打孩子几下。妈妈舍不得重打,孩子也被打得习惯了,不哭反而会嬉皮笑脸地继续惹怒妈妈。而姥姥会阻止妈妈,不让妈妈打孩子。


这个家里存在着这样一个循环:妈妈打孩子,孩子打姥姥,姥姥骂妈妈。他们之间似乎有一个默契,就是所有沟通都用这样极端的方式在进行,没有心平气和的交流。


后来跟这位妈妈聊天,她说自己从小是被妈妈打大的,那时候家里穷,孩子多,妈妈也没法管得那么细心,就是棍棒教育能最快速地解决问题。现在自己也有了孩子,也舍不得打,但是孩子不听话,不打也没办法。


其实在这位妈妈心里,打骂才是最有效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在她心里根深蒂固,除此之外她也想不出更好的教育方式。这就是她的原生家庭教给她的。


03


另外一种是完全相反的渗透:


原生家庭里要求严格,从小要求学习各种礼仪、技能,导致孩子长大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认为要给孩子宽松的环境成长,不给孩子压力。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矫枉过正,过于溺爱和纵容,孩子没能发展好性格素养和学习习惯。



或者是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没能学习自己喜欢的钢琴,有了孩子之后就一定要让孩子在钢琴方面有所建树。

这两种方式的渗透都很常见,有时候已为人父人母的都没意识到现在给孩子的教育正受自己得到的家庭教育影响。


04


我们要给孩子什么样的原生家庭:


认识到我们接受过的家庭教育正在影响着我们给孩子的教育,并不是要抱怨我们的原生家庭有哪些糟糕的点。而是要学会和原生家庭和解,和不完美的自己和解,逐渐完善对自我的认知。用健康的人格及平和的心态经营自己的小家、教育自己的孩子。


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满足他对归属感、安全感的需要什么叫稳定的家庭环境,说直白了就是有爱的环境。


在早期孩子的行为有大部分都是出于模仿,跟父母做一样的事能够增强孩子内心里和父母的联结。而如果父母双方互相否定,则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



如果妈妈不满爸爸的懒惰、爸爸不满妈妈的唠叨,在言语和行动中都表现出来,孩子则会越来越向懒惰、唠叨发展。因为父母给孩子强调的是对方的负面信息,孩子最容易模仿的也会是父母的负面信息。


换种做法就不一样了。父母肯定对方的优点,并向孩子传达“你像你爸爸一样勇敢”、“你像你妈妈一样勤劳”等等正面信息,孩子则会更多关注到父母的优点上,行为中也会更多模仿这样好的方面。



既要立规矩,也要给自由。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约束,但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只需要把握大方向没错就可以了,不必事事都给孩子限制。大方向是要孩子明是非,小细节给孩子自由发挥。


比如说你要求孩子睡前要洗漱,这是大的规矩,那么孩子在执行这件事时是先洗脸还是先刷牙就不重要了。如果你规定孩子一天只能看10分钟电视,那么是一次性看完还是分着使用这10分钟就可以教给孩子来选择。


对着孩子碎碎念,什么事都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要求的方法、顺序做,会让孩子在一直被否定中压抑本性,变得信心不足、脾气暴躁。



给孩子全面发展的空间,不强加自己的意愿。


关于孩子的兴趣发展问题,在你判断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在哪方面有天赋之前,要给孩子接触各项项目的机会。不能看孩子会画几笔就说孩子在绘画上有天赋,在别的方面不行。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首先要给孩子全面的发展机会,运动方面、艺术方面都涉及到。其次要给孩子成功体验,肯定孩子的表现,能够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在这两个基础之上,再判断孩子究竟愿意往哪个方向发展。


不要把原生家庭作为不改变的借口,要把需要给孩子健康的原生家庭作为动力。一个小家庭的精神面貌怎样展现把握在你手上,希望你能为孩子建造一个他引以为傲的原生家庭。




喜欢本篇文章,请随手点赞,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来源《程博士育儿》  转载请标明出处



近期热文(点击即可阅读

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里的书房 !

教育的最大死敌, 就是父母的脾气!

孩子心理阳光,这5件事,妈妈一定要做到!

有这6个特点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了不起!

父母控制欲过强,会给孩子带来终身伤害!

带孩子旅行前一定要做的六件事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夫妻之间是如何相互感召的?家族因果又是怎样一辈一辈往下传的?
情绪性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往往有种特征
丁师西安沙龙 健康篇 2
给足孩子积极心理营养,帮孩子绘制一幅完美的心理地图
一般这五种家庭,10年后能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你家中了吗
清华副教授:原生家庭到底有多重要?这9张图简直“触目惊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