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负阴抱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摘自道德经四十二章。
二,二元论,道学概念是阴阳,阴阳偏代词词性,就是两个对立的位置,只要对客体定性都能往这两个位置上放。定性就如贴标签,就如贬褒。但是二千年下来,约定俗成既有了一套的阴阳站位,如日月、善恶、褒贬、是非、已知未知、公私、上下、向背、前后…这里一组各名词中,前面为阳,后面为阴。阴阳这名词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哲学上的矛盾概念只是阴阳中的一个子集(算长子吧),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在这里提到一个词:约定俗成,其他类似的词还有既定事实、常识公理(知识)、惯性、经验、定型…
有客体自然有主体,客体是被观测对象,主体是观察者。观察者主要是人,或者叫做人脑模式,信息的输入与信息处理。中间就有影响因素,导致信息处理片面或失真。拿科学实验范将的说法就是:公差。这些影响因素有:角度(看的)、高度(站的)、立场、局限性(感观局限性、历史局限性、知见局限性…认知提升在某方面来说也是打破这种局限性)、情境(当时情况、环境、包括脾气性情之类心境)、认知惯性(经验甚至直觉)、当事人的生理心理乃至生存状态…,这些影响因素划分起来有负面的,有正面的,也有中性的。是人总得有个立场与目的,所以有些因素是必须存在的。正面的因素提升,负面因素压制(甚至可以把负面因素当作客体),一切的存在必定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才更全面更客观,更容易被把握判断。一切简洁的指令或回复,需要的是更多的信息处理与选择,由繁支简。
对于观察来说,可以看二元极化,但是处理二元极化就不能只用二元的办法玩对立,否则就是为了“刺刀见血判生死”。换角度,换位思考加入各影响因素模拟对方再印证对方当下言行,对比参照找出对方言行之外的影响因素,比如对方当下的生存状态。从某个角度讲,这一套也算是负阳抱阳,贴标签定义自己为阳对方为阴,各种影响因素本身也是阴阳一体,换位思考模拟对方,也可以叫负阴,最终为自己所用叫抱阳。受到贴标签的影响,一说又沾到纵横这方面。
二元论,之前讲过二元对立与二元迷障,很刺激很好玩,刺激了心跳,好玩到了没朋友。破二(二元论的简称,其他同)的方法有人一想就会想到守一或守中。守中还有点靠谱,守一完全不靠谱,为什么说守一完全不靠谱,因为要破二向上才能守一,或者由道而生一,没有知道没有破二就想守一?这就是个悖论。
阴阳互嵌、套嵌,阴阳这个概念很大,也可以很小,道生一,一生二,一划分成二阴阳,阴阳二次划分少阳老阳少阴老阴,甚至还可以无限划分下去,划分到原子层面,原子核为阳、电子为阴,甚至量子层面,量子纠缠的两条弦,文字的“玄”如8形。两玄共置于心上即“慈”。所以玩二元对立设置迷障,一环套一环,环中有环,还真能把人圈死。当然手段本身是无罪的,就如工具,关键看的是用心。有作用力必定有反作用力,修心没到位,道就不能轻传,否则是害人害己。老子说见素抱扑、绝圣弃智是有一定道理的。
万物负阴而抱阳,万象角度看,无论是横向(发掘)还是纵向(挖掘),阴阳都在。为什么要定阴阳,因为人。因为人本身的认知就有分辨了,有了分辨才能去选择去从一,注意是从一,负阴抱阳中的从一(抱阳),不是守一(无极或太极)。世俗生活,生存在当下必定难免要从一,脚下的路永远都只有一条在走,虽然或许有多条路的选择。一心不能两用,一时不能两事。如何走如何做,当然是负阴抱阳,万金油似的回复,理解了就不再是万金油了,而是万事万物的共式。比如树木,树根深扎(对树根而言,大面积深扎是阳)、枝干向上长,树叶叶面向阳,阴是后勤支持,阳是追求向往。花草也是,动物的行为也是,比如虚张声势,虚是阴,张扬是想抱阳,冒充实。保护色、拟形都是。人的行为也是,没有才会要。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道、一、二、三、万,顺(形而下者)则一化万象,逆(形而上者)则万象归一,道为统,器为用。破二的方法道德经已经说了负阴抱阳或者哲学上也说了:矛盾的对立统一与反对之反对(循环往复、螺旋进化以至“中”,中是三):这是一个办法。我上面说的影响因素,看到影响因素(上述已提及了),也就是破二到三了。
在这再说下二元极化的概念。拉出一极,必定会存在另一极。比喻口袋里没钱,借的越多欠的也越多。再比如我就这么个人,吹地越响摔地也会越响。超过实力的骄傲越骄傲受到的打击自卑也越大。
二元极生:即自主找平衡产生的一跳复一跳,人是二元的集结,自卑到极点会产生自傲…
同样用上面的例子,借多了就成爷了(肯借,表面爷背后孙子),吹响了就成真的了(肯信,表面装逼,背后苦逼),自傲过了(肯服,表面赵日天,背后天日赵):这是高压原理(三元论范畴)
阴阳的范畴太大,不同的子集代入,就有不同的使用范畴。人性就是二元的集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厥持中。用负阴抱阳也可以了然人心之危。先分阴阳,再负阴而抱阳。分阴阳自然出现二元极化。比如思想,也危。思想自由专属,但也很危险。要统一思想那也危险。如何才能不危险,那需要更高的视野,跳出问题看问题就不会轻易陷入二元对立迷障中。
因为人是自然是社会是世界的最终,最后都是回归到了人,人性。古往今来,多少思想家在治心,对抗人性之危,提倡谦虚和善,扬善抑恶。老子提出处下若水守雌居弱之类的负阴也是为了对抗人性之危,拉至中点平衡处,却不担心过分,因为,抱阳是生物的本能。这个世界也没有永远没有漏洞的系统,因为人在其中,人就是最大的漏洞。但也不能把人隔离,因为人才是最大最终的主体。对于人性的治理最好的系统莫过于宗教,但最终宗教却成了工具。
不想写下去了。在最后还是要说一下:负阴抱阳。无善无恶为体,知善知恶为用。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所谓纯粹的善与恶,但有人有人性在,那必须得有善恶之辨,认知提升破二了,才能抛弃善恶之念,回归秩序回归平衡。人性的认知进化,由动物性向社会性向灵性。即从一进化到二到三。三即灵性。明白退步即进步也就不容易被二元迷障左右,柔弱胜刚强。
与人为善即与己为善。客观的规律还是存在。你对别人好,别人自然也会对你好(当然排除一些无可救药的),想要阴符经说的恩生于害害生于恩的操作就复杂了,风险也大。比如溺爱与放纵:是无意还是故意,那就要看当事人的目的。好吧,又说到阴谋上去了。明心见性,明人心,知人性、物性、事性。那就万事万物都能为已所用,只要整合好属性就行了,一切形而上的知识,就是为了定性用。做事就可以这样去做,但做人还是简单点好。因为做事本来就累,但做人简单就好,有自己的属性个性。因为简单就容易适应人际,以做事情的复杂来支撑人性的简单:向善唯已,负阴抱阳。这里的惟己,己是己方:从自己到家庭到族群到社会到世界,这要看个人的能力与心量。人不唯己,天诛地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海波|解码刘和平:兼论其历史剧创作的四梁八柱
论艺术作品的多层次结构
放下我执是真修 (文生心)
二元对立 彼此映射——彧泉
康德的二元对立
07.何谓二元对立 何谓超越二元对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