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讲坛】漆钢:书法身份与书家形象(全文)

“诗意书魂”篆刻:(重庆)马小杰

“诗意书魂”

——历代诗书大家100家

专辑目录

【1027一苏轼】  【1045黄庭坚】

1125一陆游】  【1470文徵明】

【1555董其昌】  【1555董其昌】

1592一王铎】  【1844吴昌硕】

【1864齐白石】  【1879于右任

(待续,以出生年月为序。本平台所称“历代”“当代”非史学概念,姑且以1978年为界,诗书名家在1978年及以前逝世的均划归“历代”,活跃在1978年以后的当代书坛的诗书名家均列入“当代”。)

“诗意书魂”

——当代自作诗词书法精英100家

(候选提名)

专辑目录

【江苏林散之】  【北京一启功】

【重庆许伯建】  【重庆屈趁斯

重庆魏宇平】  【湖北鲁慕迅

北京一李铎】  【北京一沈鹏

【重庆徐无闻】  【北京一林岫

重庆一毛峰】  【贵州一杨霜

重庆赵纯元】  【四川何应辉

江苏一黄惇】  【北京一王镛

河南李群成】  【北京吴震启

北京蔡祥麟】  【北京胡抗美

江西黄四德】  【甘肃一秋子

甘肃翟万益】  【北京张旭光

甘肃马荣胜】  【江苏叶鹏飞

湖北葛昌永】  【福建蓝建田

浙江毛燕萍】  【湖北游义云

北京胡秋萍】  【重庆熊少华

北京陈洪武】  【山西杨吉平

湖北杨晓琳】  【新疆张仁润

江苏邱世鸿】  【重庆范国明

陕西张红春】  【北京张公者

重庆一漆钢】  【辽宁一王荐

内蒙朱小砚】  【重庆一羊炯

重庆郭继明】  【重庆马小杰

江苏陈克年】  【湖南一向彬

浙江肖德权】  【广西一王茁

      (待续,以出生年月为序。欢迎当代诗书精英提供最新图文资料推出或更新诗书专辑,投稿邮箱:421814195@qq.com)

漆钢

   漆钢,字元瑀,重庆江津人。现为中国书协理事、行书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文联副主席、市书协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重庆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客座教授。出版《中国当代中青年书画家精品集·漆钢卷》《中国书法大典·当代书法名家系列作品集·漆钢》《中国书坛名家手卷系列丛书·漆钢卷》《若行若舞—当代中国行书名家作品集·漆钢》《适可居集陆二百绝》《历代书法名家咏论》等。多次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大型展览中担任评委。

书法身份与书家形象

主讲人/漆钢

时间:2019 年 6 月 24 日

地点:西南大学 

        一、书法身份

        什么是书法身份?“身份”一词的基本解释,是指出身和社会地位。在这里,我不想把书法的地位无限拔高。曾经有部分学者乐观地认为,未来的人类文化是“东风”压倒“西风”,甚至说,只有中国文化才能拯救世界,这个说法应该有太多臆想的成分,是没有根据的单方面说法。应该说,人类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才是正常的状态,这是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特性和价值。我们不可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我们应该对于本民族特有文化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

        我们先来看中国人眼中的书法。书法经常被称为国粹。什么是国粹?国粹是指发源于本国,最富于独特性且传之久远,而又生生不息的文化遗产,也就是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所在。林语堂认为:“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整套术语,我们可以把这些术语所代表的观念看作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智取兰亭”,说的是唐太宗命监察御史萧翼从辨才禅师处骗得《兰亭序》;第二个是“怀帖过江”,说的是东晋著名政治家、王羲之的叔父王导,珍藏有锺繇的《宣示表》。在西晋王朝渡江时,他宁愿丢了其他东西,而把《宣示表》缝到自己的衣服中渡过长江,可以说是爱书法如性命的典型例子。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到书法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位置。

        那么西方人眼中的书法又是什么样的呢?前不久一个名叫克雷斯的英国策展人,拟邀请我的朋友江涛兄和我到英国举办书画展。他非常欣赏中国艺术,他认为西方艺术注重面的表现,而中国书画以点、线构成了非常神奇的画面。他尤其觉得书法中的草书很神秘,但他从来没看过人现场书写,他很好奇,希望我能现场写一幅草书。写完之后,我向他解释,虽然 3 至 5 分钟就可完成一幅草书作品,但却需要平时长时间的修炼,他说他明白这个道理,且知道书法是最独特的艺术,是最能代表中国的艺术。通过与克雷斯的接触,我们从一定程度能感受到西方人对中国书法的态度。

        我自己心目中的书法是什么样子的呢?谈书法,得先知道汉字的特殊意义。我们来看看葛兆光先生对于汉字的论述:“现在全世界除了极少数,像中国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字以外,所有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基本都在生活中消失了,只有汉字仍然和它最起初的象形性、原初性,保持着直接的联系……简单地说,汉字的使用带来了书法的发达、诗歌声律的发展,比如对偶、平仄等,这些都是单音节的汉字才有的。在古代中国,汉字这种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历史上没有中断,延续到现在,它对我们的思维、阅读和书写,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东亚,形成了所谓的'汉字文化圈'。”这个论述不免让人想起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猛然听到这个观点,让我们感觉不可理解。其实鲁迅先生提出这个观点是因为当时一些学者在认识到国势积弱的情况下,出于倡导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经验、先进知识的考虑所提出来的构想。由于汉字,特别是记忆和书写繁体字对于一般人来说比较麻烦,从而对中西文化交流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于是钱玄同、鲁迅等一批学者就有了改造汉字的思考。但是过了近百年中华民族不但未亡,而且还日益强大。这个结果,已经在事实上否定了钱玄同、鲁迅的观点,而我自己对汉字的认识恰恰是:汉字不灭,中华永固。书法作为汉字的艺术表现,即是从实用的写字升华而来,汉字与书法对于延续中华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汉字与中国书法相互作用,血肉相连,中华文化所表现出的同化力与融合力都让人感叹。“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可是军事征服的结果,并没有使被征服者的文化灭绝,反而使外域文化最终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满人入关后不但努力学习汉文化,而且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把中国几千年的文字加以整理,所编辑的《康熙字典》《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大事件。甚至就以语言为例,普通话的产生足可说明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同化力。据满文和女真文研究的满族著名学者金启琮先生研究,现在通行的普通话其实是操阿尔泰语系的蒙古族、鲜卑族、女真族等游牧民族为了适应中原文化而学习汉人语言的结果。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汉字在巩固中华文化中起了很大作用。中华文化都体现在一个个的汉字中,而书法是汉字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由文字演变而成的艺术。中国书法维系着中华文明的血脉,在维系中华文化的完整性方面,书法的地位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二、书家形象

        我拟了 10 个问题来谈一点粗浅认识,这 10 个问题也是我心目中的书家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第一,你对书法的态度是否心存敬畏,内心热爱?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曾经有人找我,说他为了学习书法而把工作辞了,婚也离了,我问他为何如此,他说他的目的就是将来把字写好后卖钱。我直接对他说,你这个目的注定要落空,最好还是去找一份能挣钱的工作,因为你对于书法不是内心热爱,不可能写好字。作为一名书法家,我们应该始终坚信用作品说话,是对书法最大的尊重。我们即使心存敬畏和热爱都未必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更何况以追求身份的态度来对待书法。

        第二,你是否有高远的书法理想?所谓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事物在实践过程中有实现可能性愿望和目标,也指对某个事物有臻于最完美程度的观念。作为书法家,认知至关重要,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态度决定了你未来投入的力度和最终将达到的高度,眼界决定着你行动的方向。我们要有高远的书法理想,应该要有与古人争一席之地的雄心壮志,俗话说“上得峨眉山,何必拜小庵”,不必与时人争一时的短长,要以古人的高度为目标。当然,这个理想我们最终都不十定能实现,但高远的理想能够不断自我激励,能够最大限度调动自己的潜能。

        第三,你是否具备高明的技法储备?只有理想是远远不够的。书法是艺术,但首先得具备技术。我们现阶段不要把“技进乎道”的“道”字挂在嘴边,要进入道的层面,我们离得太远。武术界有一 说法叫“力不足,不谈技;技不足,不谈道”。这说明每一个阶段都会面临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书法没有高明的技术支撑则很难谈诸如风格、境界等。

        第四,你是否能够保持变中求进、终身不满足的心态?四川井研以学术思想多变著称的经学大师廖平曾说:“为学须善变,十年一大变,三年一小变,每变愈上,不可限量;若三年不变已属庸才,十年不变斯为弃才矣!”历史上的大书家,大多数都是在不断学习、不断深化其艺术水平中奠定了书法形象。对于一名成熟的书家,终身都在追求一种风格,但超一流的书家却是一帖一貌,最典型的就是王羲之、怀素,没有一个帖相同,这说明他们终身都在求变。这种求变意识反映的就是终身不满足的心态。举这两个例子不是让大家一直变,而是希望大家能尝试更多的可能。

        第五,你是否有清晰的书法观与求新意识?凡是有所成就的书家,都应该有独立的、清晰的书法观,对于求新意识是一个有理想的书法家的重要素质。只是书法之“新”,始终应该是入古出新,每个书家的终极目标是“新”,但又不能走得太远。因为,如果我们承认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承认书法是国粹,国粹的特点其实是保存其特色,甚至是保守,但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又必须要有新意,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些许的不同都得付出长期甚至终身的努力。

        第六,你是否具备自我批判与反省精神?一个人比较难的是对自己有一个清醒客观的认识。无论作为一个学习者或是一名书法家,自我批判与反省精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可贵品质,一个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绝非聪明人,一个只知指点别人不知反省的书家注定不会走得远,一个误以为成名等于成功的书家也终究是徒劳。

        第七,你是否有马拉松式的毅力?我在协会工作近 20 年,曾先后接触到几位艺术感觉很好的年轻作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者并没有如我们预见的那样越写越好,反而是越写越差,他们往往缺乏一种持久力,稍微遇到困难或瓶颈就松懈下来。反过来说,一些越写越好的作者,一定自信、专注,并且一定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而毅力过人的。西方的学者曾说:“什么叫天分,天分就是一种非常持久的强烈的兴趣。”

        第八,你是否有一门学问做支撑?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沙孟海先生写给刘江先生的信:“一般书人,学好一种碑帖,也能站得住。作为专业书家,要求要更高些。就是除技法外,必须要有一门学问做基础,或是文学,或是哲理,或是史章传记,或是金石考古……回顾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上轰动一时的人,技法上未始不好,后来声名寂然,仅是缺少学问基础之故。”这段话对于我们今天及将来的学书者都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具备做大学问或者金石考古的条件,但是尽可能多读一点文史哲的书,进而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还是可能的。

        第九,你是否有大的格局与胸怀?我在第 3 个问题中说到技法储备的重要性,但是比技术更重要的还有人的境界、格局和胸怀。我去年写了 100 首诗来赞颂古今书家。在写作过程中,查阅大量文字资料以及书法作品,在反复比较的过程中,我有一种感觉,当下的很多作者虽然不能与历史上的大家比,但绝不是一些批评家说的那样不堪,至少从技术上来看与明清的一般书家相比并不差,但是在气象、自信上确实有差距,细加分析,都是格局与胸怀的差距。一个气宇轩昂的人,写的字也不会畏畏缩缩,书家没有关于社会现实的深刻体验,最后可能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些“高级的平庸”作品。我们应该知道,高明的技巧固然让人佩服,但精神却更能感染人。

        第十,你是否是一个沉得住气的人?作为一名书法专职工作者,我自然关注书坛的人和事。我以为,一些很有潜力的作者往往会被沉不住气给毁了。我觉得适当做一些宣传不为过,也是必要的,但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书家一定不能受外力干扰过多,一定得沉得住气。我自己年轻时浪费了太多时间,现在空留遗憾,所以希望年轻作者趁现在补足功课,别浪费自己的才华,能如此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漆钢自作词书  鹧鸪天-广州电视塔

鹧鸪天-广州电视塔

词书/漆钢

   靓丽娉婷妙曼腰。长身玉立欲摩霄。声飞粤峤矜仪象,势出珠江作地标。

   衔晚照,领新潮。华灯驰彩耀平桥。楚庭和气欢然处,结客登临不费招。    

漆钢自作诗书  登八面山集陆放翁句

登八面山集陆放翁句

诗书/漆钢

山从树外参差出,

百草长时花乱开。

更觉清游天所惜,

振衣高处兴悠哉!

漆钢自作诗书  立秋日有感

立秋日有感

诗书/漆钢

炎光将退暗迎秋,

迎得秋风惹别愁。

兔走乌飞双鬓老,

汲深绠短半生浮。

耽书入梦情何异,

问道萦心事不休。

偶对黄公思一醉,

狂来纵笔释天囚。

漆钢自作诗书  曲靖观《爨宝子碑》因题长句以记

曲靖观《爨宝子碑》因题长句以记

诗书/漆钢

碑中论奇诡,吾推爨宝子。

江宁邓尔恒,追索磨坊里。

南海贵其珍,声名蓦地起。

昂然镇边陲,洪炉作柱砥。

文章吐高华,点划蕴内美。

隶楷两相兼,方圆互为使。

貌若古佛容,刚劲无与比。

又似大头孩,憨态亦可喜。

朴拙杂灵通,字字含妙理。

大小任所之,胆气壮书史。

历来学书人,不知有凡几。

善悟复活参,师古在骨髓。

依样画葫芦,终将自凋毁。

咏怀方寸心,勉勖省诸己。

漆钢自作诗书  弈棋

弈棋

诗书/漆钢

一河为界两争雄,小技深藏智慧隆。

谱打橘梅端可据,胸撑书卷亦难工。

忘机每觉乾坤阔,绝虑何愁造化穷。

昏夜铿然延皓月,晴窗剥啄负春风。

悠悠万事掷天外,冉冉流光寄掌中。

巷尾街头无少长,茶坊酒肆任西东。

哪知经实四方志,只顾专诚十载功。

动撼灵根开混沌,生辉妙手透玲珑。

照搬定式祛迷悖,套用常形贵变通。

伏虎降龙云影起,翻江搅海浪花冲。

将军坐帐排巇崄,猛士巡边佐统戎。

处乱不惊荆棘迹,遇强岂惧剑戈丛。

车驰横厉势如电,马踏回环气似虹。

铁炮摧城平大敌,奇兵破阵震三公。

放丢妄念拒愚懵,守护初心戒辨聪。

落子斯须非草草,倚柯转瞬太匆匆。

乘除千古皆归梦,修短百年俱是空。

人避矜骄全品性,棋追沉毅向圆融。

世间缰锁怎堪恋,弈苑逍遥也足崇。

浮荡荣枯徒博笑,楸枰证道有谁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么看待中书协主席孙晓云谈书法继承?学习书法的前提是什么?
国粹艺术名家——王宏作品欣赏
这样的小楷书法比文徵明的小楷如何?方家大赞,有过之而无不及
本市热点:国粹艺术名家——冯新民
应该马上宣判丑书死刑,没有缓期,立即执行
【文史拾零】书法——十大国粹之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