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话丨世界首位五弦琴演奏家杨依诺
一起练琴 · 人物

「一起练琴 · 人物」是一起练琴的系列专栏,通过访谈的形式,对话 99 位国内外艺术家,碰撞新锐艺术思想,探寻感性与灵性交织的艺术家园。
 
本期嘉宾是世界首位五弦琴演奏家 —— 杨依诺(原名:杨璟)。
 

传统的古典音乐太难懂,流行音乐的质量参差不齐。

跨界古典音乐是一个融合了古典与流行的流派,能同时吸引到两类音乐爱好者,有音乐质量又不「死板」。
 
有很多音乐人都在做古典与流行的跨界。

比如国外的 The Piano guys、2CELLOS、Lindsey Stirling 等都在跨界古典音乐领域取得了成就。
 
他们通过用常规乐器演奏流行音乐或者用流行的方式演绎古典作品,使得古典和流行融合,这种方式其实很常见了。
 
在福建厦门,美丽的鼓浪屿,有一个中提琴家从乐器上做了改变。

她用一把定制的、加了高音 E 弦的五弦中提琴另辟蹊径,搭起了一座古典和流行的桥梁。
 

杨依诺,世界首位五弦琴演奏家。
 
4 岁学习小提琴,先后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萨尔斯堡莫扎尔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

在海外均获全额奖学金并以最高成绩毕业。


毕业后在德国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任中提琴副首席。

一年后她回到了故乡,在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工作了三年,培养了多位优秀的学生。

他们分别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萨尔斯堡莫扎尔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

现在,她创办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签约了北京中创互娱国际文化经纪公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演奏、创作和普及古典音乐上。

「一起练琴」这次有幸采访到这位特别的艺术家,跟她聊一聊关于「古典音乐跨界」的故事。
 

1:00 a.m. 恰空 杨依诺Jing - 音乐·时光·鼓浪屿

Y = 杨依诺
V = 一起练琴
 
V:做跨界古典音乐的契机是什么?
 
Y:古典是肯定不能放弃的,我们从小就学古典长大,要立足于古典,所以我 30% ~ 40% 的精力都在古典音乐里。
 
能把古典音乐演奏好的音乐家很多,比如有多少人能拉《卡门》?而且是拉得极好的?数不胜数!

每个时代都需要创新,跨界是我很喜欢的一种方式。
 
跨界是一个很广义的词,到底是要跨什么?

我学习和跨界过摇滚、爵士、拉丁和电子音乐等,我觉得音乐是很包容的,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有不同的碰撞。
 
但是,跨界还有另外一种玩法,就是和不同的艺术进行跨界。
 
比如说,和装置艺术、行为艺术、雕塑、美术等产生不同的碰撞,甚至跟我们生活当中的红酒、咖啡这些,都可以做出不同的作品。

所以,我做跨界古典的契机是:对不同领域的好奇心,以及想要创作跳出音乐本身的作品。
 


V:在做跨界古典音乐的过程中,受到哪些艺术家的影响?
 
Y:用古典音乐和世界音乐做融合的马友友、2CELLOS 的两个大提琴家、还有钢琴家马克西姆都有给我一些启发。
 
但是,我觉得受到的最多影响不是来自于人,而是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历。
 
我去过 50 多个国家,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感受到不同的民族文化,能学到很多。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会跟当地的艺术家产生一些思想碰撞,一边即兴地演奏,一边学习他们的节奏和调性等等。

我觉得这个带给我的影响更多一些。

著名电音制作人吴赫伦Alex x携手杨依诺Jing,
经过2个月的创作,
第一首古典电音跨界作品《New World》
2020年9月14日由华纳音乐在网易云独家发行。


V:很多古典音乐人在尝试做跨界,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的吗?
 
Y:第一个是希望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多出去走走。

除了要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以外,在国内也要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我们现在讲的跨界也有「文化跨界」的概念。
 
第二个是,我们古典音乐的根基不能丢掉,还是要一直去钻研、坚持练习和演奏。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跨界最重要的是如何和自己跨界,也就是自洽我想诠释什么和对自己的依赖,真心拥抱一个作品。

在考量能不能跨界时,要看有没有呼应,有没有内心的冲动和共鸣。
 
V:您之前任教于厦门大学,是什么让您放弃了稳定的大学老师工作?
 
Y:首先,我是很喜欢教学生的,教年纪小的学生其实是特别大的挑战,在教学生的时候可以发现很多自己平时很少思考的问题。
 
我也很感恩在厦大三年教学的经历,离开的主要原因是想要做一个独立的艺术家。
 
虽然我还是会坚持教学,但是它不是重点的部分。
 
在体制内的工作对我来说可能过于舒适,人生要不断地挑战,如果在一个非常舒适的环境里,就比较没有动力去挑战和尝试。
 
从事音乐专业基本做三件事:1、教学,2、演奏,3、创作。
 
我特别热爱舞台,所以重心多在演奏上。

创作也很重要,但是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为了把精力分配好,就只好辞去大学的工作了。
 

V:您认为,未来古典音乐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Y:我觉得未来古典音乐的发展方向会走两个极端。
 
传统的古典音乐还是受到场地的限制,对声学音响和观众的要求极高,比如咳嗽时要用袖子捂着嘴。

我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这种形式。
 
另一个方向就是在和不同元素的跨界上,包括文旅产业等。

我现在正好在四川成都参加第五届安仁论坛,策划把古典音乐和一些小镇的开发做一些结合。
 
现在学古典音乐的中国孩子越来越多,普及率越来越高,所以下一代人的音乐素养也会很高。
 
所以我对古典音乐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



感谢杨老师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采访,感谢杨老师在古典音乐跨界领域的探索。

欢迎大家搜索并关注杨老师的抖音和微博:杨依诺Jing。


这里是「一起练琴 · 人物」,访谈 99 位国内外艺术家,碰撞新锐艺术思想,探寻感性与灵性交织的艺术家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读《傅雷家书》
论艺术修养对钢琴调律师的重要性
周笑扬|古典音乐怎么了?
人物志·鲁兹内尔,克罗地亚演奏家,大提琴古典跨界奇才!
音乐何须懂?长笛又何须懂?!
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华人新锐艺术家,有哪些值得一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