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咳嗽、哮喘症论治

通常情况下,人们将咳嗽、哮喘归之于呼吸道、肺脏症状,往往对咳、嗽不分,对哮、喘不别,只知它们都是被动动作,但作为医生所谓听音辨源,务须有别。

咳者,病源在呼吸道,咳而无物,非无物,以不易咳出也,胶粘附着,咽痒则咳连,为机体排异现象,本质是呼吸道受外源性影响致过敏或炎症。

嗽者,病源在食道,嗽而有物,痰涎随气逆而出,冲、胃气逆不除,即嗽而不断。

哮者,①轻者,喉中痰鸣如水鸡声;②重者,与喘相类但不似喘,呼吸时会发出“呀、呷”之音,闭口“呀”,开口时“呷”。③无论轻重,均为新感激动宿疾,肺实之象。

喘者,呼吸时张口抬肩,胸廓起伏较大,很是急促且可见吸短呼长之状,所谓“吸不归根”。

咯者,用力使东西从食道或气管里出来,属于人的主观动作。

咳嗽为轻疾,常见多发;哮喘为重症,迁延易复发,所谓“名医不治喘,治喘不露脸”。


一、咳嗽的六经辨治

1、源于呼吸道及肺脏者,为太阳病或少阴病者居多,宜从麻、桂宣发或加附子溫壮。

2、源于食道者,为阳明病和太阴病者居多,宜从白虎、承气、栀子诸证治和从苓甘五味姜辛夏、理中、四逆诸证治。

3、更有源于呼吸道丶食道夹杂难辨者,为少阳病和厥阴病居多,宜从小柴胡、柴桂姜兼加鱼腥草、葶苈子等和解轻泻。

4、更有多经合并病

①太阳少阳合病之柴胡桂枝汤证

②太阳太阴合病之小青龙汤证和半夏厚朴汤证

③太阳阳明合病之麻杏石甘汤证和射干麻黄汤以及大青龙汤证

④太阳阳明太阴合病之小青龙加石膏汤证

⑤少阳阳明合病之大柴胡汤证

⑥阳明太阴合病之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证。

5、夜(包括日晡所)咳嗽甚者多寒湿宜宣宜温;晨起甚者多寒热错杂宜和而兼清;昼甚者多热湿宜清宜利。长期不愈者厥阴病居多,宜清而兼温。

6、痰多者①黄痰壅盛,不能平卧者加葶苈子10克大枣5枚桑白皮15g②痰白而粘腻,胸闷气逆者加白芥子10克莱菔子15克③痰多黄稠,加鱼腥草,心烦口渴者加黄芩10克生石膏25克。

7、痰少者①稠厚,口干咽燥者加麦冬、沙参各15克②咽痒即咳者加前胡、桔梗各10克。

8、需要的合方

①排脓散:枳实、桔梗、白芍各10克。

②半夏厚朴汤:夏朴各15苓姜各20苏叶10克。

③二陈汤:二陈各15苓20炙甘草10克。

④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苓20甘味姜夏杏各15辛10克。

⑤前胡止嗽汤:荆芥前胡桔梗甘草枇杷叶陈皮浙贝各5克紫菀天竺黄芦根全瓜篓各6克山药20克(小孩剂量)

⑥止嗽散:荆芥、紫菀、白前、百部、桔梗、陈皮、生姜。

9、需要的药物

①鼻塞:辛夷苍耳子各10克。

②有如胶之痰:旋覆花10克。

③流清涕:细辛1.5至10克。

10、常用药对

①干姜、五味子

②杏仁、厚朴

③半夏、厚朴

④生地、玄参


二、哮喘的六经辨治

哮喘,单经病证少见,以多经合病伴痰饮、瘀血多见,且以表里合病伴痰饮、瘀血最多见。

常用方剂

1、小青龙汤(太阳太阴合病,外寒内饮证)

2、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射干麻黄汤或厚朴麻黄汤(俗称“寒包火”,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3、葛根汤(太阳阳明合病)

4、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

5、小陷胸汤(阳明病夹痰证)

7、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太阴病夹饮证)

8、桂枝茯苓丸(瘀血证)

9、桃仁承气汤(瘀血证

10、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阴病夹饮证)


三、哮喘的时方辨治

1、姜春华

(1)截咳Ⅱ方:百部12g,南天竹子6g,天浆壳3只,马勃3g。应用:凡急、慢性咳嗽者,8岁以下儿童减半;南天竹子成人量不超6g,过量易中毒。

(2)截喘方:旋覆花、五味子、防风各9g,鼠曲草、全瓜蒌、野荞麦根、合欢皮、老鹳草各15g,水煎服。应用于急、慢支及哮喘,近期疗效佳。

(3)新加玉涎丹:浙贝15g研粉,捣洗净的蛤蝓20条为糊,制丸绿豆大,每服1.5~3g,2/d,连服1~3个月。贝母可以百合代,应用:热性支气管哮喘。


2、张志远

咳喘一扫汤:半夏10克、麻黄6克、茯苓30克、桂枝10克、枳壳10克、细辛6克、葶苈子15克、五味子15克。


3、李辅仁

李氏止喘丸:石膏60,白前、紫菀、沙参、胡桃肉、海浮石、桔梗、杏仁、玉竹、黄芩、茯苓、半夏、远志各30,麻黄、苏子、款冬花、五味子、百部、葶苈子、炙甘草、虫草、橘红各15,细辛5。上药为末,枣肉120g(枣煮烂如泥,去核、皮),加炼蜜300,共合为丸,早晚各9,温开水送服。


4、马莲湘

顿咳百龙汤:百部、浙贝、天冬、麦冬各9,橘红、竹茹、瓜蒌皮、沙参、紫菀、鹅不食草、地龙各6。应用:百日咳痉咳期,加服鹭鸶涎丸1粒更佳。


5、洪广祥

(1)蠲哮汤:葶苈子15~20g,牡荆子、青皮、陈皮各15,槟榔、鬼箭羽、生大黄(后下)各10,生姜3片。加减①胶痰难咳出者加磁石、海蛤壳、全瓜蒌各20;②瘀证明显者加桃仁、川芎各10,红花6~10,水蛭粉3。应用于痰热瘀互结,并预防复发。

(2)溫阳护卫汤:黄芪20~30,路路通20,防风、鬼箭羽各15,制附子、白芍、桂枝各10,炙甘草6,生姜3片,大枣6枚。应用:哮喘缓解期。


6、晁恩祥

(1)苏黄止咳胶囊:麻黄、苏叶、五味子、蝉蜕、前胡、地龙、杷叶、苏子、牛蒡子等。加减:①偏热者加黄芩、鱼腥草、瓜蒌②偏寒者加桂枝、细辛、白芷③阴虚者加麦冬、沙参、玄参④病久血瘀者加活血化瘀药。

(2)黄龙舒喘汤:炙麻黄、地龙、蝉蜕、白果、苏子、白芍、石菖蒲、五味子等。适应症:①时发时止,发时喉中哮鸣有声②反复发作,止时又如常人③发病时多有鼻痒、咽痒、喷嚏④舌淡苔白,脉紧。

(3)调补肺肾胶囊:山萸肉、淫羊藿、五味子、西洋参、枸杞子、女贞子、白果、丹参、茯苓、虫草。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①咳嗽,夜间或晨起较剧,或活动后加重②咯痰,多为白色泡沬痰,咯吐不畅③喘息,气短多在咳嗽或活动后发作,休息缓解,部分可出现喘鸣不得平卧。

(4)固本止咳夏治片:黄芪、黄精、陈皮、沙苑子、补骨脂、百部、赤芍等。应用于慢支迁延期①咯痰②咳嗽③.气急反复④喘鸣。

(5)固本止咳胶囊:淫羊藿、黄芪、百部、白术、赤芍、黄芩、防风。应用于慢支迁延期,COPD稳定期①咳嗽,咯白色泡沬痰,气喘,自汗、恶风②食欲不振,饭后腹胀便溏③或动则气短,腰酸肢软④咳则遗尿,夜尿增多⑤舌质淡或淡胖,苔薄白,脉滑或缓。

(6)肺痿冲剂:.太子参、三七、麦冬、山萸肉、白果、五味子、牛膝、虎杖、甘草。应用于肺纤维化①以喘息气短为主②可有咳嗽,咯泡沬痰,杵状指③紫绀,舌下静脉迂曲等。

(7)鱼虎止咳汤:鱼腥草、虎杖、丹参、杏仁等。应用于放射性肺炎(放化疗后引起的肺病)①轻者低热,刺激性干咳,胸痛,气短等②重者高热、胸闷,呼吸困难,咳剧咯血,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心功不全。

(8).泻浊纳气醒神方:石菖蒲、葶苈子、山萸肉、大黄等。应用于慢性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①咳嗽气喘,活动后加重②或有少量泡沬痰,腰膝酸软③乏力或畏寒肢冷④呼吸急促或伴痰鸣,意识朦胧⑤或神昏谵语,甚至昏迷⑥舌质紫黯,苔薄白,脉滑。

(9)疏风宣肺抗流感方:金银花、连翅、牛蒡子、大青叶、板兰根、蝉蜕、贝母、黄芩、紫菀、杏仁、桔梗、生甘草。临床应用:甲流或乙流①发热或未发热②咽红不适,轻咳少痰,微汗③舌质红苔薄。


四、单方

1、新鲜香橼1只煮烂,加麦芽糖500g收膏,每服一匙,3/d。用于哮喘实证,不分寒热。

2、地龙2,五味子2,土别虫1,白果1。按此比例配药为丸,每服3g,2/d。用于哮喘虚证,不分寒热。


五、日常宜忌

1、远离过敏源,戒烟;

2、慎风寒,“凉头暖足”,特别不能“冻脚”,尤以哮喘病人为甚;

3、发作期忌食鱼腥,食之助痰湿、可延长病程;

4、针对哮喘,宜“冬病夏治”。


特别警告:本文所列方药均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擅自用药风险极大。


庆萌堂主——凌少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内科学讲义(三)哮病
当代儿科名家治疗  小儿哮喘经验与义释
咳喘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一八零)临证谈小青龙汤/治疗过敏性鼻炎
哮证
『国医大师』国医大师洪广祥--全程温法治疗哮病验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