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周只读一本书 · 在你的生命里找寻一座足以抵抗厄运的精神家园

所谓好运,所谓幸福,
显然不是一种客观的程序,
而完全是一种心灵的感受


《我与地坛》这本书,这些年感动过不少人。实话说,这些年来散文算不上特别讨好读者的文体。而残疾作家史铁生对往事的回忆,小时候、中年直到写作这本书的时候,双腿瘫痪后的心路历程,却成例外。
朴实、真诚、细腻,读了仿佛像自己亲历了一般,不接受、抵触、狂躁、绝望,直到与命运相安、和解,我们接受洗礼一样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尊贵与光芒。


他的人生是沉重而悲惨的,但一行行文字却哀而不伤,反而给人以包容、安宁以及思辨的力量。难怪作家韩少功说,1991年的中国文坛,即使只有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那也是可以称道的一个丰年。
我们恐怕都有在一本书令你激动、省悟的句子上划道或将其摘录下来的习惯和经历。这本书就有数不尽的地方值得这样做。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影子。
“当时我有过一个决定,要么好,要么死。
“确实你干不过上帝。”


21岁瘫痪,后来又患肾病发展到尿毒症,每周三次透析维护生命。作者令人唏嘘而又充满伤情的表达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整本书感动人们的恐怕还不是身残志坚的精神,而是他娓娓道来的文字所吐露的心声,在无法挣脱的苦难面前如平常人一样的哀怨和无奈,不停的挫折、打击之后的忍耐与顽强。
你尽可以想象,身体被无情围困,灵魂流离失所,无人可诉,孑然一身……整本书都在讲病讲死,却无处不体现着生的希望。这也是有读者说这本书带来的阅读感是独一无二的理由。
带有丧失感的哀伤与顽强,成了史铁生回击命运的一记重拳。残疾后他找不到工作,除了绝望,去路、未来什么都找不到。15年时间里,他总是摇着轮椅去地坛,每一棵树下他都去过。他在这里完成了生命、苦难、母亲、自然、命运、公正等种种冥想、自问与思辩,终于自我救赎。
地坛已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存在,更是一坐作家与自己、与天地对话的精神家园。比起道德、说教、信条,读了这本书,你会觉得心里的一个栖息同盟、喘息之地、疗愈之所更为重要。


我想到卢梭的瓦尔登湖,地坛何尝不是作者的瓦尔登,病房、医生、八子、庄子、姗姗、小恒,这本书写到的每一个去处,每一个朋友,每一件往事,都令他走上了“要么好,要么死”之外的第三条路。
“过程。对,过程,只剩了过程,对付绝望的办法只剩它了”。这是这本书给人们带来的最重要思想。他说,上帝让我终生截瘫,就是为了让我进入一个过程。一个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
有点心酸,但却是绝对的至理。人的高贵,就是能在心里轻蔑和战胜厄运,直至死亡。
这本书你可以跳着读,可以从其中任何一篇读,但千万别像它呈现的那样理解为若干故事,其实它就是一个完整的关于生命的故事,主题是苦难,主人公是不相信“好运设计”的史铁生和你自己。
书中有一篇叫《好运设计》,心酸、幽默、诙谐、通透,极尽想象之后,作家说,他能想出的最好安排,还只能是他现在的样子,和经历过的一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西】魏扬薇《对生命的挣扎与超越》指导老师:黄金月
面对史铁生
《我与地坛》——感悟生命的绝唱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北京作家中最佩服的就是他 他的这篇文章每次看都会哭
《我与地坛》:他用残疾的躯体,孕育出闪光的灵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