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现场 · 比起画家这个名头,我更愿意被称为瓜农甚至吃货。至少这里面有生活的味道,更像我的人生状态



2016年6月11日,邹涛在Hi艺术中心举行了他的全新个展,45幅作品统一指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家。个展的名字也很醒目,“金窝 银窝 狗窝”。

这句充满市井味道,带有反成功学色彩的民间俚语,像是在反复提醒每个参观者:专注眼前的这点苟且,忘掉所谓的诗和远方。实际上,邹涛的想法远不止于此:“不用扯上什么辉煌的中国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沉淀,我就是觉得西方人一直坚守的某种价值观挺在理的。‘West,east,home is the best’,家的就是最好的,就这句话,说得多好!”


要是你的微信里恰好有个名叫邹涛的人,你多半会觉得这是个典型的农村80后——昵称刘瓜农;住城乡结合部;用朋友圈晒些家常得不能再家常的简陋小菜;文字倒还优美,写的却是鸡毛蒜皮的日常琐事;在约见的咖啡馆里,喝完一杯40块钱的咖啡还能把里面的冰块一个个吃掉……除非看到他拿起画笔,没人会相信眼前这个家伙,竟然还是个画家。

“我那些同学,还包括奶奶一辈的隔代人,都不觉得我会成为一个靠画画为生的人。有这么随意这么邋遢的画家么?要是赶上我‘闭关’, 朋友在看见我第一眼时都会大吃一惊,怀疑我是不是得了重病,衣衫不整蓬头垢面的,其实根本不了解我的逍遥快活。话又说回来,家是每个人最放松的地方,在家里不能放松还能去哪里放松呢?我入画的那些素材很多人也不理解,觉得太俗。可我觉得艺术就应该是门槛要低、格调要高的东西,得让我妈还有我奶奶这样的老百姓都能看懂。不怕题材恶俗,就怕才气不足!越是随处可见的简单素材,越考验画家的功力,看看齐白石画的那些竹子,就知道了。”


与多数艺术家习惯生活在文化中心城市不同,邹涛的创作就在他位于沈阳郊区营城子的家中完成,家就是他的工作室。他每天按时起居,作息规律,喜欢宅在家里,琢磨画和美食。他酷爱蛋炒饭,甚至会把“炒饭”二字纹在手臂上。跟他的粗犷外形大相径庭的是,他的作品总是着眼于细节,显得格外柔软和敏感。

猪油炒饭 2015 布面油画 135×80cm

我爱的蛋炒饭是鸡蛋炒的很大、很老的蛋块、倒入凉饭、葱花、花椒面、盐、味精,关火拌匀,再开火炒一下就成了,我奶奶就这样炒,我小时候经常吃,吃习惯了,先入为主,就感觉这样的“蛋炒饭”才最好吃!

——摘自《一个悲伤的故事》,邹涛/文

对邹涛来说,“炒饭”代表的,绝不只是炒饭那么简单。在他的创作笔记中,会反复提到奶奶做的蛋炒饭和猪油炒饭,这是他无法抹去的童年记忆,也是他的创作源泉。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炒饭’这两个字纹在身上的人。蛋炒饭又好吃又好做。早上吃也爱吃,中午吃也爱吃,晚上吃还爱吃。最普通的家常蛋炒饭,吃起来最有幸福感。炒饭可以做得很朴素,也可以做得很精。上到王公贵族的厅堂,下到黎民百姓的厨房,蛋炒饭都是经久不衰的一道料理,连蒋介石都喜欢吃。小时候吃的最多的就是油炒饭,那时候奶奶还能做饭。今年年初奶奶去世了,每每想到油炒饭心里都是酸酸的。”


2010年,邹涛获得英国最负盛名的“约翰·莫尔绘画奖”,他的作品《大粪工厂》凭着对工业时代的怀旧和极富后现代意味的幽默感,调侃了已经成为历史的工业文明。在写给《大粪工厂》的颁奖词中,英国人不吝溢美之辞——“它是时尚的,是以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为基底,用绘画建构一个诙谐的故事,这是一种巧妙的方法。”

一个有趣的细节就是,在接到主办方来电时,邹涛正在路边摆摊回收老玩具。这是他在创作之外的嗜好,一直坚持到今天。“接通后,电话那边上来就说我的作品拿了奖,当时第一感觉就是‘哇靠!遇上骗子了’,再往下说才相信是真的。我也没客气,就直接问是不是报销住宿和往返机票,对方表示没问题,我就放心了!”

毕业一年后就得了国际大奖,让邹涛获得更多人的关注。就在大家都以为他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下去时,他却开始尝试另一种创作方法和表达方式。理由很简单,“因为那个阶段已经过去了。画《大粪工厂》时是有些苦闷甚至愤怒的情绪在里面,但那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状态,而不是艺术家选择创作的真实理由。当我觉得不画画的日子过得心里都不踏实,我就知道,是该找到绘画那种严肃劲的时候了!”

生发灵2 2015 布面油画 80×80cm


左/做饭 2015 布面油画 120×80cm

右/忧郁的面点师 2014 布面油画 170X140cm

刷牙的人与洗头的人 2015 布面油画 140×170cm

下水 2016 布面油画 150×200cm

我喜欢简单的食物,也不爱出去吃饭,家常饭菜最合我的胃口……我讨厌浪费食物,也不喜欢精致的食物,我从小也没吃过什么精致的菜肴,以至于后来去一些高档餐馆面对一桌子小碟子小碗一点食欲也没有,餐后回家还得再吃一顿什么顶饿的。

——摘自《每逢过节胖三斤》,邹涛/文

在创作手法上,邹涛多用普兰、赭石这些最常用,最简单的颜色去配合圆润饱满的造型,这让他的作品带有某种记忆凝固般的雕塑风格和铸铁质感。至于为何要选择这种删繁就简的全新方式,评论界的解读有些复杂:“面向心灵的真诚,回归“家”的价值。这种价值倾向酝酿在生活中,以至于洋溢出一种细腻、温暖、甚至带着饭香的气息。”

他自己的解释倒是言简意赅:“简单了,才更容易叙述。”

喜欢一切能被时间留存下来的东西,比如石雕或金属材质的艺术品,或许才是他做此选择的深层次原因。“你看古希腊时期的那些雕塑,很多作品最初都是有颜色的,可多少个世纪以后呢,色彩会消失,留下来的只有形体,所以我更喜欢用浓重一些的暗色来表现。”

左/面包与猪肉 2013 布面油画 120X100cm

右/米酒与柿子饼 2013 布面油画150X120cm

羊油与孜然 2014 布面油画 150x120cm 

孝母与饼 2013 布面油画150X120cm

左/肉与骨 2013 布面油画150X120cm

右/盐与糖 2013 布面油画150X120cm

臭虫与肉汤 2014 布面油画 150x120cm


左/N 2013 布面油画150X120cm

右/酸梅与冰雹 2013 布面油画150X120cm

我喜欢看西方的童话神话和传说,我总会想象吸血鬼、巨人、魔法师、狼人、巫婆、骑士、炼金术师…………如果我有孩子我就会给他们讲这些故事。

——摘自《每逢过节胖三斤》,邹涛/文

不只是微信朋友圈,在邹涛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对俗世生活中日常点滴的反复展现,比如衣食住行,特别是吃。哪怕是一个土豆、一个鸡蛋,也会被他堂而皇之地收入画中。“我特别喜欢一句话,‘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里面有种温暖人心的力量。每当我饿得不行又懒得动弹的时候,这句话都会支撑着我去厨房给自己弄些吃的。画家跟演员很像,饱弹饿唱,工作时不能吃太饱,也不能饿着肚子画画,这样脑力和体力都跟不上,会影响发挥。”

邹涛从不避讳他对俗世生活以及底层民众的关注,甚至乐于承认自己就出生、成长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从小在穷人堆里长大,他亲眼看着这些人拥有怎样的生活,也亲身体验着这一群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他们都在顽强地活着,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理想。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不该被嘲笑的,那就是出身和理想。”

星空下的稻草人 2014 布面油画 150×200cm

左/老黑奴 2014 布面油画 120×80cm

右/穷光蛋 2014 布面油画 120×80cm

屌丝公主 2015 布面油画 140×170cm

我以前很少画女性,总怕画不美,随着年纪渐长,也糊里糊涂了,糊涂点好,下笔不合计,跟着感觉走,笔能牵引着我的手,它知道什么时候该走,什么时候该停。

——摘自《每逢过节胖三斤》,邹涛/文

说到理想问题,邹涛会不自觉地联想到他的偶像——梵高。

在个人日志中,邹涛不止一次谈到过自己的这个偶像:“人人都爱梵高,他的画价值连城,他拥有传奇的一生,说他是在是世界上最红的画家也不为过。后来我知道和喜欢上的画家越来越多,但这并没有把我对梵高的喜爱淹没掉,他永远是夜空最孤寂的那颗星,他天才的画作还有孤独的一生都让我着迷,他火焰般的眼神也深深印在我心里。”

为了模仿梵高的《星夜》,少年时代的邹涛特意选在晚上出门。可是因为工业化带来的严重污染,他几乎找不到清晰可见的星星,只好爬上桥墩子,找了个一平米左右的地方作画。多少年后回想起这个细节,他有些后怕:“当时真是玩命啊!下面就是车辆穿梭的二环路,掉下去分分钟就没命!这种用生命作画的行为,让我片刻间拉近了跟偶像之间的距离。每次搬家翻出那时候我画出来的‘星夜’,就能想起当时的自己。其实我现在的创作方法也很笨拙,每个作品都需要用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样出来的东西才有嚼头。”


宅男之死 2015 布面油画 80×135cm

晚餐 2015 布面油画 170×140cm

流鼻血 2015 布面油画 140×170cm

挖鼻孔 2015 布面油画 120×100cm

我喜欢邋邋遢遢的宅在家里,头不梳脸不洗的待一星期不出门,困了就睡,饿了就吃,这生活太美好了,懒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舒服,太舒服就会犯懒,这两者谁多了都不太合适。

——摘自《一个悲伤的故事》,邹涛/文

很长一段时间内,邹涛选择“龟缩”在郊区的家里,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不停创作。他回避与人沟通,甚至会对突然响起的来电铃声心生恐惧。他知道这种状态不是很好,也担心自己陷入自闭或是患上忧郁症,可就是停不下来。“那是个给自己做减法的过程,好在最后还是走出来了,跟生个孩子一样的难!那孩子不是别人,是我自己。”

邹涛从没想过要给未来做出什么具体的规划。他把自己的职业比作厨师,想做出一桌不错的菜肴,需要从方方面面提高自己。“这个过程就像猜灯谜,要是提前知道了答案,那多无趣!”

民国画家 2012 布面油画150X110cm

自画像 2013 纤维纸上油彩53X38cm

·

·

·

END


邹涛

1984年出生于沈阳,

2009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自由画家。

2007年获得中国新锐画家大奖。

2010年获得“约翰·莫尔绘画奖”,

并被邀请参加第六届利物浦双年展。

2014年举办个展《割肉 打酒 买麻花》,

2016年举办个展《金窝 银窝 狗窝》。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穆霖  编辑张爽  李晨璐  田小摔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本文由正午文化原创,转载请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梵高教你学插花
展览一览|广东五月新展一览
【油画】希望的力量 • 林风个展
[展]绿篱——蒲冬个展
梵高向日葵赏析
启航2023——踏上新征程,画家危忠超给您拜年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