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工场 · 她在与社会的留白里,孤独地自洽

人当有片刻,游离于社会之外,沉寂于梦境之中。

不喜欢口号,拒绝立场,试图与社会保持疏离感,甚至有意识地去逃避。没错,张斌的画里有着一种安静的排他性,看似柔弱,实则坚定,好像在说:孤独方能自洽,外界到此请止步。

说来也有趣,《我只是不想说话》是张斌第一个个展的名字,却像极了她的口气,也成为她的一场名正言顺的宣言——她不想说话。尽管很有想法,但她仍然拒绝以专访的形式,谈论过多画外的故事。在她的宇宙里,语言似乎是多余的,说上一大段的话,倒不如一个懂得的眼神。所以,我们也只能顺应她的心意。

《了尘缘》

100X80cm 2016

《虞美人》

110X60cm 2016

《秋来只为一人长》

100X80cm 2016

《游园惊梦》

100X80cm 2016

《出塞曲》

100X80cm 2016

与表现社会生活的绘画题材十分不同,张斌的作品带着诗意和朦胧。你没法用现实去锁定场景,也不能用常规来揣度人物。界线,很明确地横亘于社会与张斌的画作之间,形成了一层疏离感。而张斌的画笔,就在这疏离的空白中不断地构建,一个梦境、一个空间、一个虚化的身份和一个外化的“自我”。

概括张斌的作品内容,看上去并不难。女性,在她的画中,似乎有着不可撼动的主体地位——她们或身着戏服,或身着旗袍,她们眼神幽然,在暗色的背景下,皮肤带着光晕,她们嘴唇饱满,脚却很小……女性在张斌的笔下,总是有着中国古典的美,静谧而又恍惚。

《夜上海》

100X130cm 2012

《不再让你孤单》

130X100cm 2011


《时光一去永不回》

50X60cm 2010

《微小的爱情》

170X130cm 2009

《在未知的世界尽头》

200X150cm 2008

尽管张斌笔下的大部分人物和环境都是具象的,但没人能从她的画里看得到画外的真实世界。显而易见,她的具象与写实毫无瓜葛。细腻、敏感、变化多端的精神世界才是她感兴趣的范畴。这大概是缘于她女性身份与艺术家身份的重叠,也或许缘于她不爱言语的个人性格。总之,她喜欢把那些有着圆脸的女子们,放置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局促的墙角。即便有室外的天空和远山,也一定幽暗、厚实,带着浓重的闭塞感。毫无预设的情感,说不定在哪一瞬间就通过观者与她们的对视喷发。

张斌较早的一批作品中,那些圆脸小脚女人们,大多穿着民国的旗袍。服装为画面做出了时代设定,而小脚则是张斌潜意识中的自我束缚。她们或坐或卧,或仰首或低眉,略有夸张的形体之中,透出隐隐的优雅,也藏着某种深深的情绪,而弥漫于情绪之中的,是画中人的故事,也是看画人的故事。张斌总是能恰到好处地给每一幅画取上一个诗意十足的名字,再用名字来传达一个瞬间的心境:《堂吉诃德式的单恋》《不能说出的,必须沉默》《拉长了寂静为了看见黑暗》《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图像,成了她语言的最好代替,把自己装进画里,这或许是张斌找到的最舒服,也最最安全的表达姿态。

《唐吉诃德式的单恋》

130X100cm 2011

《不能说出的,必须沉默以对》

170X130cm 2011

《拉长寂静 为了看见黑暗》

150X120cm 2010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100X130cm 2009

著名的评论家高岭曾这样评价张斌和她的画,“一个活在21世纪的80后出生的年轻女性,与当下社会浮躁和功利化的风气难以相容,于是在中国历史的另一段时期找到了安放自己失落和彷徨灵魂的位置。这种时空错位和穿越现象本身,折射出这位年轻女性对现时代的远离。”时代在张斌的笔下,可以随着情绪断裂、穿越、演绎。内向的、非现实的自我叙事性是张斌给我们的一个特别视角,从中,我们可以为自己的梦境留有一席之地。

虽然中国古典女性是张斌作品中最常见的主体,但光影之中透出的神秘与静谧则具有着明显的西方中世纪绘画的特色。曾在凡艾克的画前久立而不自知,张斌对古典绘画十分痴迷。在央美的学习,让张斌对于创作的理解,已然从技艺,上升到宗教、哲学层面。最终,把戏迷母亲所爱的衣带鬓间、珠翠钗环与拉斐尔笔下的圣母结合在一起,张斌创造出了一批既有着巧笑倩兮的风情,又充斥着西方母性神韵的新角色。她们就是2016年展出的《如梦令》中的主角儿。

《如梦令》

100X80cm 2015

《相忆深》

35X27cm 2016

《春赋图》

100X80cm 2014

《别泪崖》

100X80cm 2015

《沉香烬》

100X80cm 2016

《长恨歌》

100X80cm 2015

将古代诗词中的词牌名,作为作品的标题,张斌的画面成了诗词的释义。只不过,她的图像语言要比其他语言更加丰富,穿插着哈默修伊的沉静,维米尔的光影,当然也携带着宋元的风情和韵致。

张斌的创作是无法预期的,因为这一刻的她怎么会知道下一刻的自己?但隔离是一定的。不断内化的情绪,是她不停加以维护的东西。或者,在看她画的同时,我们也偶尔会想起,那些年,丢了的我们自己。人虽存于社会之中,却真的当有片刻,游离于社会之外。

《你说过的话我都记得》

120X80cm 2008

《为你记得一首小诗》

120X80cm 2008

《我为你解开了谜》

120X80cm 2008

《冰冷的相守》

100X80cm 2009

《我只是不想说话》

120X80cm 2007

《疲惫的星星和摇摆的心》

150X120cm 2011

张斌喜欢动物,也养过很多动物。很难想象,这个八零后的画家居然情愿花上相当一部分时间照顾她的动物朋友,也不愿浪费时间去应酬, 她的三只猫、三只狗每天在她画画的时候分散在她一米左右,被她形容妻妾成群。

我问张斌:遇到困难怎么办?她说,遇到困难要么趴下不动,要么走过去,没有更好的方法。以前她绘画遇到瓶颈期的时候曾向一位前辈请教过这个问题,前辈给她的回答是:看山、看水、不看画。她觉得这几个字很棒。

《潜行者 一》

45X52cm 2015

《潜行者 二》

37X46cm 2016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

37X46cm 2016

大多数艺术家自己也承认,艺术家的生活其实挺单调的。除了生活,就是创作。可张斌却能把自己的生活调试得很多彩。她爱阅读、爱电影,爱音乐,爱户外运动,爬山、徒步、攀岩、滑雪、骑马……她都会。虽然这些与艺术无关,但它们却丰盈着她的艺术。

·

·

·

END


张斌

1983生,2006就读于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

2013 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研究生课程班。

近年个展 

“我只是不想说话”—张斌油画作品展

2008  北京 (视 巅峰艺术空间)

“Quiet inside” 张斌油画作品展

2009  法国 (Galevie Domaine du prieur)

“一默如诉”张斌油画作品展

2010  北京(境界中法艺术交流中心)

“你说过的话我都记得”

2011  北京  (视 巅峰艺术空间)

“如梦令”2016  北京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穆霖  首席记者│张爽  

编辑│王小轩  高原  李晨璐  田小摔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  李心彧

本文由正午文化原创,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转载请注明


加入我们,一起向有情怀的生活迈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心源——张斌书法作品展即将开幕
展览推荐 | 如梦令·初醒:关山月美术馆馆藏青年工笔画家作品展
当代画虎名家王吉习作品欣赏
青年艺术家陈超群笔下诗意的世界
凤凰老江专访丨油画家吴衍群
《艺展中国》李克霞绘画作品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