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体育课四年级下册教案
体育课教案
周次:1      课次:1                                             年    月    日
教材
少年儿童参加哪活动好?
课的目标
进一步讲解锻练身体的重要性,并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征,身体素质,及场地、器械等条件,选择少年儿童喜爱的简便易行的体育项目,
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少年儿童参加哪些体育活动好?
1、师总结上学期学习的情况。
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问学生喜欢哪些体育项目的活动,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讲解。
1>、田径项目在其它体育项目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2>、扩大学生对田径和体操项目的知识面。如中长跑、马拉松、跨栏、等。跳跃还有三级跳远、
1、生结合这些年的体育知识说一下参加哪些体育活动好。
2、生互相讨论。
撑竿跳高。投掷还有铁饼、链球等。体操还有吊环、艺术体操等。以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结合实际加以讲述,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提出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条求,明确考核项目,
时间和标准。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器材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 1     课次:2                                          年    月    日
教材
1、后蹬跑
2、跳短绳
3、游戏<打活动目标>
课的目标
通过后蹬跑和跳短绳练习,来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学生的跳跃能力。
通过游戏<打活动目标>来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后蹬跑
2、跳短绳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              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              指生示范双人跳与单人跳。
3、              师给生看时间生比赛。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1、生按师讲的动作要领进行练习。
2、生由师看时间进行一分钟比赛。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后蹬时后腿要充分蹬直
组织:两人一组
要求:生必须按要求进行比赛,否则犯规。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锻炼学生的腿部力量。
3、游戏<打活动目标>
三、结束部分
1、集合,做放松性练习
2、小结
3、师生再见,回收器械
5
1、师讲解游戏规则及要求。
2、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进行比赛。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生认真听师讲解
游戏规则及要求。
2、自由分组进行比赛。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分成人数相等的组。
要求:生按要求进行比赛。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
义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
的审美观
器材
短绳25根
排球12个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2      课次:3                                               年    月    日
教材
1、行进间操
2、跳短绳
3、游戏<小排球比赛>
课的目标
通过行进间操的练习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通过跳短绳的练习锻炼学生的腿部力量。
通过游戏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行进间操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动作到位,整齐。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锻炼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
2、跳短绳
3、游戏<小排球比赛>
三、结束部分
1、集合,做放松性练习
2、小结
3、师生再见,回收器械
5
师讲解上节课练习时出现的问题,及这节课练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1、              师讲解示范游戏。
2、              师巡回指导学生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认真纠正上节课出现的问题。
2、生分组练习2-3次。
3、相互观察一下对方的优缺点。
4、分组比赛,看谁跳的多。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两人一组
要求:按要求进行与
比赛。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器材
短绳25根
排球12个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 2        课次: 4                                      年    月    日
教材
1、单手向前推实心球
2、1000-1200米跑走交替
3、游戏<快快跳起来>
课的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演掌握单手向前推心球的动作要领,发展柔韧、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掌握跑、走的呼吸方法,完成跑走交替的练习。
通过游戏的练习,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单手向前推实心球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动作到位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1000-1200米跑走交替
3、游戏<快快跳起来>
三、结束部分
1、集合,做放松性练习
2、小结
3、师生再见,回收器械
5
1、师让学生自由结合,分组进行练习。
2、师讲解练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1、              师讲解游戏的规则
2、              师指生练习一次
3、              师指出练习时出现的问题,并给于纠正。
4、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学生积极参与练习,并在练习中注意出现的问题。
1、              生根据师的提示练习一次
2、              生分组进行比赛。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男女分成四组
要求:练习时积极认真。
组织:分成男女相等的四列纵队
要求:游戏时要根据规则进行。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动脑想办法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器材
短跳绳4根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学生练习积极认真
体育课教案
周次:3      课次:5                                           年    月    日
教材
1、学习原地掷垒球或沙包
2、游戏<跳绳接力跑>
课的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改进掷垒球或沙包的动作要领,体会投掷的用力顺序,提高身体协调用力的能力。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学习原地掷垒球或沙包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动作到位,整齐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师采用语言引导、评价激趣、积极参与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游戏<跳绳接力跑>
三、结束部分
1、集合,做放松性练习
2、小结
3、师生再见,回收器械
5
1、师讲解游戏规则及要求
2、师指生进行一次游戏
3、师强调在游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生认真听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分成男女相等的四队。
要求:必须按游戏规则进行练习。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器材
短绳4根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学生练习积极认真
体育课教案
周次:  3       课次: 6                                                     年    月    日
教材
1、武术串联动作
2、游戏<投沙包>
课的目标
学会武术基本功中压腿和踢腿的练习方法,锻炼学生身体协调性和灵敏度。
通过游戏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武术串联动作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动作到位,整齐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2、游戏<投沙包>
三、结束部分
1、集合,做放松性练习
2、小结
3、师生再见,回收器械
5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分成男女四队
要求:动作伸展,到位。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器材
沙包25个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学生练习积极认真
体育课教案
周次: 4        课次:  7                                                  年    月    日
教材
1、武术组合动作
2、跳短绳
课的目标
1、使学生能够掌握武术组合动作。
2、通过跳短绳来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
(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武术组合动作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动作到位整齐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跳短绳
三、结束部分
1、集合,做放松性练习
2、小结
3、师生再见,回收器械
5
师讲解上节课练习时出现的问题,及这节课练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认真纠正上节课出现的问题。
2、生分组练习2-3次。
3、相互观察一下对方的优缺点。
4、分组比赛,看谁跳的多。
1、生与师一起放松
3、  生提出问题
组织:两人一组
要求:按要求进行与
比赛。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器材
短绳索5根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 4       课次: 8                                                     年    月    日
教材
1、少年拳(第二套)
2、双手向前、后抛实心球
课的目标
1、能够基本掌握少年拳第二套动作要领。
2、通过实心球的练习发展学生持上肢力量。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少年拳(第二套)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动作伸展,到位。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双手向前、后抛实心球
三、结束部分
1、集合,做放松性练习
2、小结
3、师生再见,回收器械
5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              1、生认真听讲。
2、              2、生分组练习
3、              3、生分组比赛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动作充分伸展。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器材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5         课次:9                                                    年    月    日
教材
武术:冲拳、推掌、弹踢
跳箱
迎面接力跑
课的目标
1、基本掌握冲拳、推掌、弹踢的动作技术。
2、建立跳箱的完整技术概念
3、用“立棒式”传接棒的方法进行迎面接力。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武术:冲拳、推掌、弹踢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2、跳箱
3、迎面接力跑
三、结束部分
1、集合,做放松性练习
2、小结
3、师生再见,回收器械
5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学生试练一遍
3、学生比赛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              1、认真听讲。
2、              2、生分组练习
3、              3、生分组比赛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动作充分伸展。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培养学生团结
协作的精神。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
的审美观
器材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5         课次:10                                                    年    月    日
一、支撑跳远:
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跳下:
重点:落地要缓冲。
难点:动作灵敏协调。
二:游戏:
(攻关)
规则:
①摇绳者必须按规定的方向有节奏地摇绳。
②凡安全通过的人每人的一分。
③攻关的人不能从旁边绕过去。
3/4
15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3、教师给学生个别指导。
1、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
2、教师做正确示范。
3、学生练习比赛。
4、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
1、学生认真听讲动作方法和要领。
2、学生集体练习。
3、学生分组练习。
1、学生认真听讲游戏规则。
2、注意观察教师的示范。
3、学生练习比赛。
4、分组比赛。
组织: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的练习。学生可个人练习,也可2人以上组成练习小组练习。
要求:
学生根据老师的启发,引导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自主练习。
1、作精神的培养;
2、进行竞争意识的培养;
3、审美教育及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
2、诚实、协作、遵守规则的教育
3、发展思维敏捷性和应变、创新能力的教育
一、放松;
二、小结;
三、下课
1、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1、认真听讲,精神饱满。
2、下课。
组织:
要求:
放松认真,气氛活跃,自由表现。总结积极发言。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大绳4条
跳箱2套
运动
负荷
预计
135次/分
全课密度
基本部分密度
35
35
学生
反馈
体育课教案
周次:6     课次:11                                             年    月    日
教材
1、韵律活动;2、复习:支撑跳跃;
2、复习:支撑跳跃;
课的目标
1、  1、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简单的韵律活动,发展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观察力,培养学生组织与纪律性。
2、通过学习走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走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走的能力除尽下肢和内脏器官的发展。
3、进一步在跳箱上做各种姿势向前跳下的动作方法。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
1
10
1、教师语言要清晰。
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3、讲解队列练习的要求。
4、师生一同练习
1、学生站四列横队。
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关查。
3、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
4、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
要求:
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动作大方,节奏感强
眼随手动
1、体育委员出列报告时,全体学生要向教师行注目礼。
2、养成有礼貌、守纪的好习惯。
3、通过模仿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学欲望
4、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模仿能力,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科学的锻练前的热身习惯及预防受伤的安全教育
一、韵律活动
节奏游戏
猜猜它是谁
规则;
1、                 被猜者不要动不要笑和不许说话。
如果第一次猜错可以才第二次。
二、支撑跳远:
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跳下:
重点:落地要缓冲。
难点:动作灵敏协调。
3/4
2/3
15
12
1、                 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
2、                 学生练习比赛。
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
1、              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              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教师给学生个别指导。
1、                 学生认真听讲游戏规则。
2、                 学生练习比赛。
3、                 分组比赛。
1、                 学生认真听讲动作方法和要领。
2、                 学生集体练习。
3、                 学生分组练习。
组织: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的练习。学生可个人练习,也可2人以上组成练习小组练习。
要求:
学生根据老师的启发,引导充
组织: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的练习。学生可个人练习,也可2人以上组成练习小组练习。
组织队形:
要求:
学生根据老师的启发,引导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自主练习。
要求:遵守纪律,公平竞争,注意安全,快反应,快速跑,机智果断。教师要积极参与活动。
1、              合作精神的培养;
2、              行竞争意识的培养;
审美教育及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
2、诚实、协作、遵守规则的教育
3、发展思维敏捷性和应变、创新能力的教育
一、放松;
二、小结;
三、下课
1、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1、认真听讲,精神饱满。
2、下课。
全,快反应,快速跑,机智果断。教师要积极参与活动。
组织:
要求:
放松认真,气氛活跃,自由表现。总结积极发言。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器材
大绳4条
跳箱2套
运动负荷预计
120次/分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4%
3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6     课次:12                                            年    月    日
教材
1、 技巧:立卧撑 ;
2、游戏:绑腿赛跑;
课的目标
1、1、通过学习立卧撑,使学生增强身体素质和手脚并用的协调性。
2、培养学生动作的敏捷性、灵活性、准确性等各项素质。
3、通过游戏练习,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队列:
2、广播操。
3、专项准备活
1
1
2
10
1、教师语言要清晰。
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3、讲解队列练习的要求。
4、师生一同练习。
1、学生站四列横队。
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关查。
3、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
4、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
要求:
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动作大方,节奏感强
眼随手动。
1、体育委员出列报告时,全体学生要向教师行注目礼。
2、养成有礼貌、守纪的好习惯。
3、通过模仿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学欲望
4、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模仿能力,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科学的锻练前的热身习惯及预防受伤的安全教育
一、技巧:
(立卧撑)
重点;用力收腹。
难点:用力收腹身体成一直线。
3/4
15
1、              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              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3、              教师给学生个别指导。
1、                 学生认真听讲动作方法和要领。
2、                 学生集体练习。
3、                 学生分组练习。
组织: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的练习。学生可个人练习,也可2人以上组成练习小组练习。
组织队形:
要求:
学生根据老师的启发,引导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自主练习。
要求:遵守纪律,公平竞争,注意安全,快反应,快速跑,机智果断。教师要积极参与活动。
3、              作精神的培养;
4、              进行竞争意识的培养;
5、              审美教育及安全教育。
二、游戏:
(绑腿赛跑)
规则:
1、                 起跑前必须站在起跑线后不得踏线。
2、                 发出信号后才能起跑,其余人击掌后才能起跑。
3、                 绳子一定要帮好不要松开。
一、放松;
二、小结;
三、下课
2/3
12
4
1、                 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
2、                 学生练习比赛。
3、                 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
1、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1、                 学生认真听讲游戏规则。
2、                 学生练习比赛。
3、                 分组比赛。
1、认真听讲,精神饱满。
2、下课。
组织:
要求:
放松认真,气氛活跃,自由表现。总结积极发言。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1、安全教育;
2、诚实、协作、遵守规则的教育
3、发展思维敏捷性和应变、创新能力的教育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器材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7      课次:13                                             年    月    日
教材
1、跳小绳 2、游戏:叫号赛跑  ;
课的目标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跳小绳的方法和正确的姿势。
2、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动作的准确性。
3、培养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队列:
2、广播操。
3、专项准备活动。
1
1
2
10
1、教师语言要清晰。
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3、讲解队列练习的要求。
4、师生一同练习。
1、学生站四列横队。
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关查。
3、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
4、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
要求:
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动作大方,节奏感强
眼随手动。
1、体育委员出列报告时,全体学生要向教师行注目礼。
2、养成有礼貌、守纪的好习惯。
3、通过模仿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学欲望
4、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模仿能力,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科学的锻练前的热身习惯及预防受伤的安全教育
一、跳小绳:
重点:摇绳要协调。
难点:轻松协调,动作连贯。
二、游戏:
(叫号赛跑)
规则:
1、                 没有叫到号的同不得越线跑。
不得移动或碰到标志物,必须放回原位。
3/4
15
1、              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
2、              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3、              教师给学生个别指导。
1、                 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
2、                 教师做正确示范。
3、                 学生练习比赛。
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
1、                 学生认真听讲动作方法和要领。
2、                 学生集体练习。
3、                 学生分组练习。
1、                 学生认真听讲游戏规则。
2、                 注意观察教师的示范。
3、                 学生练习比赛。
4、                 分组比赛。
组织: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的练习。学生可个人练习,也可2人以上组成练习小组练习。
组织队形:
要求:
学生根据老师的启发,引导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自主练习。
要求:遵守纪律,公平竞争,注意安全,快反应,快速跑,机智果断。教师要积极参与活动。
6、              作精神的培养;
7、              进行竞争意识的培养;
8、              审美教育及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
2、诚实、协作、遵守规则的教育
3、发展思维敏捷性和应变、创新能力的教育
一、放松;
二、小结;
三、下课
4
1、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1、认真听讲,精神饱满。
2、下课。
要求:动作舒展,轻松协调。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器材
录音机、短绳
运动
负荷
预计
135次/分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4
35%+5  36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7      课次:14                                             年    月    日
教材
1、蹲悬垂----屈体悬垂
2、游戏《十字接力》
课的目标
1、掌握蹲悬垂的动作要领。
2、过渡到屈体悬垂动作,发展学生上肢力量。
3、发展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队列:
2、广播操。
1
1
2
10
1、教师语言要清晰。
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3、讲解队列练习的要求。
4、师生一同练习。
1、学生站四列横队。
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关查。
3、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
4、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
要求:
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动作大方,节奏感强
眼随手动。
1、体育委员出列报告时,全体学生要向教师行注目礼。
2、养成有礼貌、守纪的好习惯。
3、通过模仿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学欲望
4、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模仿能力,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科学的锻练前的热身习惯及预防受伤的安全教育
1、                  蹲悬垂—屈体悬垂
2、十字接力
3/4
15
教学方法:
问答法、练习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示范法。
教学手段:
1、教师创设情景,引出课的内容
2、教师再创设情景
2、                 教师通过学生的练习方法加以表扬和纠正。
3、                 进行教学比赛
1、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              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点拔、纠正。
学法:
1、              学生通过想象,进行练习。
2、              学生之间互相观看,互相帮助,互相评价。
3、              学生模仿练习。
4、              通过比赛展示获得成功体验
1、              学生先试做一遍
2、              分组练习
3、              分组比赛。
组织: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的练习。学生可个人练习,也可2人以上组成练习小组练习。
组织队形:
要求:
学生根据老师的启发,引导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自主练习。
要求:遵守纪律,公平竞争,注意安全,快反应,快速跑,机智果断。教师要积极参与活动。
9、              作精神的培养;
10、          进行竞争意识的培养;
11、          审美教育及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
2、诚实、协作、遵守规则的教育
3、发展思维敏捷性和应变、创新能力的教育
一、放松;
二、小结;
三、下课
1、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1、认真听讲,精神饱满。
2、下课。
要求:动作舒展,轻松协调。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单杠、垫子、录音机
运动
负荷
预计
平均心率:
115—120次/分
全课密度
基本部分密度
30
30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8      课次:15                                             年    月    日
教材
1、 跳箱:跳上成蹲撑----挺身跳下接着滚翻
2、运球投篮接力
课的目标
1、              习跳箱动作,加深动作熟练程度
2、游戏的进行中,发展学生的协作团结精神。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1、体育委员
整队,报告人
数。师生问好!
2、课前激趣:设置情景、导入课题。
3、模仿练习:
小手拍拍
动物叫声
动物走路
4、模仿操
1
1
2
10
1、学生成二列横队站在圆上。
2、引出本课内容并创设情境
3、教师语言提示,配合多种动物指导学生练习。
1、              练习方法:提示法、示范法、练习法
5、              领做,学生模仿
学生向右转,在音乐《小手拍拍》的伴奏下便步走成圆形,并根据教师语言提示模仿动物。(大胆创设)
队形简示:
要求:活泼、欢快、模仿好、象,不要求整齐。
1、体育委员出列报告时,全体学生要向教师行注目礼。
2、养成有礼貌、守纪的好习惯。
3、通过模仿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学欲望
4、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模仿能力,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科学的锻练前的热身习惯及预防受伤的安全教育
1、                  跳上成蹲撑---挺身跳下接前滚翻
2、运球投篮接力
3/4
15
教学方法:
问答法、练习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示范法。
教学手段:
1、教师创设情景,引出课的内容
2、教师再创设情景
3、师通过学生的练习方法加以表扬和纠正。
1、              进行教学比赛
1、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              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点拔、纠正。
学法:
5、              学生通过想象,进行练习。
6、              学生之间互相观看,互相帮助,互相评价。
7、              学生模仿练习。
8、              通过比赛展示获得成功体验
1、              学生先试做一遍。
2、              分组练习
3、              分组比赛。
组织: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的练习。学生可个人练习,也可2人以上组成练习小组练习。
组织队形:
要求:
学生根据老师的启发,引导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自主练习。
要求:遵守纪律,公平竞争,注意安全
1、              行合作精神的培养;
2、              行竞争意识的培养;
3、              审美教育及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
2、诚实、协作、遵守规则的教育
3、发展思维敏捷性和应变、创新能力的教育。
一、放松;
二、小结;
三、下课
1、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1、认真听讲,精神饱满。
2、下课。
跳箱、鸷子、篮球
运动
负荷
预计
学生
反馈
平均心率:
115—120次/分
30---40
一、放松;
二、小结;
三、下课
1、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1、认真听讲,精神饱满。
2、下课。
体育课教案
周次:8      课次:16                                             年    月    日
教材
1、考核:跳箱
2、游戏:打龙尾
课的目标
1、考查学生对跳箱所学技术的掌握情况
2、发展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发展。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1、体育委员
整队,报告人
数。师生问好!
2、课前激趣:设置情景、导入课题。
3、模仿练习:
小手拍拍
动物叫声
动物走路
4、  模仿操
考核:跳箱
1
1
2
10
15分
1、学生成二列横队站在圆上。
2、引出本课内容并创设情境
3、教师语言提示,配合多种动物指导学生练习。
2、              练习方法:提示法、示范法、练习法
6、              领做,学生模仿
每人练习一次
考查男生后女生
每人考核二次,取其平均分
学生向右转,在音乐《小手拍拍》的伴奏下便步走成圆形,并根据教师语言提示模仿动物。(大胆创设)
1、练习跳箱一次
2、做好准备,迎接考核
队形简示:
要求:活泼、欢快、模仿好、象,不要求整齐。
组织:一个一个地跳
1、体育委员出列报告时,全体学生要向教师行注目礼。
2、养成有礼貌、守纪的好习惯。
3、通过模仿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学欲望
4、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模仿能力,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科学的锻练前的热身习惯及预防受伤的安全教育。
1、              进行合作精神的培养;
2、              进行竞争意识的培养;
3、              审美教育及安全教育。
2、游戏:打龙尾
一、放松;
二、小结;
三、下课
6分
4分
1、              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              师发现问题及时点拔、纠正。
1、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1、学生先试做一遍。
2、分组练习
3、分组比赛。
1、认真听讲,精神饱满。
2、下课。
要求:遵守纪律,公平竞争,注意安全
1、安全教育;
2、诚实、协作、遵守规则的教育
3、发展思维敏捷性和应变、创新能力的教育
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跳箱一个
运动
负荷
预计
139
全课密度
基本部分密度
40
40
体育课教案
第十七课时
教材
1、投沙包
2、游戏:往返接力
课的
目标
1、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掌握投沙包的动作技术要领。
2、在游戏中发展学生的跑跳能力及竞争意识。
课的
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
(思想、健康、安全等)
1、体育委员
整队,报告人
数。师生问好!
2、课前激趣:设置情景、导入课题。
3、模仿练习:
4、模仿操
1
1
2
10
1、学生成二列横队站在圆上。
2、引出本课内容并创设情境
3、教师语言提示,配合多种动物指导学生练习
1、  练习方法:提示法、示范法、练习法
2、  领做,学生模仿
学生向右转,在音乐的伴奏下便步走成圆形,并根据教师语言提示模仿动物。(大胆创设)
队形简示:
要求:活泼、欢快、模仿好、象,不要求整齐。
1、体育委员出列报告时,全体学生要向教师行注目礼。
2、养成有礼貌、守纪的好习惯。
3、通过模仿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学欲望
4、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模仿能力,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科学的锻练前的热身习惯及预防受伤的安全教育
课的
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
(思想、健康、安全等)
1、  投沙包
2、游戏:往返接力
3/4
15
教学方法:
问答法、练习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示范法。
教学手段:
1、教师创设情景,引出课的内容
2、教师再创设情景
3、师通过学生的练习方法加以表扬和纠正。
1、  进行教学比赛
1、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  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点拔、纠正。
学法:
1、  学生通过想象,进行练习。
2、  学生之间互相观看,互相帮助,互相评价。
3、  学生模仿练习。
4、  通过比赛展示获得成功体验
1、  学生先试做一遍。
2、  分组练习
3、  分组比赛。
组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的练习。
组织队形:
要求:
学生根据老师的启发,引导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自主练习。
××××××
××××××
××××××
↓↓↓↓↓↓
要求:遵守纪律,公平竞争,注意安全
1、  行合作精神的培养;
2、  行竞争意识的培养;
3、  审美教育及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
2、诚实、协作、遵守规则的教育
3、发展思维敏捷性和应变、创新能力的教育。
一、放松;
二、小结;
三、下课
4
1、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1、认真听讲,精神饱满。
2、下课。
运动
负荷
预计
115—125次/分
全课密度
基本部分密度
35
35
学生
反馈
体育课教案
第十八课时
教材
1、仰卧起坐
2、游戏:掷远
课的
目标
1、发展学生的腰、腹肌力量
2、在游戏中,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
课的
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
(思想、健康、安全等)
1、体育委员
整队,报告人
数。师生问好!
2、课前激趣:设置情景、导入课题。
3、模仿练习:
小手拍拍
动物叫声
动物走路
4、模仿操
1
1
2
10
1、学生成二列横队站在圆上。
2、引出本课内容并创设情境
3、教师语言提示,配合多种动物指导学生练习。
1、  练习方法:提示法、示范法、练习法
3、  领做,学生模仿
学生向右转,在音乐《小手拍拍》的伴奏下便步走成圆形,并根据教师语言提示模仿动物。(大胆创设)
队形简示:
要求:活泼、欢快、模仿好、象,不要求整齐。
1、体育委员出列报告时,全体学生要向教师行注目礼。
2、养成有礼貌、守纪的好习惯。
3、通过模仿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学欲望
4、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模仿能力,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科学的锻练前的热身习惯及预防受伤的安全教育
课的
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
(思想、健康、安全等)
1、    仰卧起坐
2、游戏:掷远
3/4
15
教学方法:
问答法、练习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示范法。
教学手段:
1、教师创设情景,引出课的内容
2、教师再创设情景
3、师通过学生的练习方法加以表扬和纠正。
2、  进行教学比赛
1、  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  师发现问题及时点拔、纠正。
学法:
1、  生通过想象,进行练习。
2、  生之间互相观看,互相帮助,互相评价。
3、  学生模仿练习。
4、  通过比赛展示获得成功体验
1、  生先试做一遍。
2、  组练习
3、  分组比赛。
组织: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的练习。学生可个人练习,也可2人以上组成练习小组练习。
组织队形:
要求:
学生根据老师的启发,引导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自主练习。
要求:遵守纪律,公平竞争,注意安全
4、  行合作精神的培养;
5、  行竞争意识的培养;
6、  审美教育及安全教育。
1、安全教育;
2、诚实、协作、遵守规则的教育
3、发展思维敏捷性和应变、创新能力的教育。
一、放松;
二、小结;
三、下课
1、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
1、认真听讲,精神饱满。
2、下课。
运动
负荷
预计
115—125次/分
全课密度
基本部分密度
30
30
学生
反馈
体育课教案
周次:    10     课次:19                                                                年    月    日
教材
1、跨越式跳高
2、双从跳绳
课的目标
通过跨越式跳高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通过双人跳绳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与调节身体的协调性。
游戏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跨越式跳高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2、双人跳绳
三、结束部分
1、集合,做放松性练习
2、小结
3、师生再见,回收器械
5
1、  师同学们绳子对于我们来并不陌生吧?
2、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跳绳。
3、  师请根据你手中跳绳,自己想一想可以有多少种跳法。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生回答师提出的问题。
2、生认真听师讲解与示范动作要领。
3、生分组练习一次。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分成男女两组
要求:练习认真积极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器材
篮球两个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    10     课次: 20                                                               年    月    日
教材
1、单杠:跳上成支撑
2、跳长绳
3、游戏:<运球接力>
课的目标
通过单杠跳上成支撑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通过游戏:<运球接力>的练习一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单杠:跳上成支撑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2、跳长绳
3、游戏:<运球接力>
三、结束部分
1、集合,做放松性练习
2、小结
3、师生再见,回收器械
5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师指生示范动作,师指出其存在问题。
1、师讲解示范游戏方法
2、师重点提示器械出手时的速度和角度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器材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    11     课次:  21                                                              年    月    日
教材
1、武术:步型拳
2、游戏<看谁得分多>
课的目标
通过武术:步型拳的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我们中华武术的理解;
通过游戏<看谁得分多>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与灵敏性。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武术:步型拳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2、游戏<看谁得分多>
三、结束部分
1、集合,做放松性练习
2、小结
3、师生再见,回收器械
5
1、师讲解动作要领
2、师示范动作
3、师指生示范
4、师指出生存在的优缺点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生认真听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生跟师一起做一遍
3、生分组练习一次
4、生分组比赛练习2-3次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游戏规则进行练习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器材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    11     课次:   22                                                             年    月    日
教材
1、跨越式跳高
2、前滚翻跳转180度,接后滚翻
课的目标
通过考核跨越式跳高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动作技术要领;
通过前滚翻跳转180度,接后滚翻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练习体育的兴趣。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跨越式跳高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2、前滚翻跳转180度接后滚翻
三、结束部分
1、集合,做放松性练习
2、小结
3、师生再见,回收器械
5
1、师同学们前滚翻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是吧?同学们想不想学习前滚翻跳转180度接后滚翻?
2、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3、师指生示范动作
4、师指出生存在的问题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生回答师提出的问题
2、认真观看师示范动作要领
3、生分组练习2-3次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动作到位准确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通过练习,来培养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器材
篮球四个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   12      课次: 23                                                               年    月    日
教材
1、跪跳起
2、游戏<看谁跳得快>
课的目标
通过跪跳起的练习,使学生跪跳起有一个很大提高,
通过游戏<看谁跳得快>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腿部力量。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跪跳起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2、游戏<看谁跳得快>
三、结束部分
1、集合,做放松性练习
2、小结
3、师生再见,回收器械
5
1、师同学们游戏对我们来说是经常做的游戏是吗?
2、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3、师指生示范动作
4、师指出生存在的问题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生回答师提出的问题
2、认真观看师示范动作要领
3、生分组练习2-3次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动作到位准确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通过练习,来培养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器材
篮球四个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  22       课次: 24                                                               年    月    日
教材
1、腰腹肌力量练习
2、游戏<跳过或钻过障碍跑>
课的目标
腰腹肌力量的练习,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通过游戏<跳过或钻过障碍跑>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身体协调性。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腰腹肌力量练习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2、游戏:<跳过或钻过障碍跑>
三、结束部分
1、集合,做放松性练习
2、小结
3、师生再见,回收器械
5
1、师同学们跑步是我们经常做的运动是吧?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障碍赛跑>同学们想做吗?
2、师讲解示范游戏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生回答师提出的问题
2、生认真看师示范动作
3、生分组练习2-3次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照游戏规则进行练习,不能范规,否则不记成绩。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与不怕困难的精神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器材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  23       课次: 25                                                               年    月    日
教材
1、跨越式跳高
2、游戏<叫号赛跑>
课的目标
学生进一步巩固跨越式跳高的动作。
通过游戏<叫号赛跑>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反应能力。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跨越式跳高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2、游戏<叫号赛跑>
三、结束部分
1、集合,做放松性练习
2、小结
3、师生再见,回收器械
5
1、师同学们游戏我们都非常喜欢玩是吗?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2、师讲解游戏并示范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生回答师提出的问题。
2、生分组比赛练习2-3次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动作准确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器材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   23      课次:26                                                                年    月    日
教材
1、考核:跨越跳高
2、推抛实心球
课的目标
通过考核:跨越跳高来增强学生的腿部力量,与身体协调性;
通过推抛实心球来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考核:跨越式跳高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2、推抛实心球
三、结束部分
1、集合,做放松性练习
2、小结
3、师生再见,回收器械
5
1、师讲解示范动作
2、师领生练习1-2次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生认真听师讲解游戏
2、生分组比赛2-4次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生练习积极、认真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器材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  14     课次:  27                                                              年    月    日
教材
1、单杠:单脚蹬地翻身上成支撑――前翻下
2、游戏<跳背接力>
课的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单脚蹬地翻身上成支撑的动作要领;
2、通过游戏<跳背接力>的练习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身体协调性。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单脚蹬地翻身上成支撑――前翻下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2、游戏<跳背接力>
三、结束部分
1、集合,做放松性练习
2、小结
3、师生再见,回收器械
5
1、师讲解示范游戏
2、师领生练习1-2次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生认真听师讲解游戏
2、生分组比赛2-4次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生练习积极、认真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器材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  14     课次:   28                                                             年    月    日
教材
1、跳上成蹲撑――跪跳下
2、游戏<障碍赛跑>
课的目标
1、通过跳上成蹲撑――跪跳下的练习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身体协调性;
2、通过游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跳上成蹲撑――跪跳下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2、游戏<障碍赛跑>
三、结束部分
1、集合,做放松性练习
2、小结
3、师生再见,回收器械
5
1、师讲解示范游戏
2、师领生练习1-2次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生认真听师讲解游戏
2、生分组比赛2-4次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生练习积极、认真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器材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  15     课次:  29                                                              年    月    日
教材
1、单杠:单脚蹬地翻身上成支撑――前翻下
2、游戏<运球接力>
课的目标
通过总单杠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单脚蹬地翻身上成支撑,
通过游戏<运球接力>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单杠:单脚蹬地翻身上成支撑――前翻下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2、游戏<运球接力>
三、结束部分
1、集合,做放松性练习
2、小结
3、师生再见,回收器械
5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师领生练习1-2次
3、师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生认真听师讲解游戏
2、生分组比赛2-4次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生练习积极、认真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器材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   15    课次: 30                                                               年    月    日
教材
1、武术:步型拳
2、游戏<换物接力>
课的目标
通过武术步型拳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步型拳的动作技术要领;
通过游戏<换物接力>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步型拳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2、游戏<换物接力>
三、结束部分
1、集合,做放松性练习
2、小结
3、师生再见,回收器械
5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师领生练习1-2次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生认真听师讲解游戏
2、生分组比赛2-4次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生练习积极、认真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器材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   16    课次:  31                                                              年    月    日
教材
1、武术:步型拳
2、上步投掷垒球
3、游戏<托球跑比赛>
课的目标
通过武术步型拳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步型拳的动作技术要领;。
通过上步投掷垒球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练习。
2、徒手操
基本部分
1、步型拳
1
5
25
1、师提前进入场地做好上课的准备。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5、师领生做徒手操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向师问好
1、生根据师提示练习1次。
2、生分组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按体育委员的口令做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2、上步投掷垒球
3、游戏<托球跑比赛>
5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师领生练习1-2次
1、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师指生示范动作
1、师与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生认真听师讲解游戏
2、生分组比赛2-4次
1、生与师一起放松
2、生提出问题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生练习积极、认真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器材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体育课教案
周次:   16    课次: 32                                                               年    月    日
教材
体操包括哪些内容: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课的目标
使学生了解体操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对身体有哪些好处等等。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1
5
25
一、操的内容。
1、体操的内容包括: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与专门器械体操、器械体操、技巧运动、艺术体操、跳跃、
5
二、体操的好处
1、  可以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全面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2、  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3、  提高美的鉴赏能力,加强艺术修养,把体育与艺术完善地结合起来,提高和丰富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内容。
器材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学生
反馈
课后
小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体育《投掷沙包》教案及反思
初中初一七年级体育上册全册教案下载
轮滑教案
二年级体育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体育课教案
小学一二年级体育教学设计(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