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金投顾的未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最近两周,螺丝钉会写一个系列的文章,介绍投顾组合的一些特点。
方便大家了解,基金投顾是什么,是否适合自己,投资投顾组合需要注意哪些地方等等。为投顾组合上线做提前准备。

毕竟投顾组合跟之前的组合还是有一些不同。

也有朋友问,投顾和基金行业未来会怎么发展呢~

货币基金:让基金更普及

基金并不是一开始就普及的,在最早的时候,很多投资者不了解基金是什么。

甚至有大爷大妈到银行问,听说你们这里卖「鸡精」。

以前投资者对保本、绝对没有波动风险比较在意,所以最先开始普及的是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本身很少会下跌,2013-2014年,货币基金的收益甚至达到6%-7%,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所以一旦货币基金变成线上交易,解决了开户的麻烦,规模很快就起来了。

从最初没有多少规模,到上万亿的规模。

不过随着利率的降低,货币基金的吸引力下降。


最近几年,货币基金规模的增长就大幅放缓了。


主动基金经理、固收+崛起

那之后呢?

固收+类品种,和主动基金开始崛起。

特别是明星基金经理的出现。

其实美股也经历过类似的过程。当年美股主动基金经理,最出名的就是彼得林奇。

当时正好是80年代之后,美股历史上最长的一轮牛市崛起。

彼得林奇参加了美股最出名的电视节目,广告也铺天盖地。

个人管理规模也达到了当时单个基金经理管理的巅峰。

不过后来彼得林奇激流勇退,在自己收益最好的阶段退休,留下了一段传奇的经历。

在彼得林奇之后,就很少有这么出名的单个基金经理了。

国内也是正在经历这个过程,最近几年也有一些基金经理开始出圈了。

固收+类品种也是如此。

部分优秀的固收+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也有数百亿。

明星基金经理是很容易理解的路径:

因为有一个人格化的形象,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信任。

最近几年,国内还是明星基金经理逐渐普及的阶段。

头部基金经理,未来管理规模会变大。甚至未来几个头部基金经理,管理规模最后达到几千亿规模。


分散配置,推动基金投顾崛起

不过当明星基金经理越来越多,管理规模变大,事情又会发生变化。

一方面,基金经理的数量,超过股票的数量。全市场七八千位基金经理,股票数量只有三四千只,挑选基金经理,难度不亚于挑选一只股票。

另一方面,明星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越大,反而越难获得超额收益。

因为规模和业绩,有的时候是成反比的。

投资者逐渐发现,只投资明星基金经理一个人,业绩也不太稳定。

并且单个基金经理,也有自己的职业规划。

2021年,离职跳槽的基金经理数量,也达到了历史新高。如果基金经理离职,只投资一个基金经理也会产生影响。

逐渐地,投资者就有了分散投资、资产配置的需求,需要投资一篮子的基金。

这个过程中,基金投顾就开始崛起了。

投顾天生就是一篮子的基金,减少了单个基金经理的风险。

同时一篮子的基金,也很方便做资产配置。

并且投顾会挖掘一些有投资能力、但目前规模还不太大的优秀基金经理。

基金投顾,解决了如何挑选基金、如何调仓、资产配置等问题。

稳定性、延续性比直接投资单个基金会好一些。

另外投顾还会有一些额外的服务,例如如何投资、如何止盈等。

因为增加了这些特点,投顾在美股后来逐渐崛起,投资者习惯通过投顾来投资基金。

投顾的规模,也超过了单个明星基金经理的规模,成为美股在90年代之后基金行业发展的主力之一。

头部的投顾,最后规模达到了上万亿以上。


竞争,降低投顾的整体费用

但是投顾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也有的朋友问,如果投顾的数量,也有成百上千,那投顾岂不是也很难挑选?

到时候会不会出现「投顾的投顾」,无限套娃?

其实也不会的。

当投顾的数量越来越多之后,投顾彼此之间也会竞争。

最后获得超额收益的难度也会逐渐增加。

就逼着投顾去减少过程中的整体费用。

比如说压低底层基金的管理费、降低投顾费。


投顾,最终推动指数基金发展

最后投顾的模式是啥呢?

参考现在的美股。

头部的投顾,规模上万亿美元。

投顾费大约0.2%-0.5%/年。

底层以低成本指数基金为主,指数基金管理费0.1%以下。

部分投顾同时也是指数基金的发行方,这种情况下投顾费和底层基金的管理费合并。

这也推动美股的指数基金,在2018-2019年,超过了主动基金的规模。并且指数基金的规模增长还在继续。

不过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做到。


总结

货币基金的发展,让基金账户普及。

主动基金、固收+等明星基金经理的出圈,让投资者逐渐接受波动风险。

投资者对分散配置的需求,推动投顾的发展。

而投顾的竞争,反过来降低了基金行业的整体费率,推动指数基金发展到上万亿以上。

循序渐进。

整个过程,美股用了40年(从70年代指数基金诞生开始)。

国内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这个过程估计20-30年就差不多了。咱们刚好能见证整个过程的演化。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作者:银行螺丝钉(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喜欢螺丝钉

就点下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王亚伟孙建波“肉搏”损招频出 围观群众要小心
观点
多少规模的基金,收益最高
对话西部利得基金经理盛丰衍:如何成为超越指数的量化黑马
基金规模,真的越大越好吗?
解读07年上半年基金业绩及下半年投资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