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而不死是为贼”,孔子在骂什么样的老人?

儒家重视孝道,所谓孝就是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孔子的这句“老而不死是为贼”,经常被简化用来骂人“老不死的”。因此不解其出处者常用来抨击孔子不尊重老人,这显然是断章取义的理解。

这句话的出自《论语·宪问》,原文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原壤叉开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孔子对于原壤十分不满,在论语中有这一句,使得“老而不死是为贼”广为人知,一般人往往记住了这句话,而忘了原壤的行为。

关于原壤,《礼记》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孔子的发小原壤,他母亲死了,孔子帮忙清洗棺木。原壤坐在棺木上说:“很久没唱歌了。”于是唱到:“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大意是:狸猫斑白的头啊,拉着你柔软的手啊。)孔子当做没听到就走了。原壤与孔子很熟,是老朋友,但是原壤像现在的二流子一样,正事不干,连母亲去世都无所谓,与孔子强调的孝严重不符。

“老而不死是为贼”是孔子气急败坏说自己老朋友的一句话。至于是不是不尊重老人,可以这么来理解:儒家自始至终都是讲孝的,哪怕是父母做的不对也要孝顺,所以对于子女,不管父母怎么样都得孝顺;但是对于朋友来说,你不讲孝悌,正事不干,到老了也还是二流子一样,就真的是老不死的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说的“老而不死是为贼”,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话:“老而不死是为贼”,上半句才是精华,明白了也就释怀了
“老而不死是为贼”,孔子为何大怒?值得所有“为人父母者”反思
双江杂谈:老而无德者死
UC头条老而不死是为贼?
“老而不死是为贼”, 人到老了不死就是贼么?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