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类的由来》

《人类的由来》

正文 >查看版本

·        历史版本:7

·        编辑时间:2011-03-20 18:03:51

·        作 者:xiaoli8751 

·        内容长度:5337

·        图片数:0

·        目录数:6

·        修改原因:删除重复内容

·        评审意见:

目录

·        1 内容提要

·        2 作者简介

·        3 编辑推荐

·        4 译者推荐

·        5 书评

·        

《人类的由来》 - 内容提要

本书是达尔文的主要著作之一,主要对人工选择作了系统的叙述,并且提出了性选择及人类起源的理论。全书共分三编二十一章。原书第一编叙述人类的由来或起源,阐述人是不是与任阿一种其他物种一样,是从先于他出世的某一种生物类型传下来的。第二、三编叙述性选择,性选择与人类的关系。

《人类的由来》 - 作者简介

查理·达尔文19世纪英国杰出的博物学家、生物学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进化沦的奠基人在其名著《物种起源》一书中,他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对近代生物科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除了生物学之外,他的理沦对人类学、心理学以及哲学来说也相当重要。[1]

《人类的由来》 - 编辑推荐

自古以来,各个民族都认为人是神创造的。例如中国有“女娲抟土造人”的古老传说,在西方的基督教世界,人视为是上帝在最后根据自己的影像创造出来的特殊作品,世界万物都是被创造出来为人服务的。然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却打破了人们千百年来的信奉。本书是达尔文的主要著作之一,主要对人工选择作了系统的叙述,并且提出了性选择及人类起源的理论。 

而弗洛伊德在1907年也曾断言,如果有人要他说出“十本最重要的书”,他将毫不犹豫地把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包括在内。

《人类的由来》 - 译者推荐

正像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一样,达尔文发现了生物界的发展规律。达尔文进化论有两个主要学说,即共同祖先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这两个学说为我们揭示了物种的可变性,说明所有的生物都来自同一祖先;揭示了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方式。这一振聋发聩的理论,从根本上冲击了上帝创世说,为人类指出了自然发展的科学规律。虽然他的理论一面世就受到了宗教界和许多人的猛烈攻击,但这一源于科学的结论最终还是得到了人们的首肯,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 

传承达尔文进化论的《物种起源》,一直受到高度的赞誉,而将进化论用于人类学的研究,解开了人类起源之秘的学说《人类的由来》一书,人们对此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自进化论诞生一百多年以来,人们把这一理论描绘为自然界的“物竞天择”、“生存斗争”、“弱肉强食”,但将进化论用于人类社会的研究,人们一直持谨慎态度。其实,达尔文最初也并不认为《物种起源》所揭示出来的“普适性”的生物进化规律,可以完全用来说明人类的起源问题,他只是在书的结尾谨慎地预言:“人类的起源和历史也将由此得到莫大的启示。”后来,达尔文学说的坚定支持者、著名博物学家赫胥黎教授对他进行了鼓励,赫胥黎、海格尔等人也开始着手阐明这个问题。这样,达尔文才开始继续进行相关的研究。通过分析大量的资料和认真细致的考证,终于在1871年,即《物种起源》发表12年后,发表了《人类的由来》一书。 

这本著作依据进化论的理论,重点从性选择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从猿到人”的进化模式。以大量的不可辩驳的事实和严密的逻辑分析,转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粉碎了“上帝造人”的神话。今天,这部著作的意义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弗洛伊德在1907年曾断言,如果有人要求说出“10本最重要的书”,那么他将把“像哥白尼、相信巫术的老医生约翰·维尔、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等人所取得的那样的科学成就算在内”。这不是弗洛伊德即兴之言,因为这些人代表了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自我陶醉的自尊在其中受到重大打击的三个领域:宇宙论、心理学和进化论生物学。弗洛伊德认为,哥白尼推翻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固定的中心地位,而达尔文则揭示了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密切的亲族关系。 

就其内容而言,《人类的由来》的内容具有高度革命性,但它在形式上却存在一些缺点。正如俄国作家涅克拉索夫在他的《达尔文传》中所说:“书的布局很差,确实,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是谈性选择理论和应用该理论来解释动物第二性征的产生问题。涉及到人类的那一部分篇幅较小,其中不少于三分之一是讨论人种和人种借助性选择而产生的问题,而其余的三分之二,则专谈整个人类起源的问题。”因此,本书在编译时除了在语言上尽量运用通俗、流畅的汉语进行翻译外,还对书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对内容进行了精心选择,压缩了性选择的有关章节,详译了人类起源的有关篇章,保留了该书的重点内容,协调了篇章布局,使形式更趋干合理。 

《人类的由来》 - 书评

本书第一版印行于1871年,在屡次重版的时候,我已经有机会提出若干点重要的改正。到现在更多的时间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本书经历了烈火一般的考验;我也曾经尽力吸取这番考验的教训,并且把所有我认为合理的一些批评加以利用。对那些和我通信而把数量大得惊人的种种新事实、新见解告诉我的大群人士,我也大为感激。这些事实与见解实在是太多了,我所能利用的只是其中比较更为重要的一部分罢了。关于这些用到了的新东西,以及上面所曾说到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改正,我准备在本版里附加一张清单,以示前后两版所以不同的原委。在这第二版里,有几幅插图是新添的,另有四幅旧的是换上了新而更好的,都是沃德(716)先生根据活标本的写生手笔。我必须特别提请读者注意,关于人脑和高等猿猴的脑的差别是属于甚么性质的一些观察,也是新的,是赫胥黎(344)教授推爱而提供给我的(今作为一个“附录”编在本书第一篇之末),我要在此向他表示我的谢意。我特别高兴地把这些观察提供出来,因为在最近几年之内,欧洲大陆上出现了关于这题目的好几本专题论著,它们的重要性,被某些通俗作家过分地夸大了,理应加以纠正。[2]

我不妨利用这个机会说明一点,外间对我的批评时常假定,我把身体结构与心理能力的一切变化全都归因于自然选择对时常被称为自发变异(spontaneous variation)的那一类变异所起的作用,这是不对的。因为,早在《物种起源》一书的第一版里,我已经清清楚楚地说到,无论是身体方面的变化,或心理方面的变化,我们都必须把很大的分量归之于用进废退的遗传影响。我也曾把一部分数量的变化的原因归之于生活条件的改变所产生的直接而长期持续的作用。我也曾说到,我们还必须留一些余地给间或发生的结构上的返祖遗传。我们也不能忘记我称之为“相关”的生长(correlatedgrowth)这一现象,那就是说,由于生物有机体的各个部分在组织上有着我们现在还理解不到的某种方式的联系,只要一个部分发生变异,其它某些部分也牵连着发生变异;而如果一个部分所发生的变异通过选择而得到积累,其它部分也就会随而经历一些变化。再者,有若干批评我的意见说,当我发现人身上许多结构方面的细节无法用自然选择作出解释的时候,我就发明了性选择(sexual selection)。不过,我认为,我在《物种起源》的第一版里,已经对性选择的原理作出了相当清楚的一个素描,并且我也曾在那里说到,这原理也未尝不适用于人。性选择这一题目之所以到本书第二版才得到充分的处理,占有足够的篇幅,那只是因为到此我才取得机会罢了。有许多对性选择的批评是表示了相当程度的同意或同情的,它们和自然选择在初期里所受到的批评颇为相象,这一相象之点曾经很引起我的注意。例如,有人说,这一原理要说明某些少数几个琐碎的事实是可以的,但肯定不能象我那样地拿来漫无边际地加以应用。尽管如此,我对性选择的力量的信念至今一直没有动摇。但我也承认,我作的许多结论中,今后将发现有若干点大概会是,乃至几乎可以肯定会是错了的。一个题目第一次有人承当下来,加以处理,这样的前途也是难以避免的了。我相信,等到自然学家对性选择的观念变得熟悉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在比现在大得多的程度上接受它的。即使在今天,好几位有能力的、善于作出判断的学者也已经充分同意地把它接受下来了。 
                       于肯特、柏根汉、草坪, 
                          18749月。 

《人类的由来》 - 精彩片断

18311223日,“贝格尔”号终于启航了,可是达尔文自打一登上“贝格尔”号就感到晕眩,不舒服。在舰船准备驶出德文港的时候,一阵暴风忽然从西南方吹来,“贝格尔”号顿时如弯腰鞠躬一般前俯后仰地颠簸起来,狂风的呼啸声、海涛的包哮声、军官们嘶哑的命令声和水手们的n4喊声,把达尔文这个第一次参加远航的人吓得魂不附体。后来“贝格尔”号被迫改变了航期,可是晕船的痛苦却一直在折磨着他。趁改变航期的空当,他骑马来到了舅舅乔赛亚的梅庄,向他们一家告别。舅舅热情地为他心爱的外甥设宴饯行,并且对他殷切地鼓励了一番。达尔文对小表姐埃玛一直很有感情,但是并没有向她正式求婚。因为一想到远航,一想到订了婚要让她等待很久,就克服了自己的感情,只向埃玛说了些温存的话,就依依惜别了梅庄。

1227日,“贝格尔”号在上午11点起锚,在克服了种种障碍和延期之后,达尔文的环球航行开始了。这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航行。“贝格尔”号将被称为“光荣的小舰”载人史册。它后来之所以享有世界性的荣誉,完全是因为随航的人中有一位将要成为19世纪最伟大的生物学家查理·达尔文。

“贝格尔”号依照计划进行环球航行、却并不总是径直向前行驶。夏天在靠近火地岛的南半球工作;冬天引退到北半球的温暖水域。达尔文多次游览包括火地岛和福兰克群岛的许多地方。达尔文参加这次环球考察的原订计划是研究地质学和无脊椎动物学。为此,达尔文在船的尾部捕设了一张网,专门用于捕捞各种各样的水生动物,然后挨个地鉴定,把它们登记到册子里。对有的水生动物,他还作了解剖,绘成解剖图,整天忙个不停。休息的时候,他就阅读英国地质学家赖尔的新作《地质学原理》,赖尔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地球缓慢变化的理论,指出地球变化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本身的力量,例如风雨、潮汐、火山、地震等因素,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造成的。这些观点是刚从神学院毕业的达尔文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他感到十分新奇。达尔文早先由塞奇威克激发起来的对地质学的兴趣,现在变得更加浓厚了。当舰船靠岸后,达尔文常常能够在陆上逗留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趁此时机,他详细地考察了陆地。当“贝格尔”号在南美洲东部沿岸停靠时,达尔文骑马横穿阿根廷辽阔无边的大草原,行程600英里(约合960公里)。后来军舰在南美洲西海岸考察时,达尔文还独自一人横跨安第斯山脉并且安全返回。 

对于达尔文来说,环球旅行中数不胜数的新发现令他每天都充满了惊喜。1832228日,“贝格尔”号在南美洲的巴西靠岸了。它将要从这里沿着南美洲大陆的东海岸由北向南,绕过合恩角,然后再沿着西海岸北上,进行长期的水文观测。当达尔文踏进巴西的热带雨林,在日记中他这样写道:“这一天对我来说是永远不能忘怀的,我就像一个瞎子重见光明一样。我为我所见到的东西而倾倒,我对自己的印象无法准确地理清。”热带植物,即棕榈树、非常粗的波巴布树、香蕉树、甘蔗、咖啡树和大量的鲜花;各种各样的鸟类和昆虫;最使他感兴趣的还是色彩鲜艳的海生动物,如海绵和珊瑚;还有其他一些动物,如海兔和章鱼,他常沿着海岸仔细观察这些动物的习性并加以收集。在给亨斯洛的信中,他描述了自己的激情,“我目前疯狂地痴迷蜘蛛”。在给姐姐卡洛琳的信中,他兴奋地叙述了自己在观察新物种时“难以言传的悭吝鬼般的狂喜”。他还写信告诉父亲说:“日子过得愉快极了,确实没有比这更愉快的了;我忙得很,这种忙既是一种职责,又是一件很大的乐事”。达尔文收集的大部分物种,对于科学来说都是未知的,这些全部被整理得井井有条,船运给亨斯洛。

在整个的三年半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及巴西热带雨林、里约热内卢、马尔多纳多、萨尔瓦多、布宜诺斯艾利斯、圣菲、巴塔哥尼亚、火地岛、智利和秘鲁等地,对南美洲的地质结构、生物种类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考察的时间最长。在考察实践中,达尔文开始有经验起来,每初到一地他都虚心向当地居民请教。他曾亲眼见到一种黄蜂巧妙地把一只蜘蛛蜇得半死不活,然后把卵产在它的身体里,让这个蜘蛛成为孵化出来的幼蜂的食物来源;有两种根本不怕人的鸟,甚至可以用地质锤来打它们,这两种鸟就是管鼻鹱和燕鸥;腿上长有吸盘的雨蛙,能牢牢吸在玻璃上,就是跟地面垂直,雨蛙也不会掉下来;此外,他还善于观察那些荒凉的岛上的土著居民,以及黑人儿童或混血儿童的智力和很爱穿戴、生性愉快的黑人姑娘。在一个名叫彭塔阿尔塔的地方,他用鹤嘴锄挖掘那些埋藏在一片沙砾和淤泥之中的一些古老的骨头,出土了一大批科学上未知的久已绝迹的古生物化石:犰狳、巨树獭。一只样子像河马的箭齿兽、一头早已灭绝的南美象和其他一些动物。那时他就意识到,当时美洲“到处都是巨大的怪兽”。达尔文坚信,貘、树獭、犰狳以及南美野生羊驼这些生活在南美洲的现代动物,都源于同一种古代巨兽。达尔文开始思考“生活在同一大陆,已经绝迹的生物和仍在存活的生物之间的绝妙关系”。赖尔的地质渐变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确实帮助达尔文解决了许多难题,可是对赖尔坚持的物种不变的观点,他却渐渐产生了怀疑。他所观察到的大量事实,是物种不变的理论没法解释的。因此,他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难道物种真是按照上帝创造的数目不增不减、千古不变的吗?在最后这个重大的问题上,思想进发出了闪光的火花。所有的这一切,他统统写进了他的观察日志里面,成为日后巨著《物种起源》的宝贵材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达尔文 -- 简介
达尔文的故事
最熟悉的陌生人: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究竟是什么?
100位世界名人(63)——达尔文
从进化论到 创化论
科学松鼠会 ? 进化论征文获奖文章共赏析(二):人与“神”的战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