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科幻作品的孵化谈科幻创作》讲座学员感想

为了进一步扶持校园科幻作家成长、壮大高校科幻作家队伍、培养优秀校园科幻作家,促进更多优秀科幻作品的产生,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八光分文化、高校科幻平台、腾讯科普、科幻空间联合承办,新华网客户端提供独家直播的星火学院第二期科幻创作培训工程第8讲“从科幻作品的孵化谈科幻创作”培训于2021年6月20日成功举办。以下是本次课程集中培训的学员感想。

谭淞元对于科幻作品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其内核,具有鲜明富有科幻特色的同时还需要保证读者能够接受世界观的铺展,才能使得一部作品被读者喜爱。持续推动作品前进的动力也在这里,使得一部作品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发光发热,而不是一开始设计所谓宏大的世界观,而使得故事变得晦涩难懂。
刘力谋小说的“故事性”和“价值溢出性”是本次讲座强调的两点。如果能在创作中考虑到作品的潜力,对于作者来说无疑是受用的。作为一种思考角度,站在商业和流行的立场上为作品构思提供方向,也是需要练习的。
王文涛一个好的故事的体现可以在流量数据,书的畅销程度上,但作为一个新手来说,这些都比较难以拥有,所以更应该注重如何创造一个好的故事,而好的故事是可以吸引到更多的读者,受众更广,得到更多的需要。这这过程中就需要作者慢慢把弱需要转变为强需要
宋骋骏科幻作品的孵化与作者本身创作科幻小说并不完全重合,因为小说改编成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需要额外的要素,例如剧情逻辑的合理和完整,人物搭建好的合理关系和饱满形象等等。商业化的创作往往不是作者一人的事,而是协调编辑、读者等诸多关系的产物。
宋城薇很惊喜这一次看到科幻文学孵化相关的内容,一直有在关注国内影视包括游戏各种领域的科幻改编作品,感觉是一个从为爱发电到了产业开始有好向上的势头的感觉。老师说到了撞梗这个问题,让人想到《流浪地球》的父子情就被质疑过和《星际穿越》父女情雷同,但爱是永恒的主题,永远不会过时也不存在抄袭一说,好梗不怕多用。觉得从事科幻写作的作者多了解一些孵化方面的事,也就能有更多的主动权。
黄静梅今天的直播是由2016年度书业优秀策划人奖得主、科幻图书品牌“科幻志”联合创始人、每天读点故事科幻主编王俊一老师与我们做的分享,他与我们讨论了科幻作品的孵化与科幻创作的关系:什么样的科幻作品有利于后续的孵化、常见的孵化途径有哪些、我们怎么根据孵化要求进行更好的作品创作。在星火学院学习科幻的这几个月,我在各个老师身上感受到了不同的魅力,学到了科幻创作该从何处得到灵感,用心观察日常的生活,开点脑洞孕育故事,再用心孵化出自己的心中渴望与期待的故事,让科幻走到更多人的面前,开枝散叶。
刘卓颖产品转化对于科幻创作同样需要结合行业市场,需求进行思考。用爱发电很伟大,当用热爱的事物去输出并作为生存支撑时适当多从物质化考虑也并不是什么耻辱的事情。从本节课中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对科幻作品的市场需求有了一个简要了解,有一点此前没有想到的是科幻言情的市场并不小。
陈鹏飞本期的主题是从科幻作品的孵化谈科幻创作。与之前的专注于作者视角的讲座不同,这一次以科幻作品的改编和孵化一方的角度探讨作为作品的原作者所要注意的事项。这次讲座中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关于“什么是传统意义上的好故事及其在科幻孵化者与读者角度的重要性”这一命题的探讨。在实际创作中,我本人往往过于侧重作品的科学性、点子的新颖性和故事潜在的逻辑性,而忽视了人物的刻画与弧光,与能使读者共情的情感表达,以及简明易懂的通俗性。这是我以后进行科幻方面的创作中需要注意的。
左左薇拉通过这次直播学习,我对科幻作品的孵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如对于孵化作品的评判指标:人物关系搭建合理,可改编性强,人物有弧光,能和读者产生情感共鸣,话题性、普适性,吸引人的世界观设定,本身的影响力等。
柯昊纯今天王俊一老师从编辑和市场的角度向我们介绍了科幻小说的孵化过程。诸如编辑眼中的好故事的几条标准、科幻的春天究竟会怎样到来、科幻写作时应该从市场的角度考虑一些什么、科幻作品孵化的几种模式等,都为我打开了一扇窗,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当然,王老师对我们的建议,即“多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一直以来想要达到的状态,这点我和老师算是不谋而合吧。
昝智康王老师经验丰富,介绍的是与小说后续开发与孵化相关的实用的知识。人物关系搭建要合理且容易改编。文章要真情实感且有爽点 即有价值观。文章的价值非常影响它的孵化。我个人get到的点有:作品影响被投资的概率的因素有很多,投资者会看篇幅,主题,人物等。如果稍稍功利,这些都要考虑。投资者与创作者缺少沟通,尤其是科幻领域,作者认为不错的作品,投资者可能不喜欢,作者认为普普通通的作品,投资者也许觉得非常好,非常合适。就比如影视化改变这一块儿,科幻因素在一部电影中,也许只占一小部分,但在科幻刚刚兴起的现在,我们要有一点宽容。初“写”者要大胆地写,多去参加比赛,这就是我想要做的。
杨程本次直播课题很贴合于现代科幻的发展需求,我觉得王俊一老师的这场直播讲的非常好。他深入分析了当今科幻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科幻作品孵化为科幻电影/电视剧或其他艺术类型产品的一个过程。分析了许多的问题,例如,作为影视公司的第三方如何去选择好的作品,什么样的作品符合第三方公司的改编需求等,特别是《流浪地球》电影票房获得成功以后,中国科幻电影正式登上了舞台,这会吸引更多的第三方公司去投资改编科幻小说,未来必将会有超越《流浪地球》的科幻电影诞生,中国科幻也不能只靠刘慈欣和郝景芳两个人在世界舞台上争光。兴许我们之中就有人会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
汪欣宇今天的课程是王俊一老师的《从科幻作品的孵化谈科幻创作》。我认为科幻作品的“孵化”这个角度,其实就是科幻作品面向市场的角度。编辑和文字机构总是在促成作者和第三方平台的会谈,但总是容易失败。所以老师认为有必要向大家讲讲他的个人经验。除了本身要是好故事以外,第三方平台看重的是文字作品的价值溢出性,也就是是否适合改编和扩展成IP。第三方通常喜欢这样的故事:人物关系合理、人物有弧光,适合改编,能让读者有充分情感共鸣,有话题性而且是长效的话题性。部分游戏动漫公司比较看重设定和世界观。中国科幻虽然迎来了《三体》和《流浪地球》,但是还不够,中国科幻的春天依然没有到来,需要各种科幻作品及衍生产物的努力。我们需要包容“标签”科幻、泛科幻,比如言情科幻与脑洞类,鼓励中国科幻尽可能地迈出步伐,而不只是指望突出的作品。反映现实、讽刺现实、近未来题材的脑洞科幻是很受欢迎的,而第三方平台会通过作者知名度和篇幅来考量传统科幻。如果我们把科幻作品视为一种产品的话,把故事写完只是这个产品产出的一部分。我们要把自己作品中的市场“弱需求”改造成“强需求”,并且在自己的“创作冷静期”过后重新审视作品。产品是需要包装和运营的,做完上面的“包装”,我们还需要“运营”,也就是积极投稿。即使失败,也是收获,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他人的优秀作品是如何获奖/过稿的,也能从退稿信中学到许多。“多看,多听,多想”,这是写作的六字真言。当然,还要多写。目前除了第三方和作者编辑方的版权合作,第三方的买断机制外,还有为降低各方风险而被采用的作者参与编剧、第三方试制作等机制。课程的最后,老师向科幻圈写手送上了祝福,希望大家的坚持都有所收获。
甘建业写科幻也是在写故事,选好主题,写出好的故事,吸引人,再完成故事还只是第一步,后面还需要对作品进行包装和经营才能真正走出出版的一步。关于出版和流程也使我获益匪浅,希望以后也会有更多的作品给大家看到。
徐文翔从中间商的角度,科幻作者与科幻产业总有差距,好的科幻文学性强却不一定能有一个好的发展,主要看是否容易改编成影视游戏等等。但归根结底,好故事加情感共鸣竞争更有利,后续开发更有空间。许多科幻立项只是利用科幻的标签,作者的眼光要更包容。了解市场和产业生态,努力写作,努力投稿,希望能有更大的发展和收获。
牛晨爽今天的直播是写作科幻的人面临的很实际的问题的解读,也得到了很多以前没有得到的间接,明白从科幻传播的其他工作者的角度看问题,但仍然自己心中会想到一些难解的,无法被接受的的议题和写法,以及要不要弃之而去的责任,我们对什么是好的科幻都有自己的理解,但为人所接受的却有共同的特征和路径
李安宁如果真的想要将科幻作品产业化发展,首先就是要了解当下科幻的大环境,了事科学前沿动态,以及社会新闻论点能够给大家讲述一个好的故事自圆其说,也要有一些深刻的科学科幻内涵提高阅读的丰富性。同时也要掌握堵着的情感世界,能够与大家产生情感上的共通点。其次就是要了解编辑和出版方,懂得一定的包装运营,而不是存粹的写写文章,容易陷入闭门造车的困境。
宋子成之前写文的时候知道自己喜欢自嗨,所以也经常提醒自己从读者角度看文章,但是这个“读者”经常被默认为有闲的乐子人本科生,并没有跳出自己熟悉的视角从杂志,出版或者商业角度看问题。以后写想投稿的文章会考虑社会价值等问题,会摸索调控这个自己不熟悉的指标的方法,要学会用编辑视角系统分析自己的文章缺少什么内容,要考虑文章受众群体的数量,如果写了个只有小圈子中的小圈子才知道的梗,那无疑达不到效果,自然也会被面向大众的把关者否决,科幻题材的读者受众虽然谈不上很多但是也不少,自嗨到大部分科幻人都不理解的文章无疑不行。今天对出版、孵化、改编的生态和流程有了更多了解,不过还是要把目标放回上刊先。
段棋华如果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以影视化改编为目的,那在作品创作时就需要站在需求方、站在市场、站在观众的角度对自己的作品多加审视:故事有没有写完?人物是否完整、关系是否合理?能不能满足读者/观众的情感需求?想明白、写明白这几个问题,就大胆地尝试去投稿,修改自己的稿子的同时学习他人的闪光点。
沈子畅关于科幻作品的孵化,我觉得其中最有问题的一环是资方的想当然。想当然认为观众会买单的作品观众并不买单,同时好作品却长期无人问津或者过于草率地改编。网络文学中有些优秀的轻度科幻(奇幻)作品,粉丝也极其众多,改编的时候不想着发挥作品的优势,却在“感情戏”“搞笑”“广告插入”上颇费心思,甚至挤占了原文的伏笔情节,事后却来疑惑为何成不了爆款,为何作者拿不出接地气的好作品,实在滑天下之大稽。
王天骄今天听了俊一老师讲课还是很有感触的,因为老师提出了一个点,就是把自己经历过的,自己看到的,甚至是自己家庭中发生的小事情写下来,他们都是有意义的,只不过他们的编排方式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这跟大学创意写作里的那个自我发掘论是完全吻合的。当我们知道自我发觉论这个东西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相信我们身上也是潜藏着作为作家的潜质的,我们也可以成为作家,可以写我们想写的东西。只不过我们面临一些或者是来自心理层面的,或者是来自外界的或者是个人技巧、写作能力方面的问题,这些阻碍其实是可以克服的,只不过我们需要向他人求助,或者是及时自己去解决他们,课程中俊一老师也提到了这一点。
王璎珞老师说的确实是很现实的问题,但也正说明了人自己和在社会中能做到的事有几何呀!要从需求方的方面去思考,对于一些作者来说好像会有点失去写作等我纯粹性,我个人则是因为是按照爱好去做所以会懒得去想,但是这确实是多方面思考的一个需求之一。让自己的作品,让这一类作品能更多地被人们所知道,或者更远一点——先走入寻常百姓家,然后进行提纯,逐渐改变市场和读者们的欣赏水平,大概也是可以做到的吧!这个想的有点远了,需要一整个群体一起努力。老师说的这些还是很有价值的知识,我会继续思考。
陈凯誉听课感触蛮大的。自己从初中就开始攒一些奇奇怪怪的点子,往小本子上面记,现在手机备忘录里面也攒了好多。但感觉自己因为这些点子的原因,就过于注重设定和背景以及一些科幻细节,反而导致故事本身没能认真打磨。今天这节课真的收获巨大,也提醒了我,真的非常感谢俊一老师!

星火学院第二期科幻创作培训工程是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八光分文化、高校科幻平台、腾讯科普、科幻空间联合承办,新华网客户端提供独家直播平台,旨在通过培训培养优秀青年科幻作家,促进更多优秀科幻作品的产生。

责任编辑:赵文杰


少侠且慢,点个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与读者对话:科幻作品的创作,需要重视超现实
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窍门在于,从平凡设定中讲出最让人震撼的故事
科幻作家陈楸帆教你如何脑洞大开
网络小说创作指导
星云奖得主陈楸帆:回答完这九个问题,写不出一篇科幻小说都难!
美国恐怖小说《手机》评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