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是人写不好书法,而是书法越来越没有规矩了!

文/王二小

不是人写不好书法,而是书法越来越没有规矩了!那么为什么说“书法越来越没规矩了”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文章。


“书法”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特别是在过去,似乎书法就是文人的必修课。但是到了今天的科技时代,“书法”这个词汇人们开始陌生了。所有文字性的东西电脑和打印机就能完成,不需要用毛笔一个字一个字的写了。不可否认这是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使得书法从实用型走向艺术欣赏型。并不是说社会进步不好,而是一件东西被另一件东西代替后,原先的这件东西就需要改变,就需要转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小时候我们都是骑自行车,没过多久摩托车出来了,当摩托车大面积普及后,自行车转型做了电动车。或许你会觉得这个例子不恰当,但这确实是现实存在的。那么这就能说明“书法没有规矩”了吗?我觉得导致书法越来越没有规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历史的原因

书法到了汉代,隶书是主流,也是法度森严的时代。这个时代人们为了便捷,在民间也出现了草隶,但是公文类依旧还是隶书。往下发展真书(楷书)、行书、草书慢慢形成了,到了两晋时代,书法进入了一次高潮,特别是东晋,这应该和当时的文化环境有关,文人推崇自由加上思想的解放,更多的文人追求的是书法“韵味”,尤其是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现代派,将书法推向了历史难以逾越的高度。

书法到了唐代,又是书法的一次高峰,更是把书法规范化了,尤其是真书,康有为说“唐人尚法”就是这个意思,可以说唐人书法法度最严格。书法到了宋代,似乎“法”开始走下坡路,宋人不像唐代人书法那么严格了。现在我们翻开《书法史》和那时留下的碑帖,似乎宋代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楷书了,更多的是行楷,这也是宋代书法“尚意”的真实写照。

书法到了元明,真正开始走向“法度解放”时代,元代似乎还好一些,还有赵孟頫、康里子山、鲜于枢等传统书法家在传承,而明代真的是大解放。明代出现了很多个性极强的书法家,如祝允明、黄道周、徐渭,还有明末清初的王铎、傅山等等。到了清代,更加如此!明清人似乎追求的是“韵、法、意”之外的东西了,推崇自己的个性更多一些。唯一庆幸的是这个时代还有馆阁体的约束,不至于像现代这样“自由”。

书法到了今天,所有创作者都是为了展览、比赛准备作品。今天不但有个性还要突出的是展厅效应、视觉冲击。今天的书法没有了约束,反而越来越没有了规矩。

2.现实生活的原因

时代的进步,艺术创作的自由,也就不存在监管了。虽然有这协会那组织,但是这些部门似乎都不是为了书法传承和发展,更多的是考虑自己在这个组织里能担任什么职务,是副主席还是理事,因为职务的高低决定其作品的价格。或许是现实生活的原因,所有人的认知都是“钱”导致的,监管不监管也无关紧要了。不要觉得肤浅,当今社会人的欲望已是深不可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现实。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自古不变的法则。有人情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多么可怕。同学聚会时,为啥喝酒不先敬你?你自己还没数吗?这就是现实社会。书法家也是人,也需要养家糊口,没有钱啥玩意都是扯淡。

3.审美缺失的原因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历史上,英国人搞了工业革命,成了日不落帝国;今天,美国人横行世界,军事和经济都搞得不错;而中国,这些方面不能和他们比,我们拿得出手的是——艺术。当然,不是今天那些拾人牙慧、无病呻吟的当代艺术。

好多国家的博物馆里,都珍藏着中国古代的艺术品,名画、瓷瓶、石刻,但是今天很多国人也只是知道它们值钱罢了,并不会欣赏。不仅是没上过几天学的人,就是读了很多年书,读到研究生,留过洋的人,也还是大多数不会欣赏……今天的收藏市场很火热,可是这些参与其中的人,多数是为了钱,而不是为艺术。很多人,即使家里藏了不少好东西,也完全不懂这些东西美在哪里。

综上所述,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本文系【二小书法】原创,转载必究!

二小书法  | 只说实话的自媒体

公众号名称:二小书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书法有这些基本的“规矩”,你都了解吗?
北宋书法的“两派”之争及所带来的影响分析
文征明 行草书《昨来叨厕帖》
写书法,是应该遵循法度守规矩,还是应该自由挥洒,不拘一格?
有人写了几十年毛笔字还是不行,为什么?原因不外乎这几种
掌握好书法技巧,毛笔字就能写的很好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