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吟梦者自述

上篇 抚卷伏案勤笔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亲历十年文革劫波洗礼的老三届知识青年,在我度过的那些高蹈虚空、兴无灭资,转而崇物拜金,浮躁唯利的大半生岁月里。我时常会扪心自问,这是我毕生孜孜寻求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吗?当初我们热血沸腾地奔着一个空洞虚幻的革命目标,只争朝夕地在一个废墟上建立起自己的青春噩梦。如今,阴霾早逝、河清海晏。虽然有人奋力打拼并获取所谓的财富自由,过上丰衣足食的富裕生活。但鲜有人经历思想浴火淬炼而能获得精神独立,思想自由的权利和尊严。这是既定的现实,可谓家国隐忧,悲悯似水,令人无法回避。面对这残缺怪异的时代境遇,我的选择是义无反顾地坚持我特立独行的思考和写作。

  毋庸讳言,我信奉的人生价值观念是待人处世宽容大度、不计名利,但撰文却鞭辟入里,直抒胸臆。平时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静享古今中外文史鉴赏之美,从中领略几许历史启迪和人生感悟。无论时移境迁,世风日下,都要内修文德,外察民心。时时仰望星空,脚踩大地,埋首书斋,笔耕不辍。这是我平生秉持的通达时势、注重践行的责任担当和求仁求义的浩然正气。

  阅读和写作是一个人的战争,没有硝烟,没有指令。既然你已披挂出征,就要顽强地战斗下去。即使头破血流、肝脑涂地,也决不放弃。令人欣慰的是:经年累月的抚卷伏案,厚积薄发的求学成富,并凭借自身的审美直觉和灵魂质地,我倔强地与激进喧嚣的时代氛围保持距离,固守一介书生秉性和学术良知。在我亲身经历的不同历史时段,潜心创作了三百余首古典诗词以及近二十年迁居南京以来写作的短章杂文、阅世笔记和文史随笔计二百余篇。其中部分文稿已刊辑成书。拙著面世,虽空言喋喋,无补时艰,也聊慰我平生青云不坠之志矣。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些零零星星的文字记录了转瞬即逝的过往和我对未来的憧憬。这些文字又都是我个性化的感受方式和思维逻辑,即都是对美的追求和人的解放。可谓苦心孤诣,寄托遥深,微言大义,感慨良多。当然,我的著作没有多少读者,但敝帚自珍,我倍感珍惜。因为它见证了我毕生追求真理和光明的进取精神以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美好愿景。我愿长久地守护着它,直至生命的终点。

  环视周遭,依然是那么喧嚣和躁动不安。当然这和我没有关系。有一本好书,萌生一个妙思,就可以坐在书桌前,安静地欢度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在阅读与写作中,寻觅过往的记忆,探究未来的希冀。它维系着我年迈衰弱的生命。行文至此,我坦诚地告知我的家人和关注我写作的朋友们:写作是我的信仰,阅读是我的祈祷,写作是我的梦想,我的救赎,我生命中的上帝!

下篇 孺子情殷满乾坤

  我出身江南望族宜兴溪隐镇徐氏宗祠后裔。史载高祖徐溥,于明

代景泰五年中进士及第,官至弘治朝内阁首辅大臣。据传为人性情凝

重有度、安静守成。身后有《谦斋文存》四卷存世。嗣后徐氏宗室鸿

学渊博,代有俊才辈出。

  大梦谁先觉,荣辱唯自知。作为徐氏书香世家的后人,承家学绪余,我弱冠求学时即文史并进,博览无涯。兹因深受史学浸染,虽生长在文革乱世,却偏偏情系传统,于古代诗词文赋中觅得诸多精神资源。年届不惑后复沉浸于近代思想史研究。由于置身社会文明与阴暗的激烈颠簸之间,怀揣历史正义和探究历史真相的不灭梦境,促使我这个平时不关注现实政治的人,却受到高度政治化社会环境的拷问。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大行批判之风时,我被作为另类异议分子受到批判。直到多年以后经受了人世的几多炎凉,几多无常,我决然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诉求,淡泊明志,以一介布衣书生自誉。唯求在治学之途中守护历史正义,坚持独立的理性思考,遵循逻辑,尊重常识,从而抵达日臻圆融自由之境。

  从文革到改革,半个多世纪转瞬即逝。回顾青年时代饱尝人间冷暖,阅尽世态白眼的人生遭际,虽已时过境迁,我仍视为生活给予我的馈赠。直至年逾花甲,我和眷侣两人携手迁居风光秀美的莫愁湖畔安度晚年。在名家辈出的金陵文坛,陋室吟梦居只是一隅凡俗清寒之所。但我蛰居于此,诗情不坠,博雅处世,赤子之心,忠之道,时时萦绕在怀。

  当今社会不少人在看尽事态炎凉后,要么变得欺世盗名,要么玩

世不恭,要么消沉厌世。以此观照,我此生可说度尽人世风雨沧桑:

青年贾祸于文革,中年颠沛于工矿商场,晚年才安静埋首于书斋,

撰写我的人文随笔。一生并不太平顺遂,然而我在万般滋味都尝尽后,尚能怀有温润之心境,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爱心过滤人世的硝烟,萃取人性的温良和善意,随时随地带着历史文化的体温和余辉,穿越社会现实生活与物欲的迷沼,写下一篇又一篇随笔,出版一本又一本文集,以此来回馈我挚爱的世界和喜爱我文字的读者。

  我自小体弱多病,家境贫寒。但早年的坎坷经历和好学深思,造

就了我对中国古典文学、近代历史以及古代文物鉴赏的独到见识和眼

光。但有趣的是我对上述专业的爱好,尤其是文物考古,虽专注痴情,却从不贪恋,且能以远世的心态面对诸多的美物宝藏。此可谓情殷满乾坤,常存谦卑心。看得清,拿得起,放得下,将对世事万物的满腔悲悯溶化为一颗平常心的底色。我始终认为人世间的珍稀宝物,良辰美景都是过眼烟云,可遇而不可求,唯爱永驻人间,美如果不被尘世遮掩,则心满意足矣。

O二一年十月下旬

徐明明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随笔:但愿
《那三届--77、78、79级大学生的中国记忆》新书发布会即将在京举行
难忘师恩(中)
[随笔]岁月静好,人世静好 - 沉香幽碧的角落 - 西祠胡同
【心情随笔- 人世多紛擾,靜心才分曉】
柳七公子:烟花易冷,人世易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