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下塘老街

2014年6月22日北京时间15点20分,从遥远的卡塔尔传来喜讯:中国申报的大运河项目通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高兴得彻夜未眠。因为我很荣幸,老家就住在清名桥水弄堂旁的南长街,这是一条与古运河平行绵延10里长的千年老街。街两边民居,仍保持江南水乡的民居风格,粉墙、青瓦、坡顶、风火山墙、吊楼……形成高低错落、白墙黑瓦、鳞次栉比的立面景观。我喜欢前门逛街上桥,后门洗涤下船,喜欢车在长街跑、船在河里行的明清老屋,喜欢“上塘十里尽开市,下塘十里尽烧窑”的繁荣景象。

解放前,无锡是全国闻名的丝业中心,又称“丝码头”。在我居住的南长街丝厂林立,有鼎昌、振元和永泰等,而河对岸的南下塘,北起跨塘桥,南到清名桥,全长仅1003米,在这狭长的古街上,也有振艺、九余和泰昌等4家丝厂。古运河两岸虽丝厂林立,却没有桥可通行。缫丝女工上下班,要么绕道清名桥或者跨塘桥过河,要么就在下牌褛前面的南码头挤摆渡船。两岸的缫丝女工都是听拉“头回声”“二回声”的汽笛,起早摸黑上下班。到了每年的黄梅雨季,古运河水涨流急,常有女工因船小人多而被挤入河中的事故,甚至溺水身亡。特别是有一天,一名振艺厂的怀孕女工落水身亡,引起了大家无比的愤怒。实业家许稻荪在大家一致声讨中,终于同意丝业公会提出的集资造桥要求,费用在“永锡堂”积善金中拨付,并得到民族工商业巨子荣德生先生主持的公益组织——百桥公司、“千桥会”的善款支持。1930年4月,一座长33米、宽6米的混凝土桥梁竣工通行。时逢荣德生在荣巷建成大公图书馆,所以就把这座桥命名为大公桥。

大公桥(朱晓光  摄)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了大公桥,我们居住在南长街的居民到南下塘就方便了。坐落在南下塘大公桥东堍的“书码头”,前身是建于上世纪40年代的和平书场,据说当时的主人为了呼吁和平而命名。上世纪60年代,大公桥旁的客运码头取消后、原来的码头候船室经扩建后,成为可容纳200多人的和平书场。这里曾以“江南第一书码头”著称。妻子是评弹迷,小时候,假日里总是跟着她父亲到书场听书。走进门,先拿块热毛巾擦擦手,抹抹脸,然后找个地方坐下。台上的说书先生拍着醒木,—把扇子可以当刀枪,一块手帕可以当书信,说得绘声绘色抑扬顿挫。我妻子坐在台下,嗑着从小贩子手中买来的瓜子看,听得津津有味。我妻子还记得张如君、刘韵若弹唱的《描金凤》,陈希安、邢缨弹唱的《珍珠塔》。当时,书场座无虚席,场场客满。今天,书码头仍以低廉的票价优惠书迷。我妻子对南下塘印象最深的是一家过阿二馄饨店。小时候她母亲常带她走过大公桥去吃馄饨,她常常夸奖说:“那里的馄饨、小笼馒头完全可以和王兴记媲美。”

南门下塘(1959年 摄)

平时,我喜欢走过大公桥,到南下塘走走逛逛。我感到这是块风水宝地。南下塘出了许多名人。早在明代中叶,无锡流传这样一首民谣:“安国、邹望、华麟祥,金银日夜用斗量。”其中华麟祥就世居南下塘铁树岸边铁柱桥(现名铁树桥)。南下塘始于宋代的古驿道,铁树岸是连通古运河的幽深小巷,1463年华麟祥出生在这里。其父华栋,字良用,号坦庵,邑贡生。宋代有一朝廷官员,人叫秦显官,在华栋的祖屋旁建庄园,明目张胆侵占了华家五尺地。但华栋迫于官势,敢怒不敢言,一直忍声吞气。过了很多年以后,秦显官去世,庄园废弃,由秦显官管家龚釜居住。这时,华栋已60多岁,憋在肚里的那股冤气,终于控制不住了,诉诸官府,状告龚釜,要求归还五尺祖地。因华栋有理有据,终于胜诉,夺回了五尺地。华栋立即立碑为记,在此建造住宅,挖地基时,发现了110只铁瓮,里面装满了金银财宝,原来是秦家庄园的镇宅之金,可惜名为管家的龚釜并不知此事。华栋去世后,次子华麟祥虽是邑诸生,但屡试不中,便放弃仕途,用这些金银财宝潜心经营田地与商贸,没几年便富甲全乡。华麟祥与胶山安国、新安邹望均列入全国富豪榜行列。华氏为此把铁柱桥改名为铁树桥,寓意代代相传。

华麟祥念念不忘父恩,华栋卒,华麟祥将父葬于九里泾杨名阡,并为自己预置寿穴于华栋墓之前侧,请江南才子文徵明撰写阡碑置于墓道旁,碑文519字。华麟祥深知有“才”比有“财”更重要的道理,为此要求儿子华云奋发读书,拜著名文学家、书画家邵宝为师。华云不负父亲期望,嘉靖二十年,华云进士及第,担任要职。他为其父请封,得“浙江省布政司都事”之散衔;并为已故祖父华栋请封,获赠“锦衣卫指挥佥事”封号。第二年,华麟祥卒,华云请74岁高龄的文徵明撰写墓志铭,全文1079字。1953年平整土地时,墓被毁。当时,无锡对文物还未足够重视,此铭被苏州文管部门取去,现存苏州博物馆。

南下塘5号、7号处是明代进士龚勉的旧居。龚勉少年时家道中落,17岁考上秀才,虽刻苦攻读,但十多年间屡试不中。久病的父亲去世后,因丧葬欠下一身债务,只能清贫度日。古时候,有在农历大年夜结清债务的规矩,传说某年除夕,龚勉以赏梅花为名,躲债去了东门外的“绿萝庵”,并在内题写了一首打油诗:“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今朝大年三十夜,绿萝庵里看梅花。”后来这最后一句,成为无锡特有的谚语,意思就是躲债,也常被人们用来教育子女,说龚勉虽然穷到这种程度,但不坠青云之志。后来龚勉29岁中举,33岁考中进士,官至浙江右布政使。龚勉擅诗文,传世作品有《尚有堂集》《倭情考》等。

清名桥东堍小店(1959年摄)

南下塘这块宝地,不仅在古代人才辈出,在现代也是人才济济。乒乓球世界冠军蔡振华,就出生在南下塘泗仓厅弄,是喝古运河水长大的无锡人。蔡振华9岁进入花园弄小学,球艺进步很快。蔡振华荣升中国体育总局副局长后,仍念念不忘母校、不忘恩师,每次到无锡总要到母校看看恩师。

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市政建设的需要,古运河两侧进行改造,修旧如旧,有机更新。沿河两侧修建了粉墙黛瓦、花格木窗的仿古建筑群,重现明清老街风貌。今天,南下塘已成为无锡城区为数不多的古街。街面最窄处——大码头弄、花园弄段仅两米,过去两辆黄包车交会,要相互避让,方能擦肩而过。现在南下塘对岸的南长街(南上塘)已逐步拓展。如今南下塘依然原汁原味保持昔日安宁古朴的风貌。

今天,我虽搬离了南长街祖屋,但我的心仍怀念着南长街和南下塘。好久未到南下塘,南下塘街面仍旧保持昔日那样狭窄,仍旧是石板路,但也有了显著的变化,石板路下面开挖了1米多宽1米深的长沟,里面铺设了自来水、污水、天然气管道。埋设有电力、电视、电话线。管道上面盖上石板,既美观又实用,改善了原住民的生活条件。石板路两旁的房屋仍是旧的,对那些历史久远的房屋,都在明显的地方贴上一块方形大理石,上面刻了“历史建筑”的字样。现今的南下塘还汇集了众多老字号商铺。我从跨塘桥牌坊进去,经过庙桥,抬头看见无锡著名的“王兴记馄饨店”老字号招牌,里面坐满了吃客,生意红火。朝前面走,是“王裕兴肉庄”、扬州“谢馥春”和“世泰盛”“忆秦园小笼包”“真正陆稿荐”等,游客似能在这里带走无锡的所有特产。但我们搞商业,也切切不可丢掉文化牌。我觉得古镇要“文化惠民”,要组织业余文艺积极分子,免费为游客们表演短小精悍的民乐、戏曲、评弹等文艺节目,由此提升古镇的文化氛围。这样,我们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一定可以和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苏州观前街媲美。

文章来源:《无锡古运河研究》(2015年第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锡初夏漫步古运河畔
[转载]无锡古运河:阳光灿烂,漫步南长街清名桥
【无锡】江南水弄堂
【 无锡 · 南下塘老街】
千年历史的无锡水弄堂、古运河
无锡南长街漫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