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评价

经过对调研材料的细致整合和研究,2015年5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编写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调查报告。其中,对杜郎口中学的基础教育改革和自主教育模式给予了这样的评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评价结语部分)


课堂转型是一种文化变革,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杜郎口中学从改革初期的“让学生动起来”,到改革攻坚阶段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直到现在日臻成熟的“336自主学习模式”,真正从本原上回答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习,老师之职责是什么,应该有什么样的课堂模式、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什么样的教师队伍等根本性的问题。

通过对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观察不难看出,所谓“自主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影响,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机制,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教育过程,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成为积极主动且全面发展的人。“自主教育”的实质在于力图把教育的目标、任务转化为学生主体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的自觉要求和自觉能动的活动,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修养、自主学习、自觉锻炼、自我鉴赏、自我管理,形成自我教育的力量,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统一。

    “自主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学生个体的“自主性”,即自觉性、独立性、能动性和自律性等四个品质,它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也是“自我教育”的“动力”和“能力”因素的有机统一。“自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途径,它要求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水平上充分调动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运用“自我教育”的力量。

学生个体“自主性”品质的发展,意味着他能根据教育的要求选择,确定目标,拟定活动计划,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养成了不依赖、不依顺他人、独立正确的选择目标、执行自己计划的意识和习惯,以及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态度;富有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完成自己的计划而作出不懈的努力的毅力和热情,以及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并能通过自我监督,自我评价来协调外部的教育要求与自己的目标、活动的关系,使自己的动机与行为连贯一致。有了这样的品质,就能保证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参与,并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而实际上,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的范围和程度是随着他“自主性”品质的发展而逐渐扩大相增长的。(徐一多,1993

杜郎口中学自主教育模式打破了现行的教育学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规范性要求,冲破了重重阻力,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正如有人评价:杜郎口中学是在中国的乡村里,写出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教育学。虽然是本土化的教育学,但与现代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通过杜郎口中学自主教育模式的传统教育向自主教育的转型让我们可以意识:1.“三中心”(教师中心、教科书中心、课堂中心)的教学情景,至今在我国大多数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但在欧美各个国家正在进入博物馆。课堂“灌输式教学”的时代终结了。2.自主学习远比“灌输式教学”更有效率。教师的责任不是教科书的处理,而在于实现课堂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亦即追求每一个学生学习经验的效率。3.校长是学校改革的核心。不管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还是陶行知的”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校长之学校,犹如灵魂之于躯体。只有高素质的校长才能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办出高水平的现代化学校。4.创新意识的重要性。336自主学习模式”起于田野的草根原创,这种模式没有从深奥的理论出发,而是从最现实的实际出发,却创造了最简单又最深奥、最单纯又最复杂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思想。5.相信学生的理念和勇气。当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大胆地、充满自信地表达着自己的时候,传统的课堂却死气沉沉,这与传统的教育理念有关,因为不敢相信学生的能力,所以老师没有勇气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又因为还存在着教师至上的传统观念,所以老师还是在课堂上独霸着讲台。相信学生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勇气。

诚然,杜郎口中学课程改革的过程,可谓是一次彻底的教学革命。一方面,既然是革命,那么自然会引起社会各界褒贬不一的评价与认识。另一方面,杜郎口中学课程改革固然存在着自身的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处在中国农村薄弱校语境下的杜郎口中学用教学实践成为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甚至是整个基础教育领域的先行者之一,并由此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自主教育模式的勇气及成就是不可磨灭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改“置之死地而后生”? 十年课改:改得怎样
杜郎口中学的高效课堂,不妨再看看吧
“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的价值、限度与共生(一)
杜郎口中學探索改革创新的历程与教益
杜郎口,你的后劲在哪里
李镇西:课堂教学改革必然要经过“观帖——临帖——破帖”三个阶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