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发之中是怎么回事?

               未发之中是怎么回事?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们往往把这段话简称:“未发之中,已发之和”。《论语》《传习录》中也多次论及。

   到底什么是未发之中?

   我们先来打个比方,车子在没发动之时,与发动之后,是有区别的,如果把车子比作人的心体,那么没有发动之时就是未发之中,喜怒哀乐显现为发动,只是,喜怒哀乐必须合乎其节,即合乎一定的理与度,才是已发之和。

   但是,要明白,车子是实物,而心体是虚灵。心体的虚灵,正是天理天道的本态,庄子叫它“无何有之乡”,是很恰当的。

                     


  请想,心是什么?有吗?有;有什么?什么也看不见;这种既存在而又看不见的状态,就是无何有之乡,我们不妨叫它“无无之有”。

   所以,未发之中,是心的本体,其实就是良知、本心,是无善无恶的,但它又知善知恶,所以,王阳明先生说,无善无恶心之体,知善知恶是良知。

   那么,未发与已发是什么关系?

   简单讲,是本体与功夫的关系,即体用关系。

   发动机发动做功,发动机是本体,所做功是用,体不离用,用不离体,体用一源。所以,已发与未发是阴阴一体的,已发是未发的已发,未发是已发的未发,只是一物。

   睡着了,连梦也不做,这个时候,心体是未发;醒来了,心体开始作业了,此为已发!

                   


   要做到未发之中到已发之和,中间没有破败,就当知行合一!

   好比泉水变为溪流,泉水之源头本自青山,干净明亮,由源而溪而江而河而海,中间如果没有污染,就会一直清澈明亮。人之心亦然!未发之中如泉源,本是清澈,已发之喜怒哀乐,只要本自良知,始终良知鉴照,不杂人欲,自会中和!

                   


    如何才不会偏离中和?

   简单讲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但是这只是个原则,具体如何作为,还得每个人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分析对待!但不管如何具体,有几点是可以明确的,一是良知自知,即本心的良知会知道所作所为的是非善恶,充当裁判员角色;二是良知是根据爱的原则来评判善恶的,凡是符合爱的就是善,否则就是恶;三是得根据具体社会文化因素来判别,如古代三妻四妾是天理,如今小三小四是人欲。

   中和是原则,具体如何才是中和,是变化的,具体如何应对,一句话,以不变之良知去应万变之情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心学:贯通 儒、释、道三家之精华
【传统文化】阳明心学(一百三十七)、 阳明心学(一百三十八)
太极阴阳、动静与良知未发、已发之间的关系|心学30
一个比喻说透功夫本体是一不是二,从功夫上说本体,从本体上说功夫有何不同?未扣时原是惊天动地,既扣时也只寂天寞地。一则诚,二则伪
知行录之二 传习录中
良知之道——阳明禅与儒学修道养静工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