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潘国本先生《冰心在壶》研讨会的信

汪政

南京市文联、南京市评协和高淳市作协再三邀请我参加潘国本先生《冰心在壶》的研讨会,其恳切超过了许多邀请者。等到我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一下子明白了他们为什么一定要三请四邀,这并不是我这个人有什么份量,恰恰相反,他们是怕我错过了潘国本先生,错过了《冰心在壶》这一本书。

我想,有许多人跟我会有相同的感觉,潘国本先生《代序》中的第一句话就把我们震到了,他说:“四十四岁开始,我逐渐有了把自己的感悟记录成文字的习惯。”古人说大器晚成,是不是就是说的这样一种状况?什么时候开始写作是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觉得是的。因为写作与人的年龄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仅关系到经验与积累,它同时关系到一个人的心态,一个人的表达方式。少年时候的文章,跟中年时候的文章、老年时候的文章是绝对不一样的,为什么经常有悔其少作的说法,又为什么经常有暮年变法的说法?都是这样的道理。

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潘国本先生到了人到中年的时候才开始写作,并逐渐形成这样的习惯。但是,当他在人到中年的时候才开始自己的文字之旅后,我们就可以想见,许多年轻时候热衷的问题现在已经不是问题,许多年轻时候想说的话现在也无兴致。不妨也可以这样说,潘国本先生的文字之旅其实也与常人一样,也是开始于他的少年时候,只不过这样的写作没有形诸文字,他在自己的心中一次次完成了自己的写作的蜕变,他在无形的写作当中不断地淘洗、筛选、删改和寻找,因此,《冰心在壶》虽然算不上是一本大书,但是却是潘国本先生的人生文字的精选本。

我们在潘国本先生的笔下,看到的大部分已经是归于平淡的话题,是一些在人生当中留下了深刻记忆的堪称生命坐标的人物、故事、场景和事物,更重要的,是潘国本先生的感悟。对生活、对人生,他不强作解人,更不过度阐释,他只是一个人在想,想自己的感悟,想那些其实看来都是一些寻常的道理,所以,《冰心在壶》是有思想的,也是有情感的,但是它又是平常的,朴素的,因此,它不是我们寻常已经腻味了的心灵鸡汤。

读《冰心在壶》我总想到郑板桥的那副名联中的一句,“删繁就简三秋树”。有些人写文章做的是加法,有些人写文章做的是减法,少年时候写文章基本上做的是加法,而人到中年之后就开始做减法,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对于潘国本先生来讲,按我前面的说法,他的加法是在无形之中的,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已经是一个减法后的结果了。不管是从总体上讲,还是对当下的写作具有针对性来说,我是提倡减法的。我们的文学并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我们的文化也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我们现在需要的恰恰是慢一点,少一点,精一点,简约一点,写真正值得写的,想真正值得想的。但是现在有些人做的恰恰相反,不断地在做加法,甚至于在做乘法,写作当中随处可见的是虚假,是膨胀,是虚高。加法和减法首先是针对内容的。减法意味着冷静,意味着平淡,意味着从繁杂中抽身出来,意味着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冷静地思考、打量那些过眼的云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把那些本质的、恒定的事物留在我们的记忆、情感和思想中,所谓水落而石出,说的就是这样的境界。

当然,减法肯定还是一种写作的方法和语言的风格。看《冰心在壶》就好像在听潘国本先生说法,如语家常,我手写我口。他行文绝不拿腔拿调,他很少用形容词,更少用冷癖的字词,因此形成了他平淡简约的文风,这在当下信息密集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在一个网络时代,在一个信息密集、更替频繁的情况下,要能够吸引眼球必得踵事增华,语不惊人死不休,即使一个小小的标题也大做文章,以致有了“标题党”的说法。如此说来,潘国本先生的这种减法对我们回到写作的初心,回到辞达而已的古风是有很好的启发意义的。

读了《冰心在壶》,写上这些话,作为我对研讨会的祝贺,也聊补我无法与会的缺憾。我依然觉得四十四岁开始写作确实是个话题,除了上面所说的,我还想补充一句,写作可以从任何时候开始。文学从来不嫌晚。

再次祝贺潘国本先生,愿他在减法中写出更多简单而蕴含丰富的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一日禅:半生加法,半生减法
小学数学100以内的计算题专项练习()
9.1.2.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勤于做“加法”,重点是补短板;勇于做“减法”,重点是降不良;善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