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为上名校挂户公厕 择校何以越来越疯狂
为上名校挂户公厕 择校何以越来越疯狂

     又到一年上学报名时。今年广州择校比往年更加困难,有的家长带着孩子一上午奔波三间公办学校,希望能增加录取机会。还有名校严查以择校为目的的“空挂户”,在报名的家长中抽查过去三年内的水电费单,某省一级小学有一年甚至发现,前来报名的一个孩子户籍的门牌号原来是一个公厕。

     每年的夏初开始,像广州这样为孩子上学通宵彻夜冒雨排队的长龙,已成各大城市的一道特殊风景。为了让孩子上好学上名校,户口跟着名校走,演绎出来的不止是挂靠公厕这样的戏剧讽刺,有的家长甚至不惜数次迁居成“现代孟母”,更有甚者父母不惜假离婚,寻求户籍空挂,不少“名校”周围住户的户籍上都挂着六七个甚至更多户口。

      孩子上学竟成了家长的博弈,有权的能搞来批条的自然就省去了挂户的麻烦,搞不来批条的自然就通过关系挂户就近上学,反正粥多憎少,哪个家长都不希望孩子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没想到义务教育实施了这么多年,上学反而越来越难,择校越来越疯狂,家长们以一己之力应对现实的困境,其内心的纠结和心力交瘁可想而知。

      没有名校何来择校,家长们一边希望越多名校存在,一边又咬牙切齿地痛恨,可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当义务教育的公益性越来越被功利性取代,自然会加剧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根子在地方政府,其次在学校。因为地方名校的存在,除了能给官员的政绩加分外,重要的是它成了一块权钱的自留地,政府官员的孩子可以优先享受这样优质资源,富人的子女也可以通过大笔的钱来达到择校的目的。学校有了钱地方政府也可以适当减轻财政负担, 只是负担就这样转嫁给了众多的家长,越来越多的百姓要为孩子掏瘪了口袋。

      当孩子背上书包高兴的走进学校的那一刻,如果知道了父母在经历了怎样呕心沥血鏖战后才换来的学校,孩子会作何感想,会不会铭记一生,这样的教育从开始就注定了是失败的教育。地方政府一边在空喊减负在控制择校数量,一边在默许学校收取越来越高的择校费,京、沪和省级重点中小学的择校费、赞助费动辄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而无钱无权无关系的家长只能望名校而兴叹。其结果是异化了教育的本质,更加剧社会的不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务员面试指导—面试准备要克服心理压力
为上名校“户口挂靠公厕”是何种心理
要入名校,请先“挂靠”公厕
小升初路上 家长请淡定
大城市小升初家长闯三关
家长效仿古时孟母“挤”名校:不愿输在起跑线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