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人的重名史

古代流行用字

早在几千年前,人名就开始成为时代风尚的记录者。

春秋时代人们的名字看上去相当随意。就拿孔圣人来说吧,他出生的时候,其父一看儿子头顶凹下去一块,就给他取名叫“丘”;等到他自己的儿子出世时,恰好鲁昭公赐来一条鲤鱼,于是儿子就得名“鲤”。

不过这可不是瞎胡闹,据《左传》记载,当时的“取名大师”鲁国大夫申曾提出取名选字的“五原则”: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孔子名“丘”就是按“以类命为象”的原则所取,儿子名“鲤”则是“取于物为假”。

比“五原则”更重要的是“六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其中“不以国,不以官”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延续了上千年的姓名避讳制度。

到了汉代,人们终于开始重视名字的内涵。这一时期尊老风气十分盛行,一家几兄弟的名字中,常用“伯、仲、叔、季”来区分长幼,还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了元、长、次、幼、少、公、翁等代表次序的字。

于是,在这个阶段,“伯”、“叔”字辈吃香。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之”字辈突然走红。

一个原本没什么意义的虚字“之”异军突起,成为起名热门选项。最极端的就是书圣王羲之了,他祖孙四代六个男人都叫“王×之”,整个家族中带“之”字的人名达30多个。

原来,这是一种宗教暗语。魏晋南北朝“五斗米教”盛行,如何辨别出入教者,知道对方与自己同道?秘密就在一个“之”字。父子、祖孙、兄弟同入米教,都叫“之”就不足为奇了。后来“五斗米道”首领之一孙恩作乱,许多名中“之”字辈都受到了牵连。

同时走红的还有“僧”字辈。

在民间传播开来的还有佛教,“僧”字仅次于“之”成为人名中最常见的字之一,就是最佳证据。而且随着佛教的发展,直到半个世纪后的唐宋年间,“僧”仍在人名中占有一席之地,“佛、尼、寺、慧、颖、悟、觉、善”等佛教字眼也越来越受欢迎。

不过在宋代,引领社会风潮的还是理学。它直接推动了起名法的发展:“生辰八字”与“阴阳五行”成了起名时的重要考虑因素。朱熹一家就是用五行学说来命名的。他的父亲朱松,五行属木;朱熹的“熹”本意为“烤”,下面四点是火而非水;他的儿子名“在”,是土字旁。一家三代,木生火、火生土,次序井然,生生不息。

总之,都有说法。简单理解,这就是“伯”字辈、“之”字辈、“僧”字辈之间的姓名争夺战,最终在宋代,被八字起名统一了中国。

宋代之后名字才靠“谱”

然而,宋代的最大贡献还在于“字辈取名制”的开始流行。中国谱系最完整的孔氏族谱,就是从北宋元丰年间开始编修的。

一个家族会为自己未来的开枝散叶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子孙后代每一辈的名字,其文字体现就是“族谱”。一般的族谱会经历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确定谱名和顺序,谱名可以是一首诗,也可以是家族老人认为压韵的话,比如荣华富贵兴邦甲。

到了明代,字辈取名制已经广为使用,朱元璋就给自己的儿子各20字的辈份,太子一支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明惠帝朱允炆名中的“允”字就出于此。

这种按照血缘关系串起所有祖先后辈的起名制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人的家族观念——之所以说“进一步”,是因为它其实早就蕴含在中国人的命名哲学里:相比西方人名在前、姓在后的顺序,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代表家族或集体的姓置于代表自己的名之前,这与传统文化中崇尚共性、注重群体的价值观息息相关。

上溯至更早的上古时代,过着牧猎佃渔的集体生活的人们甚至根本没有姓名,直到氏族公有制解体,进入人人拥有私产的农业时代,“我”才从“我们”中脱离出来,用以区分个人的姓名才有了产生的必要。

而在古代社会早期,平民和奴隶是没有姓只有名的,只有贵族才有姓,所以最早的“百姓”一词其实是指“百官”。相反,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女性只有姓而没有名,一般情况下只按出生排行领一个数字,再在后面加上“娘”、“姐”、“妹”等称呼,杜十娘、尤二姐,甚至在战场上骁勇不亚于男人的杨八妹都是典型。

起名一直是个时尚问题

在不同的时代,大批量重复出产的名字差别也很大,取名也是跟着时尚走的。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在你的叔伯辈中,总能找到几个名叫“解放”、“建国”或“援朝”的人。他们大都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这种社会巨变不可避免地体现在一代人的名字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字辈浅谈
中国人起名,为什么用辈分的越来越少了?(值得反思!)
新生儿如何起名
五华布美刘氏廿一世献璋公后裔“汉”字辈名字录
姓名与字辈
中國人的名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