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例谈材料作文写作的几个要领
例谈材料作文写作的几个要领 
(2014-12-18 10:05:00)王力


材料作文是语文高考所青睐的题目,但许多学生应对起来并不得心应手,常常会出现跑题偏题,不会运用作文材料,内容空洞,论证不足,结构没有章法等现象。下面就一则材料作文题为例,对材料作文的写作过程进行探究,以期揭示材料作文的一些写作规律,提供一些策略,希望对学生材料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题目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康德离开人世前的一个星期,身体已极虚弱。但医生来看他时,他照例起身相迎,请医生就座——只是这次是颤巍巍的。医生忙说:“您是大师,是我的前辈,您不必起身,”康德说:“一个人,总得有一生坚持的东西。我现在年老体衰,但对人的尊重没有离我而去,对给予我帮助的人的感激没有离我而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则材料作文的写作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理解材料

材料作文题在实质上是一则短小的阅读材料,审题过程也就是理解材料的过程。理解材料首先要注意整体性,只有整体理解才能保证获得比较完整的信息,也才能更好地把握材料的含义;叙述性材料还要注意人物言行、事件经过、因果关系等;材料的主要意思体现在一些主要语句、词语中,所以理也要注意材料中的重要语句和词语。经过整体阅读,理解分析,筛选提炼发现,这则作文材料中医生、康德的言行在立意时需要关注,康德的话应该也是重要语句,而“大师”“坚持”“尊重”“感激”等应该是关键词语;同时材料还表明,人在困境、逆境中的坚持也愈发可贵。其中“尊重”“感激”不仅是具体的品质和美德,而且还代表着题目中并未言明的其它美德,这些都应该是对作文材料的正确理解。

二、立意命题

立意就是要确定写作的中心与主旨。在理解作文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的意思进行综合、抽象、概括等,确定一个自己相对比较熟悉、拿手的立意,只要确定的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即可。经过斟酌、推敲、筛选,本材料首先可以从“医生”“大师”的角度立意,如立意可确定为“大师的意义”“大师的风范”“真正的大师”等;还可从“坚持”“感恩”“感激”“美德”“尊重”等方面立意都符合题意。

立意确定之后,根据立意确定作文题目。立意要涵盖题目,题目也要体现立意,紧贴立意,要把立意具体化。从写作实际情况来看,立意的范围可以稍微宽泛一些,但题目一定要具体,内涵要丰富,但范围不可过大,甚至跑偏,或莫名其妙。如“坚持是成功的基石”“感恩是做人之本”“生命的坚持”“人生因坚持而美丽”“让感激伴我一生”“尊重是一种修养”等题目都比较明确。但像“坚持”“谈品质”“习惯”“一生有你”“珍贵的东西”这样的作文题目范围就有些太大,不够准确,造成写作过程中不易控制,容易跑偏,横生枝节等问题,因而确定作文题目似乎比确定立意更难,因为作文题目不但要准确体现立意,语言表达要精炼,而且还要有统帅全文的作用。所以确定的作文题目时就要有充分利用理解、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在准确把握作文材料的基础上,顾及立意,反复推敲,以明晰的语言呈现能力,使确定的作文题目能够达到“题好一半文”的目的,即题目命的好,作文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话虽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题目对一篇作文的重要意义。

三、构思布局

    确定好立意和题目,就要着手谋篇布局,也即确定文章的文体、结构和内容中可能使用的材料等。根据学生的写作实际和习惯,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议论文体,笔者这里也就以议论文为例进行说明。但学生选择议论文体进行写作,不是说他们擅长写议论文,而是源于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议论文比其它文体好写。实际情况是,学生的议论文存在一个普遍的毛病,那就自说自话,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要纠正学生写议论文时存在的问题,就要在作文构思阶段,要求学生利用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方式,在选好文体后,精心设计作文布局结构,包括设计开头,文中可能使用的材料,如何结尾等,从而形成写议论文的基本操作规范。

(一)作文材料的使用与作文开头

 作文开头涉及到怎么使用作文材料的问题,而一些学生通常的做法就是不分重点地把原作文材料在自己的作文开头照抄、复述一遍,从而当作对作文材料的使用和作文的开头以及引出观点部分。这样,作文还没正式开头,就被原材料占去了很大篇幅,也浪费了一些时间,却体现不出学生的写作能力。其实,作文材料只是一个载体,目的让学生得到立意、作文题目等。文中虽不必再复述作文材料,但作文开头却有必要体现一下材料意图,照顾立意,引出观点。

学生审题立意和命制题目的准确性,较好地说明了他们对作文材料意图的准确把握,但怎么使用作文材料,体现立意,写好开头,引出观点等方面却有些无所适从。一般来说,当作文立意和题目确定后,引出观点时,只引用与作文立意、观点有关的材料内容。通常的做法就是把材料内容进行整合,化用在自己的作文开头之中,而且引入观点、融汇材料的这一段话不能长而散漫,要简洁明快,快速入题,例如下面几篇作文的开头:

1.灼灼红叶,我捡一片最红的;缓缓清流,我掬一捧最清凉的;闪闪群星,我寻一颗最亮的;漫漫人生,我要保存最珍贵的——尊重。让我们带上尊重出发!

2.石缝中的小草,因为坚持才看到了明媚的阳光;屋檐上的水滴,因为坚持才实现了滴穿石头的梦想;山间的小溪,因为坚持才有了大海的壮阔;人生,因为坚持才有了梦想的辉煌。

3.在作文开始之前,我想问一问:“你坚持过吗?”人生贵在坚持!没有坚持的人生黯然失色。所谓坚持,就是坚持最基本的品质,即使自己身处困境,也不失其本心。

可以看出这几个作文开头,语言组织比较精当,有一定的新意,也能很快切入正题,引出论点。当然,作文开头所运用的语言形式,或整或散,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可自由选择。而另一种使用作文材料的方式就是直接看不到引用或化用材料的痕迹,但从作文第一段以及全篇的内容来看,却包含着材料意图、立意、观点的意思,有散文化倾向。这种写法对学生的总体思维、结构布局、语言表达、起承转合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

(二)搜集材料,安排作文主体结构

议论文离不开论证,论证就要有一些实证性的事例材料,在作文开头引出观点后,写作构思阶段的另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搜集论证材料,设计论证结构。

1.材料搜集

搜集材料就是运用联想的方法把与立意观点有关,能体现作文题目的材料集中起来,简单罗列在草稿纸上,进行推敲、选择,确定自己比较熟悉,能够写清楚,也便于发挥且说服力强的材料。再利用想象,安排好文章的论证结构布局,作文的主体框架就自然形成了。这则材料以“坚持”为立意,学生联想到的材料示例如下:

     (1)荀子《劝学》中有关内容;

     (2)苏武北海牧羊十九年,志节不改,终回汉朝;

     (3)李白见老婆婆“铁棒磨成针”的故事;

     (4)在贫寒中,曹雪芹十年如一日,坚持《红楼梦》的创作;

     (5)乌龟和兔子赛跑,乌龟胜出;

     (6)张爱玲执着于文学创作;

     (7)钱学森、邓稼先等人的事迹;

     (8)“中国达人秀”第一季冠军刘伟的故事;

     (9)阿基米德忘我的科学研究;

     (10)达尔文5年的环球航行;

     (11)居里夫人的事迹,尤其在丈夫去世后,坚持科学研究;

     (12)霍金在轮椅上坚持科学研究的故事;  

……

有了证明观点的材料,作文避免了空洞说教,夸夸其谈,从而说理有力,论证充分,内容充实,能成一家之言,也令人信服,显示出写作者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所以材料是议论文内容所必须,证明也是议论文的基本特征。至于作文中所用材料的来源,除了指导学生关注课本外,还要引导他们注意学校以外对人的精神有积极意义的生活事件与现象,开拓作文材料的来源,从而写出内容比较新颖的作文。

2.结构安排

搜集好论证材料后,有助于作文的结构安排,因为在安排作文主体论证结构时,要考虑材料的性质和材料之间的关系。而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学生都喜欢在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或递进式的结构,全文形成“总——分——总”的模式。如一个学生以“坚持是一种美德”为题,除去开头结尾,主体结构如下:

    (1)坚持是一种美德,让我们懂得生活来之不易;

    材料:蚂蚁在风雨间隙为粮食奔波

(2)坚持是一种美德,让我们走出困境,赢得成功;

材料:贝多芬失明后的生活与创作

    (3)坚持是一种美德,让我们增强信心,立足未来;

    材料:鲁滨逊坚持与困难作斗争,在荒岛生存下来

这样的作文,尽管结构比较呆板、单一,颇受诟病,但对于初学者,或议论文写作毫无头绪的人,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这种作文结构逻辑清晰,可以迅速成文,不致于偏题、背题,内容充实,框架紧凑。当然,还有很多种结构方式供学生借鉴,如有一种作文结构,全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文中不设分论点,作文内容只靠所用材料之间的逻辑有机构成,也是一种常见的作文结构。这种隐性结构的作文,要有恰当的起承转合文字,把若干材料连接起来,对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写作前最好能在草纸上列个提纲,以免写作过程中游离主旨或显得拖沓散漫。另外,有些课文的结构模式也对学生安排论证结构有启发,如《过秦论》的“分——总”式,《六国论》的“总——分——总”式,《劝学》的并列式等结构。因为这些课文学生都学过,而且都是要求背诵的,其结构图式在学生脑子里印象较深,便于学生借鉴使用,下笔成文。需要说明的是,作文结构虽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学生要写出自己满意而纯熟的作文结构,掌握基本的结构却是前提。

3.作文结尾

对于作文的结尾,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日常写作或考试中,有些学生可能因为时间紧张,或考虑不周,或存在习惯性的失误,那就是在最后一则材料事例举完以后,作文也就突然结束了,让人感觉是个半拉子作文,从影响了作文的整体效果。结尾也是作文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起到照应前文,总结全文作用,使整篇作文结构更加紧凑、圆满,同时还可以给人以希望、鼓励和振奋,如一个学生以“人生,因坚持而美丽”为题的作文结尾这样写道:

朋友,坚持下去吧!别让生命之音断弦,别让你我的人生黯淡,让生命因坚持而光芒四射!

此结尾语言比较平实,而以呼告的手法,读之让人倍感亲切,而且后句造也较新颖,在回应题目和前文的同时,也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

四、论证材料的使用

议论文需要用材料来进行论证,论证也是议论文的主体,但这一部分也让学生大伤脑筋,一是找不到合适的论证材料,二是找到也不知怎么用,所以对论证材料的运用需要单独来说明一下。从写作实际来看,一些学生习惯性的做法是进行材料堆砌,即认为把材料列举完就达到论证目的了。这样堆砌的材料和观点就像油和水的关系,处于分离状态,缺少有机联系。实际上,材料与观点之间并没有天然的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而且有些材料是可以用在不同材料、立意和题目作文中,所以在使用论证材料时,在不违背事实的情况下,对材料要做适当的发挥和评析,通过发挥和评析使材料和观点建立有机联系,从而达到论证的目的。如在本材料作文的写作中,以“坚持”为立意,学生的一则材料是这样用的:

我们总是小瞧自己的实力,不相信自己有那么大的潜能,于是成功便一次次的与我们擦肩而过。有些时候,我们放弃了坚持,也就放弃了成功。“中国达人秀”第一季冠军刘伟,在10岁时遭遇了一场意外电击,从此便失去了双臂。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而是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度这个对他不公平的世界,他咬着牙,每天坚持着用脚练习弹钢琴7小时。作为达人秀的冠军,2011年1月25日,他代表中国达人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这是一个音乐人至高无上的荣誉。他成功了,但成功背后又包含多少艰辛与不易,在这个异常艰辛的过程中,又怎能离开“坚持”?他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坚持了自己的梦想,成功便光顾了他。

在电视上见过刘伟及其事迹的介绍,对我们这些肢体健全的人的确有强大的震撼力,因此,这个例子也非常典型。这个段落可以分三个层次,除了中间部分的材料主体外,还有画直线的过渡句和画波浪线的对材料评析的部分。而刘伟的事例也可以用在不同材料、立意和题目的作文中,如就写在关于“困难”“逆境”“毅力”“梦想”等立意的作文中,但与“坚持”这个立意发生关系,画波浪线的句子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使用材料证明观点时,一是注意起承转合,因为一篇作文有若干则材料,材料之间要自然衔接,不能光生硬的举例子,从而造成作文各部分的断裂;二是恰当地叙述材料,这里的“恰当”就是叙述出与作文立意、观点和题目有关系的内容细节;三是对材料进行适当评析,使材料和立意、观点、题目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

       

         (本文刊发于《语文教学研究》2014年第1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乐高效民主课堂“自主互动”教学模式(四)
[2016高考语文]写作指导:作文写作等级标准
写作方法:如何写好一篇作文
【自信备考·2018】学科篇——高考作文:写对、写好
命题作文写作方法简介
(供打印收藏)高三作文思维拓展要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