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鼠年说鼠的来历

在十二生肖中,鼠居首位。在我国,老鼠除耗子的别称外,还有子神、社君、夜磨子、家鹿、耗虫、李太夫等。《山海经》中有“状如鼠而鸟翼”的寓鸟,有“状如兔而鼠首”的飞鼠等。除寓鸟可能有蝙蝠的依据外,能“以其背飞”的飞鼠就完全是想象的产物了。在辞书的“鼠”部,以“鼠”为偏旁的汉字有不少,有些可以找出动物分类学的依据,有些则属子虚乌有的传说之物。

鼠是少数与人类保持密切联系而繁盛的动物类群之一,且从古至今没有大的变化,这或许是鼠占生肖首位的根本原因。在动物分类学上,鼠属于哺乳动物纲啮齿目动物,这是哺乳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目。某些小鼠计尾长仅重20克,属最小的哺乳动物之一。而啮齿目中最大者是南美水豚,体长1.3米,体重可达50千克。中国的生肖鼠主要指家鼠,即俗称“耗子”者,一般不算田鼠与松鼠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鼠,特别是家鼠,是令人痛恨的动物,固而生肖邮票中最难设计的就是“鼠”。我国台湾省从1968年发行第一轮生肖邮票,1971年12月发行的壬子鼠年邮票,图案设计为松鼠,而非家鼠,就是这个原因,算是设计中的变例。该设计也很特别,是迄今为止生肖邮票中唯一一张四票成图的邮票,票图中的松鼠,四鼠盘坐对拜,吉祥之意,到也呼之欲出!我国邮政部门于1984年1月5日发行的《甲子年》鼠年邮票,票图中的老鼠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漫画家詹同,以略带装饰性的漫画手法塑造了一个稚气灵巧的老鼠形象,显示了詹同先生在处理这个难题上的匠心!1996年二轮生肖邮票“丙子年”鼠年邮票系画家吕胜中创作设计,一套二枚,票图上形象地表现出了“鼠”在民间传说中的可爱。集邮爱好者期望三轮生肖鼠票《戊子年》特种邮票,突破鼠票设计的难度,设计出邮人喜欢的充满新年吉祥喜庆气氛浓烈的最佳邮票!

我们所讲的生肖鼠包括大家鼠与小家鼠,属啮齿目中鼠形亚目鼠科动物,它们可借助车、船迁移到远方,除南极外,全世界几乎各处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影。啮齿目动物的主要特征为无犬齿,门齿却极发达,无齿根,可终生不断生长。因而老鼠等须靠不断啮物(如木料、电线、混凝土等)以磨短门牙,否则其门齿会撑开鼠嘴不能咬物而致其活活饿死。这一特点却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老鼠的打洞技术,毁坏了人类不计其数的居室建筑,鼠还是河坝堤防的大敌,古人说“千里金堤,溃于蚁穴”,实则大堤多毁于鼠穴,其损失又非败屋毁田可比了。

“老鼠磨牙”给人类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与人争食也令人厌恶。据统计,一只鼠一年可吃掉12公斤粮食,排粪2.5万粒,糟蹋粮食超过40公斤。此外,老鼠还是传染病的媒介,如斑疹伤寒、鼠咬热、痢疾、鼠疫等,居然有三十多种。其中以鼠疫最为可怕,据有关文献统计,历史上人类死于鼠疫的人数已超过所有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无怪乎人们称鼠疫为“黑色妖魔”了。古人防治鼠患,自有一套办法。《诗·豳风·七月》有“穹窒熏鼠,塞向墐户”之咏,意即在夏历的十月间,为过冬要堵尽鼠窟,用烟火熏死它们。至今我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族同胞,于每年农历正月的第一个子日尚有“熏鼠火”的习俗。

粮食是引来人与鼠对立情绪的关键因素,但又是人们敬鼠、畏鼠的原因,流露出人们面对这一生殖力极强的动物的几许无奈。广西部分彝族同胞以农历腊月初一为“耗子节”,贵州毛南族于是日则为“送鼠节”,反映了古代靠天吃饭的艰辛。至于有历史传统的“照虚耗”(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浙南地区的“打老鼠眼”,青海地区的“蒸瞎老鼠”以及某些地区的“撒灰囤儿”的习俗,又是人们恨鼠的证明。

在众多有关十二生肖的民间故事传说中,鼠占首位的传说十分生动有趣。或与鼠猫结仇相关联;或是“鼠借牛威”,鼠巧借牛力在某种竞赛中争得了第一;或以鼠钻入象鼻,因赶走象而立功,骄居生肖之首。在这些传说中,鼠皆以不甚光彩的手段达到了目的,然而也有一些传说讲老鼠全凭自家实力争得了生肖第一的位置。如在纳西族、柯尔克孜族以及藏族的有关传说中,鼠是在一次泅水比赛中争得了名副其实的冠军而居生肖之首的;在福建晋江的一则民间故事中,是鼠助取经人唐僧在如来佛的书库中找到“甲子经”并偷了出来,是唐僧便以生肖之首为回报,奖励了鼠。所有这些传说尽管全属想象,却也显示了广大人民的无穷智慧。

2007年10月9日发行的中国邮政贺卡,普通型贺卡四枚中的第一枚附图“鼠咬天开”,剪纸图案中的鼠,形象生动,想象丰富。邮资图中的鼠,字画结合,别具一格,到也惹人喜爱!民间传说,宇宙混沌未开之际,到处一片黑暗,一只老鼠将混沌咬破一个口子,使气畅通,于是天地始分。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中,鼠咬破金鼓或葫芦救出人类的传说。也与鼠咬天开之说不谋而合,如白族、彝族、景颇族、拉祜族皆有相类似的神话,鼠也因有功而得到先尝人类所种粮食的回报。“牡帕蜜帕”是拉祜族的创世史诗,它描述天神厄莎培植了一个育人的葫芦,人在葫芦中长成却无法出来,先是长嘴雀来啄,无功而返,老鼠不畏艰难,继之啮咬三天三夜,终于将此葫芦咬破一个洞,迎出了扎笛、娜笛兄妹。二人就成了拉祜族的祖先,而老鼠作为人类的恩人,理所当然地可以吃人所生产的粮食。鼠于人类有此再造之功,居于生肖之首,自然是天经地义了。

 正因为鼠与人类关系密切,有关老鼠的童谣在旧时深受儿童喜好。如流行于京津一带的《小耗子偷油》,今天五十岁左右的人都会有印象,而《猫拿耗子》中“耗子大爷”的形象更带有几分老北京市民的懒散与穷讲究,十分可爱。不过最为旧时儿童神往的莫过于“老鼠娶亲”的民间传说,几乎流行于全国,日期不一,都在春节前后。有关年画、剪纸,不仅是成年人点缀年节气氛的物品,更是儿童进入童话世界的向导。清代梁玉绳《清白音集·嫁鼠词自注》:“俗传除夕鼠嫁女,窃履为轿。”在浙江绍兴一带,人们常称年画为花纸,鲁迅《狗·猫·鼠》一文忆及童趣有云:“别的一张‘老鼠成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傧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旧时还流行用手帕折叠为鼠的游戏,也有用布缝制而成者,都曾是我们幼时,儿童的宠物。

在文学作品中,鼠的形象在《诗经》中早见,如《魏风·硕鼠》、《鄘风·相鼠》等。唐代曹邺的《官仓鼠》以鼠喻贪污之官吏,有《硕鼠》遗意。唐代王度的《古镜记》写鼠妖为魅,开后世鼠婚故事之先河。《西游记》第八十一回至八十三回,写无底洞中的老鼠精逼唐僧成亲,是鼠婚故事的发展。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有《阿纤》一篇,写人鼠恋爱,生动传神!清传奇《十五贯》中的娄阿鼠既是鼠窃狗偷之徒,又是杀人凶手。但以鼠为绰号者,在文学作品中并不都是坏人,《水浒传》中的白日鼠白胜,属一百单八将中的人物;《三侠五义》中大闹东京的“五鼠”,更是结拜的侠义之士,受到读者的喜爱。这也反映了人们对老鼠的一种矛盾心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鼠
李保柱:天道不可违,要敬畏自然
鼠年说“鼠”
灭鼠小常识
“狗拿耗子”正解
闲聊以“寓教于乐”的视角看待“正月初三,耗子娶亲”这个民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