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教会”碗:摩尼教在泉州传播历史见证

这只刻有“明教会”三字的黑釉碗(见图),口径18.5厘米,高6.5厘米,胎质较粗松,斜腹,胎浅灰色,施黑釉,介于陶与瓷之间,碗内壁阴刻楷书“明教会”,为当时明教教徒定烧食具。

该碗是1979年在草庵附近考古发现的,现藏于晋江博物馆;同时出土60多块黑釉瓷片,其中13块残缺瓷片分别可见“明”、“教”、“会”字样,1982年、1984年在磁灶大树威古窑址又相继发现明教会黑釉瓷残片,与草庵出土的黑釉碗一模一样。可见草庵的黑釉碗系出自磁灶古窑址,为明教会统一烧制的食具(参见黄世春著《从明教会碗的出土试论福建摩尼教兴盛之年代》,晋江文管会1987年编印《磁灶窑址》)。这些遗物的发现,说明摩尼教当时人多势众、组织严密、宗教活动频繁;同时表明晋江一带作为摩尼教传播和活动中心曾经一度鼎盛和辉煌,以至要向窑场订制饮食器具,供宗教活动之用。

宋元时期,泉州海上交通贸易日益频繁,泉州成为世界闻名的“东方大港”, 各种外来宗教在当地落足。据文献考证摩尼教是公元三世纪的时候,由波斯人摩尼所创立的。其教义是糅合佛教、基督教、祆教而成的,公元六至七世纪的时候,传入中国,教义是崇尚光明,反对黑暗,也称“明教”。明初,由于明太祖嫌其教义上逼国号,遂下令驱逐其教徒,毁其教寺,摩尼教从此一蹶不振,逐渐被其他宗教所融合。因此,泉州晋江草庵寺成为明教在全世界唯一遗留的我国仅存完整的摩尼教珍贵史迹,是研究世界宗教史及中外交通史之重要实物依据。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我明教。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这便是金庸笔下豪杰云集的中土明教的宗旨。2004年金庸来到草庵时就感慨:“草庵说明明教不是我杜撰的。”并欣然为晋江市博物馆题写了“熊熊尊火光明之神”的墨宝。

本为艺术论事团队、通俗古玉作家古董古玩经纪人编辑。实时输送最专业的古玩鉴定知识,欢迎订阅此账号!

微信公众号:艺术品交易平台,我们 爱 护 原 创,转载需注明出处,谢谢。

文玩艺术品微信交流:1522138806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晋江这地方,竟让金庸交口称赞,莫言摘写名联!
祖国风光(4737)晋江摩尼教遗址草庵
回顾《倚天屠龙记》,泉州晋江的这座寺庙,太有代表性了
0424漫游泉州张无忌的明教寺院何在
闽南泉州草庵
芒果台来泉州晋江草庵找证据 明教不是金庸杜撰(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