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典范(二)

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的典范(二)

2005年12月18日 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未知 字体:[ ]


  莎士比亚生活在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的大转折时期。当时中世纪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蒙昧主义思想走向没落,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日益深入人心,人文主义在社会文化思潮中开始占据统治地位。莎士比亚则以他的剧作,大胆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及对人性的禁锢,强烈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伦理思想的要求,为人文主义在英国和欧洲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都遗失了,流传下来的只有三十七个,研究者将他的创作按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1.历史剧和喜剧时期:(1590—1600) 

  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初十年中,他共创作了九部历史剧。在这些剧本中除了《约翰王》(1589)描写的是13世纪封建王朝内部的争斗外,其他的剧作则构成了两个内容衔接的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部(1590—1591)与《理查三世》(1592);《理查二世》(1595)、《亨利四世》上、下部(1597—1598)与《亨利五世》(1599)。

  这些剧本概括了英国从1377—1485年间一百余年的动乱历史,描写了英法战争和英国的封建内战,歌颂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谴责封建领主之间的不义战争,对人民的疾苦则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后一组剧本写理查二世优柔寡断,听信宠臣,他的堂弟趁机起兵篡夺王位,自立为亨利四世。亨利四世虽然两次平定内乱,却整日忧心忡忡,害怕有野心家会像他曾经做的那样来夺取王位,而太子又是个不务正业的公子哥儿,国家的前途令人担忧。幸好太子改过自新,即位为亨利五世,他以对法战争转移了国内矛盾,收复了在法国的领地。前一组剧本则紧接后一组,写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国因贵族内讧而失利,贵族纷争再加上平民起义导致争夺王位的封建内战--红白玫瑰战争。内战中,属于红玫瑰集团的国王亨利六世被杀,夺取了王位的白玫瑰集团在爱德华四世死后,其弟理查以狡诈、凶残的手段窃取了王位,最终也死于敌党之手。  
 
   
  这些剧本的艺术成就不一,而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三世是英国历史上出了名的暴君,莎士比亚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在剧中描写了阴险狡诈的贵族理查如何以血腥手段挤掉了六个合法继续人,登上王位的故事,揭露谴责了他的凶狠暴和昏庸无道,塑造了一个虚伪狡诈、残酷无情的暴君形象。《亨利五世》描写亨利五世做太子时不甘心宫廷中的刻板生活,在下层社会厮混,与流氓无赖为伍,即位后改邪归正,成为英明的理想君主。这两个剧本从正反两方面反映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他谴责封建贵族争权夺利给国家造成的内乱,认为通过道德改善可以产生开明君主,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与理想的社会制度。 

  《亨利四世》创造了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喜剧人物福斯塔夫。福斯塔夫是一个年过五十的破落骑士,一个好吹牛的懦夫,一个贪婪的冒险家。他是流氓头子,善于见风使舵、混水摸鱼。他否认任何道德,既无良心谴责也无怜悯之心,平生第一快事就是以粗鲁低级的方式向女子献殷勤,生活理想只是如何更大了限度地满足口腹之欲。他生性幽默,喜剧情节和笑料通过他的所言所行妙趣横生。他自恃是太子亲信,整天醉眼朦胧,坐在野猪头酒馆里,率领着一群年轻的地痞无赖,说谎、欺诈、抢劫。一但被太子拉上战场却又胆小如鼠,毫不顾及封建骑士的勇敢精神与荣誉观念,只会倒在地上装死,驮来敌人的尸体冒功。作品最后通过福斯塔夫被掌权的太子——“贤明”君王亨利五世驱逐,反映了封建势力及其附庸必将灭亡的命运。而福斯塔夫则作为一个活在老百姓身边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人物,一个封建关系解体时期“无衣无食的雇用兵”和“冒险家”的典型,成为莎士比亚笔下最成功的喜剧形象之一。

本文章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睿智人生:莎士比亚的人生智慧总汇(四)
西欧文艺复兴文学之十七:莎士比亚1
这个疯疯癫癫的坏老头儿为什么这么招人待见?
为了它,众多「权游」红人竟甘愿只打个酱油!
七月莎剧安排| 《亨利五世》《皆大欢喜》《凯撒》进入莎剧黄金期
都铎玫瑰之五——“权力的游戏”的原型比剧集还跌宕起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