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隆中对”小型张为什么没有发行?

  中国邮政8月28日将发行《诸葛亮》纪念邮票1套2枚,小型张1枚。照原计划,第一枚描述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第二枚为诸葛亮撰写《出师表》。小型张是诸葛亮像。消息传出,第一枚的命名在河南和湖北两地引起了争议:是《隆中对》还是《草庐对》?诸葛亮躬耕地到底在哪儿?

 



  三国演义题材邮票自1988年起发行第一组,历时之久,至今已发行了五组,共计邮票20枚,小型张3枚。通过这五套邮票栩栩如生的把整个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故事展现在大家面前,发行期间也引发过争议,最引起人们好奇的是1990年发行的《三国演义》邮票第二组,据说按原计划会同时发行一枚《隆中对》的小型张,可最终并未发行,但目前市场上可以见到有大量“印样”流出,上面并没有印面值和年份。到底“隆中对”小型张为什么没有发行?下面这篇出自中国集邮报的文章,或许可以还原当年的一些真相。

 

 

  1985年,邮电部对邮票发行和集邮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改变邮票设计原来一直主要由邮票设计室专业设计人员设计,为社会征稿、特约画家、专业设计师参与竞争的做法。根据部领导的指示,邮票发行局着手制定一个较长远的邮票选题计划。为了使计划全面合理,邮票发行局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并向中央各部委、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和全国邮电部门发函,请他们地邮票选题提出建议。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年来制定邮票选题工作的经验,编制出了1986年至1990年的选题计划。这个计划突出了系列化,将纪特邮票的选题编成16个大系列,其中第十个系列是“文学名著”,于是,《三国演义》正式列入了邮票发行计划。

 

  《三国演义》共120回,怎样在邮票上来表现,出多少邮票、小型张为宜,是非常专业又极其复杂的问题。为此,邮票发行局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专家、学者多次座谈,形成了一个方案,邮票发行局政策研究室将此编发信息资料发向全国邮电部门。信息披露了专家学者商定的邮票方案,《三国演义》特种邮票建议发行五组、三枚小型张,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组: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凤仪亭,煮酒论英雄。

小型张:千里走单骑

 

第二组:夜袭乌巢,三顾茅庐,单骑救主,大闹长坂坡。

三组:舌战群儒,智激孙权,蒋干盗书,草船借箭。

小型张:赤壁之战

 

四组:横槊赋诗,刘备招亲,威镇逍遥津,火烧连营。

 

五组:白帝托孤,孔明班师,秋风五丈原,三分归晋。

小型张:空城计

 



  这一方案得到了邮电部领导的批准,在1988年至1998年10年发行期内就是按这一方案实施的,只是在小型张上作了一个小小的调整,原定一、三、五组间隔发行,实际发行是一、四、五组。在与发行局政策研究室的同志交谈中,他们认为,系列邮票应以10年左右的时间发行完毕为好,时间拖得太久,有些人就不愿买了。系列邮票不能年年出,隔年发行给人一种新鲜感,同期发行的《水浒传》、《敦煌壁画》、《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都是这么安排的。

 

 

  《三国演义》邮票是特约著名画家陈全胜设计的。他首先对全套系列邮票作了通盘考虑和准备,形成了独特的画面构思,当他画第二组“三顾茅庐”邮票时,认为“隆中对”是《三国演义》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极为重要的事件,三顾茅庐邮票不足以反映这一著名经典故事,他向发行局领导谈出了自己的想法与构思,一位领导表示可以画出来看看。此事未经领导集体研究,也没有发出正式约稿函。但设计者满怀激情创作拿出了图稿后,发行局领导多次研究,直至请示邮电部领导,最终未获通过。邮票发行局的重要领导事后谈及此事说,三国演义的邮票怎么出、出哪些内容,都是经当代文学、史学界权威们讨论定下的,并经部领导首肯,不好随便变动,不像时政性题材变数较大。如果说确需变动,必须早打招呼,征得专家们的同意,否则就有不恭之嫌,以后还怎么请这些专家学者合作,实际上邮票发行局的发行计划中根本就没有“隆中对”这一内容。他还说,专家们提“三顾茅庐”而没有提“隆中对”是对史实的尊重。《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刘备与诸葛亮在“三顾”时的对话记录,但没有“隆中对”这个题目,连第一个整理诸葛亮著作的陈寿就不知道“隆中对”这个题目,这是后人加上的。

 

  由于设计者精心创作的“隆中对”图稿未被采用,对于一个著名画家来说感情上是难以接受的,因此,设计者愤而不再续画后面几组的邮票图稿。于是,从第三组开始,改约另一画家戴宏海设计。

 

  综上所述,无论是专家学者座谈讨论定下的内容,还是发行局在执行这一计划过程中,都没有“隆中对”小型张。

 

  小型张的流产是否与传说中的“三顾”原地之争有关系呢?

 

  “隆中对”小型张画于1989年,第二组邮票发行于1990年12月,湖北、河南两地提出早别传邮票首发式是1990年年中,至于集邮圈的“三顾”原地考辨、史学界对躬耕地的讨论则是题外话。表明“隆中对”小型张未发行与原地之争毫无因果关系。事实上,邮票发行部门绝不会因“原地”之争而取消发行计划。

 

博主简介:陈小C

收藏发烧友,记录怀旧的一些事、一些情…

寻知心邮友,一起分享收藏的快乐!

微信个人号:cxiaoc520

公众号:chenxiaocmm

愿做您集邮路上一辈子的良师益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邮电部期间邮票是怎样发行的?
香港2009年邮票发行计划及图稿
湖北襄阳:邮票上的襄阳元素
新中国珍贵邮票一览(贴图)
台湾省2011兔年邮票、小型张图稿亮相(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 (1992年--200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