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艺作品中的春节
文艺作品中的春节                          春节是中华第一大节,古今中外多少中华子民心系春节,团圆吉祥是春节恒久的主题。人们享受春节,歌咏春节,春节团聚、朝会、拜年、饮酒、游赏等等节俗都成为历代文人学士津津乐道的话题。在古诗、词曲与小说等文艺作品中,我们可以体味到春节的另一种魅力。(一)古代诗词中的春节春节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确立,当时号为正日、正旦,魏晋南北朝时期春节名为元正、元日。从汉朝开始,岁首朝廷举行大朝会,君臣相贺。三国魏陈思王曹植是建安文学领袖,他写下了著名的《元会》诗: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衣裳鲜洁,黼黻玄黄。珍膳杂遝,充溢圆方。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载未央。皇室荣贵,寿考无疆。在吉利的新年,皇朝举行盛大的宴会,人们穿着干净漂亮的衣裳,享受着珍奇的美味,徘徊在装饰华丽的殿堂之上。诗人衷心希望这样的美景常留,快乐永远,并祝福尊辈万寿无疆。岁首元会不仅是君臣的聚会欢庆,同时也是皇帝接见外国使臣的机会。晋朝的傅玄《庭燎》诗,给我们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元正始朝享,万国执圭璋。枝灯若火树,庭燎继天光。在元正之日,万国来朝,宫灯若火树在年夜中闪耀,大年夜用来照明的庭燎熊熊燃烧,直到天明。古时帝王为了显示皇恩的浩荡,常在正旦朝会上赐酒群臣,北周大臣庾信有《正旦蒙赉酒》一诗,记其事: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流星向晚落,浮蚁对春开。成都已救火,蜀使几时回。正旦所饮酒是驱除邪恶的酒,是乞求长命的酒。所以这酒是特制的保健酒,有柏叶酒、椒花酒等,这酒也是迎春的春酒。诗的最后两句用的是一个典故,晋葛洪《神仙传》记载:蜀人栾巴有仙术,他在正旦大朝会上,突然向西南方喷酒。管纠察的朝臣控告栾巴不守朝会礼节,栾说:家乡失火了,我用酒扑灭它。不久,果然有蜀郡人来报,成都元日大火,忽然东北大雨来灭火,雨中还有酒气。庾信原为南朝梁人,出使北朝被扣为官,他思念家乡,故用此典。佳节怀人思亲,自故皆然。岁首元日家人团聚,最可欣慰。唐朝白居易有《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殷判官》诗:弟妹妻孥小侄甥,娇痴弄我助欢情。岁盏后堆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形骸潦倒虽堪叹,骨肉团圆亦可荣。犹有夸张少年处,笑呼张丈唤殷兄。长安居大不易,形骸潦倒的白居易虽然心有戚戚焉,但逢岁日有家小相伴,家人团圆的幸福,使白居易温情顿生。素有诗情的白居易,在几杯年酒下肚后,脸上荡漾着春意,竟然有了少年般的感觉,跟友人开起了善意的玩笑。当然,年节最快乐的是儿童,湖北英山民间有俗谚云:“大人望种田,小孩盼过年”,小孩子最盼望年节的到来,唐朝人亦然。李约《岁日感怀》:曙气变东风,蟾壶夜漏穷。新春几人老,旧历四时空。身贱悲添岁,家贫喜过冬。称觞惟有感,欢庆在儿童。在新年子夜之后,曙光初现的时刻,不仅旧岁计时蟾壶中的水已经漏完,需要更换新的蟾壶,就连凌晨的空气也变得温暖起来,新春已然降临;虽然年月催人老,但好在度过了难熬的冬季,值得举杯庆贺。那些无忧无虑、欢呼雀跃的少年真令人艳羡。歌咏新岁诗歌中,最脍炙人口的是宋代大政治家大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伴随着新年到来的是脆响的爆竹与温暖的春风。为了迎接新年,在天色朦胧的早上,千家万户都挂出了新的桃符,以祈求新年家人平安吉祥。王安石在旧岁与新年交替时刻,以诗的语言抒发了他革故鼎新的政治豪情,新年在他的心目中就不只是时间的代换,而是充满希望、充满生机的新世界。新年万象更新,人们为应佳节,人们换上新洁的衣饰。元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赵孟頫有《题耕织图》诗:田家重元日,置酒会邻里。小大易新衣,相成未明时。除了古代诗歌中有对新年的歌咏外,在词曲中也有许多咏赞新年的作品,因为词曲的婉转,有时更能描摹新春时节的人们情感与心态。兹择两首,其一,是宋代大文学家辛弃疾的《蝶恋花》“元日”: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常把新春恨。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朝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新岁与新春同步,过年既是迎春。饮过新年的椒酒,头上佩戴迎春的彩胜,词人念叨着春花的节候,期望春天的脚步轻快如常。其二,是宋代著名词人姜夔的《鹧鸪天》“丁巳元日”: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姜夔笔下的新年犹如一幅风俗画,绿色的柏叶酒与红色的椒酒置于新年的几案之上,隔着屋外的竹篱见到提着灯笼凌晨出门的拜年人。伴随着晨钟响起的是新春的降临,对于词人来说,又老了一岁。词人以清闲自居,不愿开门应酬。只要有梅花相伴,娇儿在身边嬉耍足已。家庭温情与人伦的快乐,在这首小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元宵节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诗词中对元宵欢会的描述甚多,现摘数首,供读者欣赏。其一,隋炀帝的《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幡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隋炀帝是一位很有文采的帝王,他曾经自夸,可以凭自己的文采考上皇帝。这首元夕诗作就显示了他不俗的诗才。元宵节,隋炀帝在洛阳铺张灯饰,火树银花,极尽侈靡。其二,是唐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其三,唐人张祜《正月十五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唐代延续隋朝欢度元宵的风俗,正月十五晚上取消宵禁,让官员市民自由观赏明月、灯火,通宵游乐。明月、星光、灯树、行歌、舞蹈、游人编织了盛世良宵美景。其四,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稍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元宵良夜,是情人相会的日子。多少男女故事发生在元宵夜中。我们看看辛弃疾词《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宋代都市的元宵奢华浪漫,明月繁星、宝马香车、歌舞百戏、美人笑语,盈街满路。可借元宵出来幽会的心上人在哪里?忽然回首,原来她在灯火阑珊的僻静处。(二)小说中的春节 古代小说在于描摹世情,春节这样盛大的节日,自然亦为小说家所关注,一些重要的历史场景,往往借助年节机会呈现出来。   《醒世姻缘传》成书于17世纪,虽然作者描写的是明朝中期家庭生活,实际是清朝中叶后现实生活的反映。据说本书反映的地域范围是山东淄博一带,书中有许多淄博的方言土语。在第二回中写到了年节:晁大舍,“因年节近了,在家打点浇蜡烛,炸果子,杀猪,央人写对联,买门神纸马,请香,送年礼,看着人榨酒,打扫家庙,树天灯杆,彩画桃符,谢杨古月:也就没得功夫出门。算计一发等到元旦出去拜节,就兼了谢客。正是日短夜长的时候,不觉到了除夕,忙乱到三更天气。正是:桃符初换旧,爆竹又更新。”   这段文字虽不多,但我们看到了当时普通人家迎接新年的景象,一是备办祭祀用品,打扫家庙,准备新年迎家神。供神用的香、蜡烛,或购买,或自制;二是准备年节食品,要炸果子、杀年猪、榨年酒;三是装饰庭院烘托新年气氛,贴对联、门神,重新彩画了桃符;值得注意的是树天灯杆,这似乎是受清朝满人习俗影响的年俗。四是元旦要拜节。拜年是传统大年的必备项目,并且要穿上新的衣服,带上拜年帖。在第三回中说:“到了除夕,打叠出几套新衣,叫书办预备拜帖。”五更四点,晁大舍起床更衣,“天地灶前烧了纸,家庙里磕了头,天也就东方发亮了。”然后出门拜年。   《红楼梦》同样成书于清中期,它以贾府大家族为描写对象。书中第五十三回对京城年节习俗有着生动而详尽的描述:   大家族的过年隆重而奢华,腊月到了,王夫人与凤姐这两位重要人物主持操办“年事”。“贾珍那边,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挂遗真影像。此时荣宁二府内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皇帝还给皇亲国戚春祭的恩赏,对于家族来说是一种荣光。正如贾珍所说:“咱们家虽不等这几两银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咱们那怕用一万银子供祖宗,到底不如这个又体面,又是沾恩锡福的。除咱们这样一二家外,那些穷官儿家,若不是仗着这银子,拿什么上供过年?”皇上的恩赐是年节的华饰,最实在的还是庄园的年供,黑山村的乌庄头照例送来年供。乌庄头呈上红禀帖上写着:“门下庄头乌进孝叩请爷、奶奶万福金安,并公子小姐金安。新春大喜大福,荣贵平安,加官进禄,万事如意。”据供单乌送来的都是山珍海味、腊鱼腊肉、鲜鸡活鸭、精米干菜等,共折银二千五百两。   “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接着是家庙祭祀,次日贾母领着子孙到贾氏宗祠祭奠,仪式肃穆庄严,“众人围随着贾母至正堂上,影前锦幔高挂,彩屏张护,香烛辉煌。上面正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左昭右穆,男东女西;俟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的无一隙空地。鸦雀无闻,只听得铿锵叮当,金铃玉佩微微摇曳之声,并起跪靴履飒沓之响。”贾府年节祭祀祖先的阵势令人惊叹。接着贾府的子弟要来拜贾母,“贾敬贾赦等领诸子弟进来。贾母笑道:‘一年价难为你们,不行礼罢。’一面说着,一面男一起,女一起,一起一起俱行过了礼。左右两旁设下交椅,然后按长幼挨次归坐受礼。两府男妇小厮丫环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男东女西归坐,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毕,贾母进内间更衣,众人方各散出。”这里我们看到清代中期京城大年三十年夜饭的情景,年饭前,幼辈、卑者要向尊长拜年庆贺,尊长此时得赏赐拜年者压岁钱及年节礼物,这是家人和睦时机,也是享受亲情的时刻。“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小说中元宵节会描写最多,大约元宵是一个公共空间活动为主的节日,期间发生的故事自然曲折丰富。《水浒传》是长篇的话本小说,它在宋元以来说书人的底本基础上形成,书中的描写虽然不能肯定为宋朝的事情,但也有不少明以前的描写。在书中第三十三回“宋江夜看小鳌山,花荣大闹清风寨”中有这样的描述:宋江流浪被花荣收留,腊尽春回,元宵节近。一日,宋江无事到清风寨闲逛,“且说这清风镇上居民商量放灯一事,准备庆赏元宵,科敛钱物,去土地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鳌山,上面结彩悬花,张挂五七百碗花灯。土地大王庙内,逞应诸般社火。家家门前扎起灯棚,赛悬灯火。市镇上,诸行百艺都有。虽然比不得京师,只此也是人间天上。”元宵当天宋江一行“来到土地大王庙前,看那小鳌山时,怎见的好灯?但见:山石穿双龙戏水,云霞映独鹤朝天。金莲灯,玉梅灯,晃一片琉璃;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团锦绣。银蛾斗采,双双随绣带香球;雪柳争辉,缕缕拂华幡翠幕。村歌社鼓,花灯影里竟喧阗;织女蚕奴,画烛光中同赏玩。虽无佳丽风流曲,尽贺丰登大有年。”乡镇上的元宵虽不能与京师相比,但也繁华热闹,人们以社火表演与花灯祈请新年农事的丰收。《金瓶梅》为四大奇书之一,该书成书于明代中后期,是反映明代社会的世情小说。《金瓶梅》中多次描写到元宵盛况。其中第四十二回“逞豪华门前放烟火,赏元宵楼上醉花灯”中对当时烟花燃放的场景进行了铺排。“都说西门大官府在此放烟火,谁人不来观看?果然扎得停当,好烟火。但见:一丈五高花桩,四周下山棚热闹。最高处,一只仙鹤,口里衔着一对丹书,乃是一枝起火。一道寒光,直钻透斗牛边。然后,正当中一个西瓜炮迸开,四下里人物皆着,觱剥剥万个轰雷皆透彻。采莲舫,赛月明,一个赶一个,犹如金灯冲散满天星;紫葡萄,万架千铢,好似骊珠倒挂水晶帘。霸王鞭,到处响亮;地老鼠串绕人衣。琼盏玉台,端的旋转得好看;银蛾金弹,施逞巧妙难移。八仙捧寿,各显中通;七圣降妖,通身是火。黄烟儿,绿烟儿,氤氲笼罩万堆霞;紧吐莲,慢吐莲,灿烂争开十段锦。一丈菊与烟兰相对;火梨花共落地桃争春。楼台殿阁,顷刻不见巍峨之势;村坊社鼓,仿佛难闻欢闹之声。货郎担儿,上下光烟齐明;鲍老车儿,首尾迸得粉碎。五鬼闹判,焦头烂额见狰狞;十面埋伏,马到人驰无胜负。总然费却万般心,只落得火灭烟消成煨烬。”这段元宵烟火描述,让我们领略到此时烟花制造与燃放技术之妙。   《醒世姻缘传》与《红楼梦》中俱有关于元宵盛况的记述,兹不一道来。     选自萧放著《话说春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小岁酒”种种
古往今来拜年礼|初一
《红楼梦》中这漫长的“过年”真叫一个会过年  安小羽
春节诗词
从《红楼梦》里的贾府,看古代贵族如何过年
古诗词里年味浓 (2019-01-24《临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