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北省武汉詹天佑故居

                     武汉詹天佑故居


     21日参观过“抱冰堂”才下午4点多,本来还可参观相距不远的“辛亥革命纪念馆”,觉得一天跑下来腿脚有些酸软,便驾车去找宾馆休息。刚驶到民主街便看到一家“7天连锁店”,便停下车来登记住宿。

第二天早晨起来用过早餐,决定先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按照导航仪的指引,汽车驶过首义广场地下通道,导航仪报:“目的地在道路左侧”。但此时既不见景点,也无法停车。犹豫间汽车驶上了长江大桥。上了长江大桥就只能朝前开,过了大桥就是汉口区。于是想,既然到了汉口就游览汉口的景点。在路边一处空地上停好车,打开导航仪上搜索汉口的景点,发现距离“詹天佑故居”仅500多米,便驱车经过两条老街来到詹天佑故居门前。

停下车来看,临街有道大铁门,门旁挂着一块大理石牌子,上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詹天佑故居”;大门的另一侧挂着门牌号“洞庭街65号”。

走进虚掩着的铁门,一位近60岁的老人在院子里扫地,见我们进门,便抬起头来说:“展厅的门开着,你们进去看吧。”谢过老人,朝院子后面走去。迎面是一幢欧式建筑,二层楼,坐北朝南,门头挂着一块金属横匾,上面写着一行大字“


天佑故居博物馆”,由卢嘉锡先生题写。门前摆满了绿色植物,在初冬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盎然。

走进故居大门,门厅墙上挂着一幅《詹天佑故居平面图》,从图上看,底层是客厅、书房和餐厅;二层是三间卧室。现底层布置为詹天佑生平事迹展厅。走进序厅,迎面是一尊詹天佑半身雕像,他有一付宽大墩实的脸庞,上嘴唇留着短须,两眼炯炯有神,眉间有股刚毅之气,身穿笔挺的西装,胸前别着一枚民国时期的奖


章。橙色背景墙缀着一行大字: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墙上挂着展览《前言》:詹天佑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伟人,是一代工程大师,是中国铁路建设的开拓者,在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压迫的年代,他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为中国人民争了气,振奋了民族精神。詹天佑生命的最后七年与武汉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此期间他主持修建粤汉、川汉铁路,创建中华工程师学会,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主持全国交通科技工作,他以先进的创业思想,宏远的奋斗目标,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为中国工程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詹天佑是中国的光荣,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为中国的富强而努力奋斗

接下来是介绍詹天佑的出身: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詹天佑出生在广东省南海县,其曾祖父詹万榜是徽州婺源的茶叶商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移居南海。其祖父詹世鸾因儿子回籍乡试困难,遂入南海籍,至其父亲詹兴洪时,以为人代写书信、刻印章谋生。詹天佑幼年在南海私塾启蒙,同治十一年﹙1872年﹚,爱国思想家容闳条陈清政府选派幼童留洋,获准后在香港招收幼童120名,詹天佑为


首批赴美30名幼童之一。到了美国先后进威士哈芬小学、纽哈芬中学学习,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铁路工程。毕业回国后被派往福州船政局后学堂学习轮船驾驶。光绪十年﹙1884年﹚任福州船政局后学堂教习,因教导出色,获清政府

五品顶戴奖。10月,应湖广总督张之洞之邀,回广州任博学馆外文教习。光绪十四年﹙1888年﹚任天津中国铁路公司帮工程师,参与塘沽至天津铁路的铺轨工程。之后又参加塘沽至古冶、古冶到山海关铁路工程。其中古冶至山海关铁路滦河铁桥工程最为艰巨,全桥17孔,总长640米。原由英、德、日等工程师承建,因水流湍急,地质复杂而告失败。詹天佑仔细调查河床情况,采用压气沉箱法施工,终于奠定桥基,完成大桥工程,由此詹天佑入选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光绪三十年﹙1904

年﹚詹天佑被中国铁路总公司聘为工程顾问,次年聘任为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总工程师兼会办局务。

记得小学六年级语文有篇课文叫《詹天佑》,介绍詹天佑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后面对外国工程师对中国人的蔑视,顶着巨大压力,冲破重重困难,独立完成京张铁路的设计和施工,大长中国人的志气。文章写道: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


二百千米,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他们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我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建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和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两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北东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

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计划提早了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京张铁路的修筑,极大地鼓舞了各省自建铁路的热潮。1908年10月,四川总督赵尔丰奏请清廷派詹天佑为商办川汉铁路总工程师兼会办,四川人民踊跃认购铁


路股票,支持川汉铁路建设,抵制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的铁路权;1906年5月,广东商办粤汉铁路公司成立,1910年全体股东选举詹天佑为总经理兼总工程师;1912年,民国政府确定铁路国有政策,任命谭人凤为粤汉铁路督办。7月,推荐詹天佑为该路会办。1914年6月,詹天佑升任粤汉铁路督办,主持修筑粤川铁路、川汉铁

路、粤汉铁路。但当时各地修路经费捉襟见肘,詹天佑提出“就款计工”方法,集中经费赶修粤汉路湘鄂线武昌至长沙段,川汉铁路汉宜线汉口至皂市段,并着后测定宜夔线﹙湖北宜昌至四川奉节﹚。

在汉口工作的七年时间,詹天佑一边致力于铁路建设,一边从事铁路技术的研究,先后编辑出版《京张铁路纪略》《京张铁路标准图》,及我国第一部工程技术词典《华英工学字汇》。1913年,詹天佑任交通部技监,主持全国交通技术工作,为统一全国交通法规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詹天佑的建议下,全国统一采用4.85英尺标准轨距,并推广使用火车自动挂钩﹙詹天佑在其编写的《华英工学字汇》中译作


“姜尼”钩﹚。詹天佑在主持全国交通技术工作期间,还雄心勃勃计划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并组织力量绘制了大桥蓝图。规划中的长江大桥结构精巧,气势雄伟。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英法日等组成特别委员会,在海参威﹙后迁至哈尔滨﹚召开会议,阴谋共管原属中俄合办的中东铁路﹙远东铁路经过我国东北境内段﹚。1月底,詹天佑任中国代表团技术代表,冒着严寒赴会。会上与其他代表力争中东铁路沿线由中国军队护路,防止列强以护路为名武力夺取中东铁路,并争得我国工程师在中东铁路的工作地位。因两个多月紧张的工作,致旧病腹痛复发,

不得已请假就医。4月20日回到汉口,21日入住仁济医院,24日逝世,终年59岁。临终遗嘱语不及私,陈述三件事:一、振奋发扬工程师学会活动,以兴国阜民;二、慎选人才管理铁路,以扬国光;三、“就款计工”,唯力是视,脚踏实地建成粤汉全路。詹天佑逝世后,北京、汉口、广州、上海、天津各界举行公祭,远东铁路会议全体代表静默致哀。新中国成立后,将詹天佑在北京的墓地和铜像修葺一

新,并在八达岭长城脚下修建詹天佑纪念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宜昌记忆》:詹天佑与宜昌的铁路情缘(下)
詹天佑大事年表
广东人物春秋-爱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詹天佑
武汉詹天佑故居(国五)
詹天佑逝世90年:生于南方,扬名北方,定居武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