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代县雁门关

                         晋北重镇雁门关


  9月12日下午我们离开杨忠武祠便去游览雁门关。雁门关在代县境内,县城向北20多公里。在县城里我们看到一座石牌坊,匾额为“雁门古郡”。可见代县的历史

是与雁门关息息相关的。
据明《永乐大典·太原志》记载:“代山(即雁门山)高峻,鸟飞不越,中有一缺,其形如门,鸿雁往来……因以名焉。”代郡汉武帝初年置关,以防匈奴。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重新建关,称雁门关的雁门关是为了防南,不是防北。隋唐时称西陉关,后复名雁门关。明初,关门倒塌废弃,明洪武七年(1374)在旧址上重建关城,并筑内长城”与西面的宁武、偏关相连,称外三关”,以防蒙古骑兵的侵扰。北宋杨家将镇守“三关”,就是镇守的雁门、宁武、偏关这内长城上的三座重要关隘。

  去雁门关的公路正在重建,从代县县城过去只走了五、六公里新筑的柏油路,其余路段都在施工,我们只能走山谷中的施工便道。两边是高耸险峻的山峰,山谷里一条施工车辆压出来的石子路,行走其间前后颠簸,左右摇晃,还经常要淌水过沟


涧。在山谷里走了大约走了七、八公里,便转上了盘山道。盘山道的路面虽好,但路面不宽,坡度较陡,且盘旋曲折,很难驾驶。公路边立有标记,到山顶共有十八道弯,俗称“雁门十八弯”,都是在悬崖峭壁间穿行。不过行至山顶,远眺群山,

延绵起伏,雄奇壮观,心情舒畅。雁门关并不建在山顶,到了山顶还要下行二、三公里才到景区的支路口,到了支路口还要顺着一条山谷前行2公里才是景区。我们

去时,雁门关景区正在扩建。车辆要停在景区外一公里的临时停车场上,步行上

山。我们看新建的雁门关景区比原来的关区扩大了一倍多。有些古城墙已被拆除,有的正在重建。到了雁门关,才知道雁门关不是“一道城墙横在山际,一个城门开在中间”这样的格局。而是有东、西、北三座关门,围起来成为一座城池,守军大

部分驻扎在城里。

  由于雁门关在施工,游客并不多。我们沿着景区主干道走到东门。只见东门建得十分高大,城门上镶有“天险”二字石刻。城下是正在修建的一座李牧的祠堂。城墙上建有城楼,我们顺着高高的台阶登上城楼,但见新修的城墙蜿蜒曲折直上山巅,十分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雁门关的旧址在西面的雁门山上,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吉安侯陆亭将关城移在此处,重新筑关。雁门关之关城,周长二里,墙高一丈八尺,石条座底上砌城砖,门三座。东门之上筑有楼台,名曰雁楼,门额镶嵌一方石匾,书曰天险”;西门之上筑有杨六郎,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地利。北门未建楼,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雁门关”,左右嵌镶砖刻对联一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尊崇第一关”。关城之北筑有营房东侧建有“靖边,内有一石碑,碑文记述赵国名将李牧率兵屡胜匈奴的功绩。关城东南方设有练兵校场。我们上去时,有些建筑已被部分拆除,所以没有


看到北门上“雁门关”的石匾,只看到东门城楼飞檐下悬挂的一块“中华第一关

的匾额。

  雁门关自古就是我国北方的主战场,在这里曾涌现过不少守关戍边的名将。东关门外的“靖边祠”就是最早记录雁门关守边将士功绩的纪念性建筑。据《史记记载“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李牧廉洁奉公,市租皆


输人幕府,为士卒费,因而深得士兵的拥护。李牧对匈奴坚持防守的方针,凭长城之险,加强战备。他在雁门数年,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使匈奴数岁无所得而赵则兵强马壮,愿为一战。在这种情况下,李牧才选用精兵良马,巧设良计,诱敌深入,“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赵。然而,这

是这样一位军事
奇才,被秦国用反间计,让赵王杀了李牧。李牧一死,秦将王翦大败赵军,一举灭了赵国。

   汉代的雁门,更是风云多变。汉高祖刘邦时,匈奴曾南逾雁门,直晋阳(太原)。公元前201年,刘邦亲率三十多万大军,抵达平城(山西大同)抗击匈奴。被匈奴用计诱入,困于平城白登山达七日之久,后用重金物贿赂单于阏氏(匈奴王)才得以解脱。汉武帝继位后,面对匈奴不断猖狂南犯,着手反击。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关古战场,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正是由于汉武帝时期创建了强悍的骑兵抵住了匈奴的南犯,才得以保护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汉元帝时,王昭君从雁门关出塞和亲。从此这一带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可见,化干戈为玉帛同样能取靖边安民效果的。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著名将领杨继业率领杨家将士长期驻守在雁门关,锉败辽兵,为国立功,被誉为“杨无敌”。雍熙三年(986),在雁门一次战斗中,由于帅潘美的指挥失误和挟嫌报复,使杨业陷入重困,最后全覆没,在朔州两郎山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执,宁死不屈,终至绝食国。后人为纪念他的爱国精神,在雁门关北口立有“杨将军祠

  据史书记载,历史上发生在雁门关的战役有140多次,无数鲜活的生命在此终结。在雁门关北5公里的宁武古城旁边有一座古汉墓,有一百多座汉代古墓清晰可辨,墓中都是戍边将士的尸骨。有句古诗“谁知无定河边骨,尚是闺中梦里人。”道出了边关将士与家属的悲哀。本想去凭吊一下宁武古汉墓,没有想到208国道严重堵车,许多从208国道上转过来的车辆,反而要从我们走过的那条山谷小道绕道出去。无奈,我们也只得继续走崎岖的小路返回代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文选粹】王钦丨雄哉·雁门关
繁峙、代县
山西代县:新旧雁门关
「七律」雁门关
2018最新山西雁门关旅游攻略 自由行出游攻略 通关攻略
【原创】山西雁门关游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