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鸟与史料——黄莺
黄莺,诗经幽风东山章作仓庚,曰:「仓庚于飞,熠燿其羽。」
唐代孔颖达撰毛诗正义释曰:「仓庚飞,婚姻时也,熠燿鲜明也。」
今呼之黄莺,见于宋代古籍禽经,亦作莺,亦作黄鹂曰:「莺,仓鶊。今谓之黄莺,黄鹂是也。」
格物总论云:「莺,黑尾,嘴尖红,脚青,遍身甘草黄色,翅及尾有黑毛相间。三四月鸣,声音圆滑。」
明代李时珍撰本草纲目释其名曰:「禽经云,鸣嘤嘤,故名。或云,项有纹,故从賏,项饰也。或作莺,鸟羽有文也,诗云「有莺其羽」是矣。
莺,处处有之。大于鹆,雌雄双飞,体毛黄色,羽及尾有黑色相间,黑眉尖嘴青脚。」
黄莺之名因声音之化转和时地之各异,有许多异名:
鵹黄 尔雅释鸟:「仓庚,鵹黄也。」
晋代郭璞撰尔雅注:「其色黧黑而黄,因以名。」
商庚 尔雅释鸟:「仓庚,商庚。」
长股 汉代戴德整理大戴记:「二月有鸣仓庚,仓庚者商庚也,商庚者长股也。」
鹂黄 汉代郑庚成撰礼记注:「仓庚,鹂黄也。」
离黄 汉代许慎撰说文解字:「离黄,仓庚也。」
鶬鶊 汉代扬雄撰方言:「鹂黄,自关而东谓之鶬鶊。」
楚雀 方言:「鹂黄,自关而西谓之楚雀。」
黄鸟 吴代陆玑撰毛诗陆疏广要:「黄鸟,一名仓庚。」
搏黍 毛诗陆疏广要:「黄鸟,齐人谓之搏黍。」
黄鹂留 毛诗陆疏广要:「黄鸟,黄鹂留也。」
黄栗留 毛诗陆疏广要:「黄鸟,或谓黄栗留。当葚熟时来桑间,故里语曰,黄栗留看我,麦黄葚熟,亦是应节趋时之鸟也。」
金衣公子 五代王仁裕撰开元天宝遗事:「明皇于禁中见黄莺,呼为金衣公子。」
红树歌童 开元天宝遗事:「金衣公子,又名红树歌童。」
黄流离 宋代罗愿撰雅翼:「仓庚,奏人谓之黄流离。」
黄栗流 尔雅翼:「仓庚,奏人或谓之黄栗流。」
鹂鷬 宋代丁度撰集韵:「鹂鷬,鷬,本作黄。」
鹂鶹 元代朱公迁撰诗经疏义:「黄莺,鹂鶹也。」
黄袍 诗经疏义:「黄莺,或谓之黄袍。」
黄伯劳 本草纲目:「莺,淮人谓之黄伯劳。」
黄 字汇补:「黄,黄鹂鸟也。」
鹧 格物总论:「鹧,一名黄鹂。」
春暮夏初,黄莺盛行筑巢伏卵的时期,也就是黄莺努力歌唱的时期。其歌鸣的悦耳,自古十分被人珍视,见诸多旧记载:
诗经周南葛覃章:「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邶风凯风章:「睆睆黄鸟,载好其音。」
幽风七月章:「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礼记月令篇:「仲春之日,仓庚鸣。」
战国魏王墓出土之竹简古籍汲冢周书时训解篇:
「惊蛰又五日仓庚鸣,仓庚不鸣臣不主。」
说文解字:「仓庚,鸣则蚕生。」
本草纲目:「黄莺,立春后即鸣,麦黄葚熟时尤甚,其音圆滑如织机声,乃应节趋时之鸟也。」
黄莺为候鸟,春来秋去,古人不知其移徒现象,以为藏蛰,本草纲目有一则有趣记录,不过几乎为杜撰,曰:「黄莺,冬月则藏蛰入田塘中,以泥自裹如卵,至春始出。」惟更有言之凿凿者,例如荆州志云:「农人冬月于田中掘二三尺,得土坚圆如卵,破之,则莺在其中,无复羽毛。」惟既然说「无复羽毛」,怎样来辨认牠是莺呢?
有关黄莺之生态的旧记载,英人史温候Robert Swinhoe着一八五八年台湾旅行记一文,曾刊载于英国皇家亚洲协会会刊(公元1858年7月),其中有一段日记,当时黄莺在南台湾是很普遍的鸟类。节录如下:
「6月14日我们经过一个村子,在高大的竹林中,名为水底寮,该处的风景,颇与锡兰岛相似。我们在枋寮,大略观察村中的情形。在竹林中有很多黄莺,也有乌须筑巢在弯曲的竹枝上,在巢中摇荡着。」
图片来自WWFChina黑枕黄鹂,黄鹂又叫黄莺
(鸟种:黑枕黄鹂 Black-naped Oriole Oriolus chinensis     作者:黑镜头 联系方法 拍摄地点:贵州 兴仁)
黄莺之诗:
宋欧阳诗:「新荷出水双飞鸣,乔木成阴百啭莺。」
苏轼诗:「学语雏莺在柳阴,临行呼出翠闱深。」
元马祖常诗:「荡桨波浮鷁,裁衣粉莺。」
明扬慎诗:「巢始入燕,轩树已迁莺。」
梅尧臣诗:「高枝抛过低技立,金羽修眉黑染翎。」
李白诗:「春阳如昨日,碧树语黄鹂。」
石诗:「百花开尽见莺流,一啭能添数种愁。」
李煜诗:「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镏泰诗:「明日重来应澜漫,双柑斗酒听黄鹂。」
盖嘉连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赵嘏诗:「暖莺春日舌难穷,枕上愁生晓听中。」
韦庄诗:「雨燕入楼飞,风莺移树啭。」
戴叔伦诗:「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白居易诗:「凭莺为何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
杨万里诗:「仰听金衣语,偶窥莺妇巢。」
韩愈诗:「朝雪里新,雪树眼前春。」
刘敝诗:「野花吹尽竹娟娟,尚有黄鹂最可怜。」
范成大诗:「桑阴净尽麦头齐,江上闻莺每岁迟。」
谢宗可诗:「自织春风金缕衣,穿红度翠往来飞。」
梁沈约诗:「春风宛转入细枝,时莺顾慕声合离。」
宋谢庄诗:「夭桃春莫发,春莺旦夕喧。」
黄莺,全长26公分。全身呈黄色,过眼线至后颈、双翼及尾羽黑色,脚暗铅色。喙尖锐有力、呈圆锥形、脚短而坚实。
繁殖于中国东北、乌苏里地方、韩国及台湾。冬季移栖至东南亚、在台湾恒春半岛地方为稀有的留鸟。
在台湾尚有头、颈、翼黑色,身褐色之红莺Oriolus traillii。在东南亚有头、颈黑色、身配银白色之银莺Oriolusmellianus。
黄莺栖息于树林上层部,飞翔力强,呈波浪曲线飞行,没有成群习性。主食昆虫、浆果,鸣声悠扬动听。
筑巢于高木树上,以植物纤维编织深碗形巢,悬挂于水平树枝分叉处。一巢3~4个卵为常,卵白色,有褐色或褐色斑点。
黄莺
科别:黄莺科
学名:Oriolus chinensis
英文:Black-naped Oriole.
【来源】《鸟与史料》【作者】周镇/台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卷二十六
【别名辞海】之《黄莺的别名》
山石:喜欢自由歌唱的黄莺
黄鹂、黄莺与黄雀到底有何区别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试译之惊蛰
子居:安大简《邦风·秦风·黄鸟》解析 | 中国先秦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