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诗选读四十八首(二)转

 唐诗选读四十八首



11、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12、钓鱼湾

储光羲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一二句写暮春季节钓鱼湾的动人景色。点缀在绿荫中的几树红杏,花满枝头,不胜繁丽。这时,暮色渐浓,那小伙子驾着一叶扁舟,来到了钓鱼湾。他把船缆轻轻地系在杨树桩上以后,就开始“垂钓”了。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管他怎样摆弄钓杆,故作镇静,还是掩饰不了内心的忐忑不安。杏花的纷纷繁繁,正好衬托了他此刻急切的神情。

 

 

13、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前两句状眼前之景,流露出孤独之感。天上鸟儿高飞远去,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尽”“孤”“独”“闲”等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孤独感。三、四句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14、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首联两句道落日黄云,大野苍茫,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后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15、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诗开头直接标揭“黄四娘家花满蹊”,省略了寻花过程,而将寻花得花的喜悦突现出来。寻花之际,突然发现前方一片花海,连路都被掩没在花中了,足见花的范围之广,每一棵树上都是繁花似锦,花朵繁密,连树枝都被压得低垂下来,足见花势之盛。后两句超出花的本身来进一步渲染,蜂蝶成群地游戏飞舞,黄莺在树枝间宛转啼鸣,生动地描绘出“戏蝶”与“娇莺”的自由和快乐,而这自由与快乐正是缘于鲜花盛开、香气馥郁的环境所吸引,因此写莺、蝶,正是意在进一步突出花的魅力。

16、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永泰元年春,杜甫离蜀东下,此诗大约作于舟经渝州一带。上四句写旅夜景况。首联对起,于“细草微风”的环境中衬托“危樯独夜”之耸立,顿生孤寂之感,而以坚实之“岸”与不定之“舟”对照,更添飘泊无依之意。颔联写舟中所见夜景,星垂平野,月涌江流,景面之大包容六合,显“独夜舟”之渺小。后四句抒旅夜情怀。颈联以反语泄愤,名实因文章而著,官不为老病而休,言外之意甚明。尾联自伤前程,鸥之飘飘,恰如舟之泛泛,“一沙鸥”既与首联“独夜舟”构成绝妙互映,又为飘泊伤感提供了生动的意象。由此可见,前半写景,而景中寓情,后半抒情,而寓情于象,堪称情景相生、互藏其宅之范例。

17、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写秋日登高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暮年穷愁落寞之悲慨。前四句写景,先是展现眼前景,“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两句中写出六个独立的图景,其中具有生命的猿啸、鸟飞,一个徘徊难进,一个则悲惨哀鸣,景象的本身已具悲秋伤感的氛围。紧接从具体景物进而到对整体秋气的描摹。落叶萧萧,长江滚滚,景象是那么地广大辽远。后四句直接抒写郁郁愁怀和重重悲慨。流落他乡,一重悲;长期流落,二重悲;离乡万里,三重悲;时值悲凉之秋,四重悲;暮秋登高,触目惊心,五重悲;独自一人登高,顾影自怜,六重悲;以多病之躯独自登高,七重悲;而一生为病痛所累,八重悲,两句中含有八重悲慨。同时,时局艰危,生计困窘,满面憔悴,两鬓霜雪,想要借酒浇愁却因肺疾而刚刚戒酒,郁结无从排解,愁苦更为不堪。

1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广德元年春,杜甫流寓梓州时听到安史乱平的消息,写下这首饱含激情之作。首联以“忽传”、“初闻”写突然到来的捷报及自身喜出望外之情。颔联写合家激动之态,落脚于“喜欲狂”。颈联再述狂态,而自然逗出“还乡”之意。尾联承“还乡”,以四个地名贯穿而成,一气而下,充分表达出急切心情。全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之外,皆为抒发惊喜之情与喜极之态,既曲折尽意,又一气流注,被后人赞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19、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20、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描写了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诗的前二句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二句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还更加说明韦应物宁愿做一株无人关注的小草,也不愿意去做那些大的官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五律,谁为第一
中小学诗词大会模拟试题(101—210,含答案)
200道中国诗词大会模拟试题,一起来挑战!(附答案)
214 唐诗解读——李白之《渡荆门送别》
唐诗赏析  绝句
旅夜书怀·杜甫|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