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姓不听劝告,寇准想了个好办法,值得今天的官员学习

特约作者:任万杰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19岁的寇准考中进士。宋太宗选取进士,会到殿前的平台亲自看望提问,年纪轻的人往往不予录用。有人就教寇准增报年龄,寇准坦然地说:“我刚刚准备要踏上仕途,怎么可以欺骗陛下呢?”

好在宋太宗没有那么固执,也是因为寇准确实才华横溢,年仅19岁的寇准被太宗考取了,被授官大理评事,派往归州巴东任知县。

巴东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上游两岸,是个水多人稀穷乡僻壤之地。但寇准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面对困难竭力为民分忧。他爬山涉水,体察民情,了解老百姓的疾苦,当看见当地百姓衣不遮身、食不饱肚时,就一面上奏朝廷,请求减轻农民赋税,一面劝农稼种植水稻。

可是当时大家的思维是养鱼,这鱼毕竟不是粮食,是人们的必需品,而且水灾严重,因此十家养鱼九家赔,遇到收成好的年份,又因为养的人太多,所以不赚钱。就这样,当地百姓世代以养鱼为业,习惯了这种方式,不想求变。尽管寇准让大家种植水稻的政令已出,并且再三鼓励,仍没人愿意去种水稻。

寇准不愿靠强制措施逼迫百姓,没有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这个问题,而是想出来一个办法,贴出告示:从即日起,如有轻度犯罪者,可以根据种植水稻面积的多少,从轻发落,并且水稻长势和收成好的家庭,成员可以减罪或免罪。

这个告示一贴出来,好家伙立刻传开了,在当时的法律下,谁也不敢保证一生一点罪没有,因此为了保身,开始大面积种植水稻。寇准看到时机成熟,派专业人员深入百姓中间,把中原先进的技术传授给当地人,使巴东县成为“无旷土、无游民”之地。

因为水稻非常适合巴东县,因此两年多时间,巴东县人们渐渐富裕起来,老百姓亲切地称年轻的寇知县为“寇巴东”。

寇准任巴东县令四年,巴东县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社会安定、百姓富足,当寇准离任的时候,巴东百姓送了他一把万民伞,数里不绝。

这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位好领导一项好政策,实施起来是一门学问,要把好事办好,需要动动脑子,而不是一朝权在手,就开始无法无天起来。疏导比强制重要,变通比蛮干管用,政令通达其乐融融,才是我们想要的和谐,而不是被和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寇准 : 仕途首任巴东令,秋风亭铭峡江情
散文||巴 东
我喜欢的古诗词第148首
寇准在巴东
巴东百年古城文化解读教学视频
北宋名相寇准与“秋风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