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攀讲平潭古街”之一盘点地名掌故 细数历史印记
 本帖最后由 第二课堂 于 2012-2-17 14:21 编辑


南街骑楼 柯健 摄


海坛水师提督詹功显故居 念望舒 摄
  

老街的青石板路 阮中恩 摄
  

民国版县志平潭街市略图


五福庙大门 念望舒 摄

       城市的源头是一条街,最早的街后来就变成了老街。

       对平潭人而言,古街专指北街到江仔口一带,这是当地人对老城关的统称。“亭下街”、“万顺头”、“夏致街”、“十间排”、“金榜埕”等具有海岛特色的地名,记录着平潭城市之源。今天,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去寻找那曾经见证过平潭繁盛兴衰的老街。
       从民国版县志的地图上看,平潭老街占地面积不大,但是街巷布局紧凑,几条街道互为相通。史载,清顺治三年(1646年),周鹤之移兵海坛镇,建镇总署。到光绪十四年(1888年),平潭城区建有108间房屋,形成街道雏形。至民国初年,县城共建有北街、南街、亭下街、土地街、五福庙街、合掌街、大路顶街和夏致街8条街道,总长约1150米,整个县城才0.33平方公里。
       从“海脚”延伸
       今细数古街,方圆几里地之间竟济济堂堂聚集着二十多条街道,大多数的街名至今仍然沿用——后围、北街、辕门街、南街、大路顶、江仔口等,街道之间相仅隔几十米,街道规模之小在城市之中极为罕见。据老辈人说,旧时平潭县城有各村庄轮流设墟赶集的习俗,形成有村就有街的传统。使得古街,自明末起即为平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从土地后街,一直往西,现在还会看到一个“古渡口”的石碑。“海咔”这是当地人对城关“古渡口”的简称。“海咔”土话翻译为“海脚”,而与“海脚”相毗邻的霞屿、东屿、洋潮屿都是当时港内的岛屿,葫芦状的海港出竹屿口与海相通。
       平潭县志主编吴金泰说,早先平潭城关就叫做潭城港,就源自这个“渡船头”。早先从后围到现在平潭一中旁都是海,涨潮时海水会流到观音井这里。那个古渡口正对着洋潮屿,涨潮时船能直接开到城关来,退潮时能退到竹屿口那边。舟船往来,从福清、长乐的船儿来平潭都要在这里靠驳。他记得小时候,观音井这里还有一个水榭戏台,戏台就搭在一汪清波之上,不定期有大戏看,多是表演闽剧。“解放前看戏那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天色一暗,大家就搬凳子占位置,而小孩子围着商贩买平潭人爱吃的一种“小麻螺”。这种情景跟鲁迅去看社戏吃蚕豆的感觉一样的。夜色中江上渔火摇曳,未必听得懂戏中唱的什么内容,那种美好的记忆至今仍难忘记”。吴金泰回忆说。
       到了1959年至1962年间,平潭县政府开发竹屿口围垦及滩内开发工程,据平潭县志记录,工程历时3年,围垦海域面积21.23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县城城区面积的1.5倍。这打破了平潭城关的格局,也是平潭现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地形变迁。随着县城人口的增加,城市扩大,古街慢慢向东移至龙凤头沙滩方向,即今天的九一六新城。
海坛水师的发源地
       在民国县志,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生僻的地名:“旧校场”、“水警署”、 “北炮台”、“南炮台”、“福泉境”、“美会毓贤女学校”等等。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朝廷设在福清镇东卫的水师海坛镇移驻海坛岛,建设衙署。该镇下辖左、中、右3营,兵员2400名,俗称“二千四兵”。康熙二十三年,即1684年,海坛镇水师与台湾镇、澎湖协开始实行戍兵换班制度,每3年一换,历时211年之久。故衍生了这样一句谚语:“二千四兵换班,不离台湾海山。”
       可以说平潭古街是海坛水师的发源地。透过民国版县志,海坛水师的痕迹依稀可寻。
       旧校场,即为旧时海坛水师操练的军事训练场地。当年海坛水师2400官兵,这个训练校场相当庞大,据说有五六个篮球场那么大。在民国版县志上标注为与右营相连,即现在的平顺公司到华侨大厦延伸到右营小商品市场。
       北炮台,即现在的平潭一中现址,当海坛水师的射击炮台。
       南炮台,即现在的实验小学现址,是海坛水师又炮台射击处。
       美会毓贤女学校,即现在的实验小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教会在平潭县潭城南炮台(现实验小学)购地建校舍,创办8年制(初、高两级)女子小学,取名“毓贤女子学校”。民国元年(1912年)增设初中班。民国12年校名改为“毓贤女子初级中学”。先后11位校长均由外籍女传教士担任。
       文庙,民国9年,县知事董秉清在原兴文书院旧址(兴文小学)创建文庙,移建学校于北侧。次年8月,大成殿落成。
明伦堂,民国11年,知事黄履思在周鹤芝废祠旧址前续建崇圣祠和明伦堂。
       海关渔团分会,民国7年,4月,成立平潭渔团分会,陈维实为会长,负责渔船户注册和渔业情况调查。
       辕门街,“辕”在古代指军营之门或行馆,即长官战场司令部或官方的衙署为衙门。据考证,城关的旧电影院就是原来海坛镇台衙门所在,衙门北面围墙建有清兵军营住宅,区号“后围”。镇台衙门建有南北辕门,北辕门外接北街,南辕门南接南街,镇台衙门后为民国时期的水上警察署,自清康熙以降几百年间均为衙署所在,其旧址坍圮后仍称“衙门顶”,后成街市,在南北辕门间,故称“辕门街”。
“中正堂”的故事
       在城关老电影院旁,还有一座旧石头建筑称为“中正堂”。这曾是国民党在平潭统治时期驻兵、集合和大型活动的场所。
据平潭县志记载,民国33年,也就是1944年,当年10月,平潭县成立抗敌自卫队,林荫为司令,陈牧今为副司令,宋曦为参谋长,部队扩编为4个中队,2个后备中队,1个独立分队,队员800多人。到了民国35年3月,林荫大兴土木,动工兴建“中正堂”。整座楼坐东向西,前座为木石结构三层楼房,后进为屋架结构礼堂,宽18米,高9米,这座楼是当时县内屋架跨度最大的建筑物,后成为县城**活动的主要场所。
       老辈海岛人回忆,这个时髦建筑落成第二年的元宵节。中正堂发生一件当时认为是惊世骇俗的事。由林荫主持的11对男女青年在中正堂举行首次集体婚礼,去掉长袍马褂,凤冠霞披,换成了西装和婚纱,这场跟西洋镜一样的新式婚礼,吸引了众多老百姓,把中正堂二楼的观礼台围得水泄不通,后来导致楼板踩塌了,还有好几个人受了伤。这场婚礼有惊无险中,让老百姓开了眼界,也为破除陋俗开创先例,成为平潭历史上新式婚礼第一例。
       现在从党校大门正对面,沿着一个大斜坡,还能看到“中正堂”这座老建筑,当年气势辉煌的大厝,今天看来,不过是一座普通三层石头屋。唯隐约可见“中正堂”三个石刻的字,见证着曾经风云变幻的历史。
教堂与庙宇共守
       平潭县志记载,同治九年(1870年),境内君山后北岚岭村人陈清源由霞浦旋里定居,最早在平潭传播基督教,平潭传播基督教这是最早的一个传教士。
       光绪元年(1875年),福州教区派神甫江心镜来平潭传播天主教。至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江仔口村建天主教堂,占地1公顷。宣统二年(1910)年大堂重建,系钢筋混凝土双层仿欧哥特式结构,为平潭建筑史上首座。
       吴金泰说,平潭城区曾划为“十境”,俗称“十境底”。后又有“十三境”之称。这个“境”相当于现在的居委会划分。而这种城区划分现在可以在这些庙宇门额的镌刻得以印证,五福庙镌刻为“五福境”,土地庙镌刻为“东岚胜境”,还有“福恩境”、“福兴首境”、“福思境”、“福泉境”等等。因此诞生了五福庙、土地庙、后围庙、观音庙、城隍庙等。可推断出当时一境一庙已成平潭当地约定俗成的一种民风。
       欧式建筑风格的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与各个庙宇共聚一城的现象,也说明当时西风东渐,不同信仰能相容共存的人文底蕴,演绎了西洋文化与海岛民俗的融合。
本版文字:欣 桐
编 后
       可以说,古街是平潭近代人文文化聚集沉淀的地方。“一里六提督”、福建抗英第一人“江继芸”、海坛水师提督詹功显,民国刘尧宸中将都出自古街。
       如果你在某个黄昏,走进古街,听着亲切质朴的平潭土话攀讲,青石板路,黑瓦红墙,古香古色。岁月嬗递,繁华落尽。老街以淡定的力量,抗拒着现世浮华躁动,定格成平潭的传统文脉和历史卷轴。
古街,地名掌故集粹
链 接 >>>
五福庙:建于明朝,据说负责修建这座城隍庙的人叫陈福,建后取福建省、福州府、福清县、福兴境及陈福本身五字“福”而命名“五福庙”。
亭下街:五福庙往北一条街,原名万福街,意为五福庙的城隍爷能造福于万民,后万福街头建有一座烧废纸的亭子,万福街更名亭下街。
万顺头:亭下街往东有一小土坡,旧说闽南人最早在此路口开杂货店,店名“万顺”,生意兴隆,后人们将此地叫做万顺头。
右营:因水师右营所在地而得名,现在东大街侨联和新华书店一带,旧时为清兵练兵场,称校场,校场南角守备衙署,称右营村。
后围:万顺头朝北,地势稍高,今旧电影院附近,原是清朝镇台衙门,衙门四周有围墙,北边围墙后建有清兵军营住宅区,区号后围,今后围村。
辕门街:镇台衙门原建有南北辕门,北辕门接北街,南辕门接南街,镇台衙门自清康熙以来几百年间都是衙署,后为水上警察署,其旧址上后成街市,称“衙门顶”,即今辕门街。
土地街:南街街头往西,有条小街,街尾有座土地公庙,称土地(公)街;土地庙。
夏致街:土地街往北,地势低下,旧称下底街,雅称夏致街。
十间排(渡船头):夏致街西北,旧时靠海边建有十来间一字排开的民房,座东朝西面向内港,该村叫“十间排”,沿用至今。此处原是潭城最早的码头,又称“渡船头”。土地街往西还有个码头称“埠头”,建于清末,后替代“渡船头”成为旧时潭城水上交通要道,
新府口:渡船头和北街之间,旧有一外来官员姓沈,建府宅沈府,继后附近形成村庄,取名沈府,后该庄又分为大沈府、小沈府,一度更名大新府、小新府,现称新府口。
金榜埕:土地街往西,清末建一码头,代替渡船头,叫埠头,旧为潭城水上交通要道。流传说埠头往南的海边有住一户黄姓人家,主人黄金榜,行医,颇有名声,时值有外地运载中药材的商船在附近海域触礁沉船,药材都被黄金榜所得,使其一夜暴富,后来他围海滩为埕,人称金榜埕,形成村庄后仍沿用此名。
观音井(龙潭):金榜埕往东南,有座小庙观音庙,传说庙西有一石潭,长年从石潭流出泉水,甜而清凉,遇干旱而不涸,有“龙潭水”,后该地叫龙潭;又说此潭附近有一口小井,名曰观音井,周围一带村便叫观音井。
大路顶(合掌街):观音井和南街一带以前是海滩,旧时南街尾曾架有小桥,称桥仔头,桥仔头直通而上建有衙门,久而久之修成当时最大的一条马路,而且地势较高,故称大路顶街,大路顶街分上大路顶与下大路顶,之间往东有条狭长街道,因上、下大路顶如手臂,小街两边房屋如掌,故称合掌街。
江仔口:合掌街南是黄姓聚居村庄,称黄厝村,黄厝往西南,原是海边,这里退潮时海水不退,因而在此一带形成村庄叫港仔口,今称江仔口。 摘录于《平潭风物》
来源:中国.平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平潭远大案再审判定国家赔偿1.98亿元
详情
深藏于苏州古城的8条老街里,一定有你没走过的
四川古镇 | 广元柏林沟
老牌坊——不同场所的建筑意境“威严的殿署牌坊”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重庆三道拐古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