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历了52次地震的皇帝,讲出了地震成因

他,讲出了地震成因及震源深度与地震烈度的关系,讲出了地震地区分布的不平衡……身为皇帝,能对地震作如此深入的探讨研究,并获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实在难能可贵。他,就是在中国的封建帝王中在位时间最长,开创了“康乾盛世”的清朝皇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号:康熙)!

要说我国历史上在位期间遭受自然灾害最多的皇帝,当然为康熙莫属。康熙在位61年,相当于从新中国建国以来一直到现在由一位领导人执政。所以旱灾、水灾、雪灾、冻灾、地震、火山无所不有,古今中外少见,仅遭遇地震就多达52次。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康熙七年(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十八年(1679年)京师8级地震、三十四年(1695年)山西临汾8级地震、四十八年(1709年)宁夏中卫7级地震等。其中京师大地震就发生在皇帝家门口,造成的损失极为惨重。据叶梦珠的《阅世篇》记载,地震发生时,“声如轰雷,势如涛涌,白昼晦暝,震倒顺承、德胜、海岱、彰仪等门,城垣坍毁无数,自宫殿以及官廨、民居,十倒七八。”

1721年,67岁高龄的康熙皇帝在他病逝前一年,结合自己在数次大震中的感受和体会,撰写了论文《地震》,《地震》著于康熙60年,刊于雍正10年编录的《御制文》第4集第30卷内。

在《地震》这篇学术论文中,康熙认为'大凡地震,皆积气所致'。'阴阳迫而动于下,深则震虽微而所及者广,浅则震虽大而所及者近……而方幅之内,递以近远而差。'就是说,地震起源于地下,在地震震级大致相同时,震源越深,波及面越广,但对地面的破坏越小;震源越浅,波及面越小,而对地面的破坏越大。这与现代地震理论得出的结论颇为接近。

作为一个古代皇帝,能够对地震有如此研究,实在是难能可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汶川地震三大科学问题
震源深度13公里是什么概念?
新西兰发生8.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イタリア北部で地震、6人死亡 M6.0、建物崩落
朝鲜发生3.4级地震(疑爆) 震源深度0千米
河南周口市发生4 .7级地震 震源深度8公里(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