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世青铜珍宝——司母戊鼎

中国的古青铜器制造工艺历来处于世界的前端,像勾践剑,三星堆面具此类珍宝都是世界闻名的青铜器,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后母戊鼎。后母戊鼎(一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

后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一向为世人所钦羡。它的价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

饕餮是传说中喜欢吃各种食物的神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象被虎所吞噬。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后母戊鼎初为乡人私掘,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铜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至今。

经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姘的庙号。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在商后期铸造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

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列禁止且出国展览,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可谓是数不胜数。

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后母戊鼎正式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移至该馆,这足以体现当代国家政府对于文物保护的重视与期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件真文物】最有“脸面的”青铜方鼎,被禁止出国展览
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后母戊鼎
青铜器 后母戊鼎的铸造玄机与纹饰解读
进国博,看国宝
开眼界! 中国各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你有幸见过几种
中国70件珍贵古文物,凝聚中华智慧,展现独特魅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