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7新作文素材:漆黑乡道上警车开大灯护送三轮车回家
2017新作文素材
漆黑乡道上警车开大灯护送三轮车回家

漆黑乡道上警车开大灯护送三轮车回家 一张照片引点赞
2016年11月19日  来源: 扬子晚报

这张温暖的照片刷爆网络

  17日,一张温暖的照片刷爆网络:在漆黑的路上,一名男子骑着三轮车,三轮车后面载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一辆警车打开了大灯缓慢前行,为三轮车照亮回家的路。
  人民日报微博转发这张照片,截至昨天下午4点,已获得18300个转帖,12.5万个赞,阅读量超过1400万。就如一位网友所说,“你们不仅照亮了回家的路,也温暖了这个寒冷的冬天。”
  记者找到了照片的拍摄者,以及当时开警车的警官郑士龙。这个温暖的故事,是这样发生的……
  照片拍摄者当时在夜跑 他为这温暖一幕还写了首诗
  43岁的戴鹏是衢州巨化集团的一名电气工人。他还是一位诗人,从17岁就开始写诗,现在是衢州市作协会员、衢州市网络作家协会会员、衢州诗词协会会员。
  戴鹏有夜跑的习惯,只要天气允许,他每晚都会出去跑一趟。
  当时大概是16日晚上7点多,那段路特别黑,没有装路灯。戴鹏远远地看到,一辆警车开在一辆三轮车后面,警车打着大灯,慢慢地开着。看上去,是警车在为三轮车照明。
  几乎是下意识的,戴鹏拿出手机,拍下了这张温暖的照片。
  诗人都是感性的,戴鹏说,当时他被感动得眼泪都快流下来了,心里有股冲动,要把这一切给写下来。
  这首叫《夜航》的诗,现在已经和那张照片一起,红遍了网络。全文如下:
  夜航
  慢些,再慢些
  别让水箱的热气吹到你的后背
  慢些,再慢些
  别让低鸣的发动机变成催促的鼓
  年轻,闪亮的眼睛
  二十岁的年纪
  或许不解你白发的倾诉
  但,允许我伴你走上一会儿
  在这,漆黑如墨的夜
  不是很远很远
  只是眼前这一小段
  不能很久很久
  只占夜晚的片刻
  但,允许我陪你一程
  用光打开一条坦途
  送你,回暖暖的梦
  戴鹏说,这是人性之光,“我想要表达的,是对人性的赞美,对车上那位民警的敬意。相信每个关注此事的人,都是一股正能量,并最终汇聚成温暖的海洋。”
 开车的民警已经从警24年 他说,帮助他人很寻常
  53岁的郑士龙,是衢州市公安局柯山公安分局石室派出所一名普通民警,从警已经24年。当时,郑士龙和30岁的协警杨军到一个山村处警回来,由郑士龙开车回派出所。
  “大约是晚上7点10分左右,我们回派出所的路,从衢州巨化集团到我们石室乡,有一段800米左右的乡道,坑坑洼洼的,路况不是很好,平时车很少,没有安装路灯。
  车子开到这里后,我减慢车速,这时发现前面有辆三轮车。骑三轮车的,是一个看上去50多岁的男人,三轮车后面坐着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老太太头发花白,身材有些佝偻。应该是母子俩。
  路不平,天又黑,三轮车骑得很慢。我看他骑得很吃力,怕他看不清路,就打开了汽车的大灯,一路跟在三轮车后面。”
  当时,老郑还对坐在副驾的同事杨军说,“天这么黑,我们开车跟在后面送送他,晚点下班没事吧?”
  那个骑车的男人很快感觉到有人开车为他照明,还回过头来朝老郑两人笑了笑表示感谢。老郑探出车窗大喊:“慢慢骑不要急,我们会一直在后面的。”
  路不好,三轮车骑得很慢。过了十几分钟,这段800米的路还没走完。这时,前面出现一段上坡,男子年纪偏大,骑得更吃力,甚至差点倒退回来。
  老郑对杨军说,“你人年轻,下去骑车,让他们两个到车上来。等到有路灯的地方,再换回来。”
  杨军依言下车,让三轮车上的两人上了警车。杨军体力好,很快骑出了这段乡道,来到平整的马路上。一番叮嘱,目送三轮车离开后,老郑才重新发动汽车,回了派出所。
  老郑没想到,自己做了一件举手之劳的事,会在网上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我们干基层民警的,送年老体弱的人回家再平常不过了,有什么值得表扬的?”(周挺文娜盛伟据《钱江晚报》)
   网友评论>>
  “矜持小女孩儿”:你们不仅照亮了回家的路,也温暖了这个寒冷冬天。
  “流箐c”说:好人一生平安,这个世界很美很漂亮很善良。
  hevolw努力工作挣钱:2012年骑车去西藏,到芒康那天,要翻宗巴拉山,都晚上9点了我们还在山顶,路面又湿又滑,手电的光太小,只能看见两三米的范围,一个藏族大哥骑了辆摩托车,开着灯在我们后面为我们照亮前面的路,一直把我们送到检查站,才默默离去。虽然我连大哥长什么样都没看清楚,但是我一辈子也不会忘了他,谢谢。

 

今日聚焦:深夜这两束灯光,照亮人心,温暖寒冬,感动中国!

 2016-11-19鲲鹏友冯站长之家

 

     看了这个新闻,心里暖暖的。
     在寒冷的冬夜,一对骑着三轮车的老人,行进在黑乎乎的路上。身后,一辆警车,徐徐跟着,打着车灯给他们照亮前行的路……
     多么温暖的画面!

     这辆警车射出的橘黄色的光,照亮的不仅仅是老人三轮车下那段几百米的路。
     我们相信,它一直照到了两位老人的心里。老人心里,亮堂堂的、暖和和的……
     在老人心里,那两位警察,就是他们的守护神,守护他们行走在平安路上,守护他们的平安家园。
      感谢网友戴鹏的随手拍。他说:“这么正能量的事,应该让更多人知道,也应该让做好事的人同样感受到温暖。”
     戴鹏拍到了开头,但没有拍到结尾。过了几分钟后,警官就请老人上了车,三轮车由年轻的协警帮着骑回家。
虽然浙江衢州公安局柯山分局警察郑士龙和协警杨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断强调自己只干了一件很小的事,但是,恰恰是这种小事,更能够感动每一个中国人,撩拨每一个充满爱心的中国人的神经。
     郑警官也不会想到,那夜,他们警车发出的两束橘黄色的光,会通过网络、手机……照射到我们每一个网友心上,每一个中国人心上。
      透过这两束光,我们看到了很多,很多。
     这两束橘黄色灯光,射出的是人性的光辉!
     郑警官说:
     晚上7点10分左右,我们回派出所的路,有一段800米左右的乡道,坑坑洼洼的,没有安装路灯。这时发现前面有辆三轮车。一位老人在吃力地蹬骑三轮车的,三轮车后面坐着一个70多岁的老太,老太太头发花白,身材有些佝偻。
     路不平,天又黑,三轮车骑得很慢。我怕他看不清路,就打开了汽车的大灯,一路跟在三轮车后面。
脑补这个温暖的画面,我想起了儒家先贤孟子的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对老人的关爱,反应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反应了社会的人性程度。
     我们会被这两束灯光感动,是因为透过它,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文明,看到了中国的人性。
     这两束橘黄色灯光,射出的是传统强权部门的柔情光辉!
     警察,在人民心目中,一般都不是如此柔情形象。
     正能量的形象,是警察奋战在勇斗匪徒的第一线。
     负能量的形象,是有些警察暴力执法,造成警民冲突,最后酿成重大事件。
     谈不上正能量还是负能量的,比如警察在路口、车站拦住行人检查身份证,有些人反感,有些人理解。
     这一个小小的事件,能够瞬间火遍网络,首先是因为它极大丰富了大家心目中警察的形象。
     原来,警察也可以如此让人感动!
     其实,警察的这种爱民的行为,并不是真的这么稀有。
     郑警官没想到,自己做了一件举手之劳的事,会在网上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他一再自谦:“我们干基层民警的,送年老体弱的人回家再平常不过了,有什么值得表扬的?”
     其实这种自谦,这种“再平常不过”的感觉,更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当权力部门、国家机器以如此温情的面貌出现时,这个国家才是强大的。
     因为,强权力在人民面前越温情、越卑微,国家才更加伟大,人民才更加幸福。
     我们相信,越是强大的国家,其权力部门对待人民越是柔情。
     相反,越是对人民强硬、耍横的政府,越是色厉内荏,越是虚弱。
     1792,英国特使马嘎尔尼访问清朝前,他心中还是马可波罗描绘的辉煌盛世。但是等他踏上中国的土地,发现大清的官吏可以随意拉来农民服役,而几乎不用付报酬,还可以随意鞭打他们。那时,英国的使臣就开始轻视大清国了。
      一个基层警官的小小举动,可以感动整个中国。因为,这里面有太多的感人因子。
就像戴鹏说的,这是人性之光,“我想要表达的,是对人性的赞美,对车上那位民警的敬意。相信每个关注此事的人,都是一股正能量,并最终汇聚成温暖的海洋。”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那两位警察一样,发出自己的光,即使再微弱,也可以照亮、温暖身边的人。
     你想让社会充满爱,那就首先爱这个社会,爱身边的人。
     有时,你的举手之劳就可以感动中国、影响中国、改变中国。
     因为,你怎样,中国就怎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400万人围观!一位夜跑者的'随手拍',让这辆警车火了!
今日聚焦:深夜这两束灯光,照亮人心,温暖寒冬,感动中国!
约翰逊突然现身乌克兰:受警车护送画面曝光 或将与泽连斯基会面
别看大象笨手笨脚的 三轮车骑得非常溜!
“围观”世界各地严重超载,美国超载警车开道
警车护送,白俄罗斯运动员已飞往波兰避难,前奥运亚军也拒绝回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