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县名解析: 大同阳高县县名来历

西汉置高柳县,后为恒州高柳郡,领高柳、安阳二县。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阳和卫;三十一年(1398年)在今址筑城,因城在洋河之畔而谐名阳和城;宣德元年(1426年)移高山卫同治,又置阳和通判。清顺治三年(1646年),阳和、高山合为阳高卫;雍正三年(1725年)改卫为县,为阳高县名之始。

风景名胜

龙混山:海拔1577米,是采凉山的支脉。半山腰上的摩崖石上书写着“壮观”二字。此处“壮观”落款日期则是“大明万历二十五年”。除了摩崖石刻,山上还有青云观。此外,还有一个天然的石洞,洞深约4至5米,洞内石壁光滑,左窟有人工开凿的可供攀爬的台阶,一些台阶上还刻有文字。右窟内则隐约可见壁画和一些珍贵的题壁,题壁上书写“大明嘉靖二十三年补修”。相传龙混山上建筑是唐代李世民东征高句丽路过阳高之时命人修建的,是佛道合一建筑,山顶为道观,半山腰的洞窟则为佛阁。

云林寺:县城内西隅的云林寺,明建的大雄宝殿及雕梁壁画。

古城墓群:县城东南30公里的古城墓群,为汉代墓群遗址。

守口堡:为明长城大同镇关堡。据史载,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设,隆庆六年(1572)砖包。城周“一里二百二十步,高三丈五尺”。只城东有一门。明时在此驻守备,分守长城“十三里,边墩二十三座,火路墩四座”。明隆庆年间俺答汗部由此入犯,曾使大同全镇告急。今城堡已毁。长城由守口堡至镇宏堡,人为破坏较少,地势稍有起伏。

“许家窑人”遗址:是在1976年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北京人”后裔居住的地方,位于古城镇许家窑村,这一发现弥补了从“北京人”到“峙峪人”之间的空白,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同阳高县地名由来
长城乡、二十六段长城、正边堡(2016年长城访古之三)
山西大同市阳高县大同县交界发生4.5级地震
可以肯定地说,雁北地区的乡、镇、村,绝大多数和军事有关
山西大同1932年,屡遭战火的古城墙
卷一百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