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说中国为什么出不了诺贝尔获奖者,看完这个孩子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在最新一期的《最强大脑》里,孙亦廷与人工智能打成平手。这是一个八岁的孩子用自己的天赋为人类尊严作出的捍卫。

第四季《最强大脑》除了新老选手的挑战对抗,最大的看点便是由《最强大脑》选手组成的人类代表对抗百度研发的“小度”智能机器人之间的“人机对抗”,在第一期中主席王峰最终代表人类出战以一分之差败给“小度”,第二期人类是否能够扳回一城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第二期“人机对抗”的内容为声音的辨别,经历了第一期选人出战时选手互相推脱的尴尬局面,本期出战的选手毫无疑问的直接选定了辨音神童——孙亦廷。


关注过之前《最强大脑》的应该了解,孙亦廷从小对声音极其敏感,能够听6到8音组成的和弦,做为第二季出场的选手曾完成号称“听力界不可能完成的最难挑战”高空坠物听音辨高。


这次比赛周杰伦化身接头人,在21人的专业合唱团中挑选出三名线人各自录下一段完整文字的朗读音频,由节目组将其中部分音频切除,切除后只剩下片段的词汇音频,由孙亦廷和“小度”进行聆听记忆,记忆结束后需要在性别相同、年龄相仿、声线极为相似的专业合唱团有限时间的演唱中利用之前记忆的有限音频辨别人声将三位线人找到,找出多者胜出。

因为需要辨别的人数众多、声音相似、人类说话和演唱时声音的有所不同,而每条音频只有几个词汇作为线索十分有限,所以无论是对于人类还是机器人来说都难度巨大。


经过一系列抉择后,孙亦廷代表的人类与“小度”代表的机械智能战成1:1平。


同时,之前因个人原因离开《最强大脑》舞台的“水哥”王昱珩也来到现场观看孙亦廷的比赛,经现场评委和观众一再恳求,同意出战下一场图像识别的“人机大战”。


节目到此告一段落,大家在为孙亦廷艰难战平智能机器让人类勉强保留住了一次尊严唏嘘不已而担心下一次“人机大战”的结果时,《最强大脑》官博一篇名为《舞台上的天赋异禀和喧嚣后的黯然离开,你好,孙亦廷,再见,孙亦廷!》的文章让人为这个天才少年唏嘘不已。


日常生活里的孙亦廷经常走神且生性多动。上课走神且无法安稳听课,这并不符合老师心中“好学生”的标准,尽管成绩一直是班里的前几名,但孙亦廷并没有获得老师的喜爱。而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在小学老师看来,只不过是“旁门左道”而已,远远比不上语数外都拿到高分来得优秀。


同时,对声音和数字的极度敏感和多动的表现使得孙亦廷在同学们眼里成为了异类。孩子们认为孙亦廷爱出风头且举止奇怪,因为他对自己的天赋从不加以掩饰。

而这在中国的传统认知里,是一种过错。


甚至在第二季《最强大脑》里一夜成名后,孙亦廷时常青一块紫一块地回家,父母一问才知道是被同学推搡的。而他的铅笔,“丢了“已经不下100支了……学校里的老师对这种情况表示了无能为力,这只是孩子的“顽皮”。这样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不但没有得到同龄人的崇拜和尊重,却因他那过人之处受到欺辱,最终他们一家人被迫选择远走他乡,同样是在学校,孙亦廷在海外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待遇。


曾经微博上流传过这样一个视频,让中国网友十分震惊。

体育课上,一个日本小学生在跳鞍马,底下坐着老师家长和同学,男孩面对比自己个子还高的鞍马,几次三番没有跳过去,可台下的孩子加油声从来没有停下过,没有人发出笑声,直到第三次失败后,男孩的同学们全部默契地上台,一齐拥抱为男孩鼓气,这一次他完美跳过,台下的家长们都因此站起来鼓掌喝彩。

评论里有人说,这要是发生在中国,底下肯定有很多孩子看笑话。

虽然很不好意思承认,但事实是这样。


在中国的教育里,对他人长处的夸奖和缺陷的尊重都是缺失的。

“爱出风头”是错误的,因为中国人崇尚谦虚,因此“爱出风头的人”会受到排挤。

“和他人不同”是错误的,因为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因此“异类”会受到排挤。

对于天才更是苛刻。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某方面拥有异于常人的天赋,绝对会有另一方面的缺陷,而中国人容不下这份缺陷。

在百度搜索孙亦廷,放眼望去尽是“孙亦廷有病吗?”“孙亦廷是不是多动症?”这就是我们的社会对一个天才的态度。


不知道观众还记不记得孙亦廷在第二季刚参加《最强大脑》上台的时候,那时的他爱笑、多动,一双眼睛没有一秒不在转动着观察四周。


甚至当时的评委孟非、高晓松都怀疑他是不是在注视他们,陶晶莹对于他的印象是眼神跳来跳去不和人交流。



这样一个天才少年和常人果然有很多不同之处,可见他平日生活中也是如此,这并不是一个孩子对于别人的不尊重,只是他不同的观察世界和表达自己的方式。而现在的孙亦廷除了身体长大变胖一点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他脸上的笑容变少了也不再那么多动活泼,唯一灵动只剩他那双跳动的眼睛。


此番画面,当与孙亦廷现实生活中的遭遇联系起来,我们不知道这样的欺辱到底给这个天才少年带来了多大的打击和成长的改变,庆幸他还有个豁达的父亲帮他维护他那最后一丝灵动,远走他乡或许是现阶段对于他成长保护的最好方法。

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则故事,在1988年1月,当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巴黎之时,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可见,孩提时的教育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而国人的基因里并不缺天才,只是天才都已经死在了小学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中国最强大脑,却惨遭校园欺凌,无奈之下来澳洲求学…能保护天才的,从来都是爱与微笑…
颠覆!又一项黑科技诞生,人脑可与互联网对接?
“最强大脑”孙亦廷,就是刚刚战平人工智能超级牛掰的那个辨音神童,却被爆已无奈移民澳洲……
7岁男孩秒杀《最强大脑》:中国多少家长正在无形扼杀孩子的天赋
12岁小学生秒杀清华北大高材生,现在的00后还让不让人活了!
TED最受欢迎的演讲:逃出教育的死亡谷,让天赋自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