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潮州地名与韩愈

  作者:吴国升

   潮州,粤东沿海的一个地级城市,著名侨乡,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美誉。1986年,它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说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往往离不开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唐代大文学家韩愈。

  公元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而贬任潮州刺史。当时的潮州是十分偏远落后的蛮夷瘴疠之地。韩愈在不足八月的治潮期间,兴利除弊,为民办了不少好事,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自此以后,潮州人文荟萃,人才辈出,经济逐步繁荣。韩愈也因此赢得了潮州人民永远的尊崇和怀念。至今,在潮州民间流传着不少有关韩愈的优美故事和传说:纪念他的文物胜迹遍布当地,尤其是潮州人民将“江山易姓为韩”,把韩愈的名字和事迹嵌入潮州地名之中,使韩愈之名与潮州的山川大地千古同在。

  韩江广东省第二大江,全长400多公里,源出福建长汀和广东紫金,潮州城坐落于江之西岸。此江古称员水,其上中游滩多险恶,且江中有鳄鱼出没,伤害人兽,故称“恶溪”、“鳄溪”。韩愈到潮州后,率民驱逐鳄鱼,修筑江堤,后人遂改称它为“韩江”。其下游冲积平原称“韩江三角洲”。

  韩山坐落于韩江东岸,与潮州城隔江相望。山高120多米,有三个山峰,形似笔架,俗称笔架山、文笔山。又因中峰和北峰中段各有一片巨石,象两面大旌旗,故又别称双旌山。据说韩愈当年曾游览此山,后人在其西麓建祠纪念他,名曰韩文公祠。目前,该祠是全国最大的韩愈纪念场馆。该山被后人改称叫“韩山”,以此得名的“韩山师范学院”即位于山之西麓。

  昌黎路今潮州老城区东连太平路、西接岳伯亭内街的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该路中段原是明清府治所在地,故称府巷。明嘉靖年间,曾在东府巷口建“昌黎旧治”石牌坊以缅怀韩愈(韩愈是河南孟县人,他自称其郡望地是河北昌黎,世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或“昌黎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潮州拓建街道时,改称此巷为“昌黎路”。今该路东段有一所小学,即叫“昌黎小学”。

韩公渠即金沙溪,磷溪镇砀山的一道水渠。传说韩愈为治水患,率众修筑渠道,在下游开凿龙门关水闸,把内涝积水派入大海。后人在龙门关侧建韩祠以缅怀韩愈,称金沙溪为韩公渠。

  韩渡原名鳄渡,是韩江北堤中间处的一个渡口。古时民众苦于鳄害,韩愈到任后,便设法驱除鳄鱼,曾作有千古雄文《祭鳄文》,相传他曾于该渡口诵此文祭驱鳄鱼。后人遂改称此渡口为“韩渡”。

   访问岭潮州城北约十余里高厝塘附近的一座小山,原名“风门岭”。相传韩愈当年进入潮州地界以后,曾于此向居民问路并访问地方风俗,故后人改此山名为“访问岭”。

  竹竿山潮州北关外江堤北端的一座小山。相传韩愈为治水筑堤,率随从沿岸勘测地形,随从依韩愈的指定插竹竿作为标记,至山前终点,还剩了些竹竿,便随手丢在山坡上。第二天,插过竹竿的地段耸立起一道高大坚固的堤防,终端山坡上即长满了茂密的竹子,因此后人称该山为竹竿山。

  湘子桥我国四大著名古桥之一,横架于城东门外韩江上,曾是闽粤间交通枢纽。宋代始建,时名“济川桥”;明代扩建时改名“广济桥”。此桥本来在韩愈过世三百多年后才开始兴建,但后人却也附会与韩愈有关。人们传说韩愈修桥时,因江心水流湍急,难以成墩。当他正为之发愁时,他的侄孙、八仙之一的韩湘率另七仙相助,终于修成了此桥。故世人俗称“广济桥”为“湘子桥”。

  编辑黄伟

 

文章发表于《中国地名》2001年第3期

PS:文章是在中国知网下载的,转换格式后对照原文进行了修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民俗故事:韩愈祭鳄
韩愈在潮州的传说
潮州的“江山”改姓,与韩愈是巧合还是传说?
闽粤游:潮州韩文公祠
潮州古城
​从维熙《千年一叹读韩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