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南地名趣谈

   作者:周伟民

  地名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又是一个地域中自然与人文兼容并蓄的历史积淀。因此,由海南岛地名和南海诸岛地名构成的海南省地名,充分反映了海南的自然、历史与人文三者的互动规律,表现出色彩独异的海南印记。

 

   海南岛的历史,是最早住民黎族和中原以及后来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移入的汉族、苗族以及海外移入的回族等多民族长期融合、汇通而创造的过程,语言特别复杂。而语言是地名的载体。在汉语方言和民族语言地名中,海南话地名、黎话地名、临高话地名、疍家话地名、儋州话地名

等五类地名在岛上分布最广。其中海南话地名分布在岛周围的平原、台地地区,以琼北的海口、琼山、定安、澄迈、屯昌和东部的文昌、琼海、万宁等市县最为密集。黎话地名分布,以岛中部为最

多,西南部其次,西北部和东南部又其次,东北部最少。临高话地名基本上处于松涛水库沿南渡江而上至入海口的江北区域。儋州话地名分布在今儋州市(南部除外)和昌江县沿海地带。这样看来,海南岛地名有分类密集的现象。

 

   黎话地名和临高话地名是专名与通名倒置的。黎话地名中的“保、抱、报、布、包、宝、番、方、芬”是村义,全岛带“抱”字音的地名有300多个,几乎各市县都有分布,如乐东有抱田、抱界,三亚有抱头、抱营,东方有艳板、宝上,文昌有艳罗、抱锦、抱英、宝芬,临高有抱茂、抱河,昌江有保蛮,儋州有保牙,保亭有报什、报导等;临高话地名中,“多、和”是田义,“问”是园子、园地义,“武”读作波,是村义,跟黎话一样,其含义与汉语不同,置首字,专名在后面。因此可以说,黎话地名和临高话地名除了专名与通名倒置的齐头式结构之外,还有不能望文会意的特征,因为它们都蕴含着黎话和临高话的本来意义,是音译。

 

   海南岛地名以植物命名而体现出鲜明的热带生态特色。如以椰子命名的椰林、椰海、椰庄、椰渔、椰寨、椰岭、椰子头、椰子山、椰子园等。以椰子命名的地名,海南岛东部沿海为最多,西部和内县也有稀少分布,如昌江县的十月田、石碌、王下等乡和保亭县、屯昌县,都有冠以椰子的地

名。这反映了椰子这种作物在岛上分布的基本格局。以槟榔命名的则有槟榔村、槟榔园、槟椰株、槟椰头、槟椰山、槟椰根等,全岛都有分布。

 

   海南岛地名,也标示了汉族移民迁入的时代年轮,说明了海南悠久的社会历史。汉唐时期的“亭”(或“停”)和“场”为尾字的地名,如儋州的接官亭、刘亭、东场,澄迈的大亭、令尾场、北刹场、下坡场、珍珠场、那小场等等。“亭”字地名出现在汉代,“场”字地名则出现在唐代。

 

   在古代,南海被称为“涨海”,这是东汉时杨孚在《异物志》里据潮汐现象而命名的。清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作解释说:“炎海善溢”,故名。从公元六世纪的《梁书》起,称为南海,宋代的《小学钳珠》有明确记载。今天,国际通用的南中国海,在清光绪二年郭嵩焘出使英国时所写的《使西纪程》有记载。南海诸岛的地名,通名有世界通用的岛、洲(沙洲)、屿、礁(暗礁)、沙(暗沙)、滩(暗滩)、水道、石、岩等,也有门(即水道,渔民的特称)、屿等渔民常用的俗名。专名则丰富多彩。从南海诸岛标准地名的命名来看,首先是反映中国渔民世代开发南海的生产实践经验和观念追求的,如赤瓜洲(渔民称参 为“瓜”,此洲富产海参)、无乜礁(“无乜”海南方言是没有什么海产品)、全富岛(海产丰富)、簸其礁、火艾礁、牛车轮(牛车辇)礁、牛轭礁、库裆礁(裤裆)、双黄沙洲、奈罗礁、金银岛、银屿、双子群岛、八仙暗沙、神仙暗沙等;其次是反映中国历史上帝王将相、官职、兵舰名称以及政治和传统道德观念的,如永乐群岛、宣德群岛、郑和群岛、李准滩、都护暗沙、校尉暗沙、永兴岛、太平岛、主权礁、宪法暗沙、仁爱暗沙、忠孝滩、安定连礁、康宁礁等;再其次是表述天体、方位、岩性、地貌、气象、水体、植物和颜色等人们认识范畴的,如火星礁、东新沙州、西新沙州、珊瑚岛、石岛、高尖石、三角礁、永署礁、甘泉岛、浪花礁、红草门等。

 

   海南岛的某些地名,建国后更换的幅度很大,跟原名相去较远。原因是:1、海南话地名,只记音不记字,而海南方言又有文读音、白读音和训读音之分,因此单从字面上去理解某些方言地名往往音义皆失,例如:口盆号(吹号)、五潮水(牛流水)、松树(榕树)、文彬(南边)、大学(大约)、乘龙(乘铳)、三江(三哥)等。方言地名中有一些方言字:

崛、圯、坑、
等有其独特的读音和涵义。2、黎话、临高
话、儋州话地名,用汉字音译,译法随意性极大。3、简化汉字代替繁体字后失去原义。4、因外来人士不通海南话而换了形、音、义。

 

   在海南的地名中,黎话地名是最古老的地名层,覆盖面最广,壮话(含临高话和长流话)地名次之,汉话地名层最晚,但数量最多,分布也较广。

 

   每一个地名,都像一块活的“化石”,都在诉说着一个故事,新老故事汇在一起,就是海南岛的简史了!

 ·责任编辑刘宁·

 

文章发表于《今日海南》1999年第12期

PS:文章是在中国知网下载的,转换格式时出现了乱码,打印后对照进行了修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落在民间的“珍珠”:探秘临高语族群迁徙路径
海南岛藏了哪些语言宝藏,吸引语言学家来研究?
海南岛方言概况
海南先民从哪里迁徙而来?
海南最难听懂的方言排名,你的家乡话上榜了吗?
海南岛,有哪些族群和方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