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邀你共事是对夜不拾遗的正面回馈”等3篇热点时评

 “邀你共事”是对夜不拾遗的正面回馈

堂吉伟德
  
15日夜,郑先生因上车前的疏忽,丢失了一大笔现金却浑然不知。随后一位下班路过的年轻女孩,并没有拿钱离开,而是蹲在地上把一张张零散的钞票捡起,并拨打了110报警……最终,郑先生复得了失款,并表达一个意愿:邀请拾金不昧者杨显桥——他心目中的“最美女孩”到自己的单位来上班。(1月17日《华西都市报》)
  
拾金不昧并非鲜见之事,无论从道德还是法律的层面,似乎并无拔高的必要。因为如果“拾金而昧”,不但会受到道德的抨击与谴责,也会因为不当得利,而受到法律的追究与处理。在有了具体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要求的情况下,“最美女孩”的行为,不过是一种基本要求。不过,相同的事例如果放在不同的场景,则有着不同的意义,如何让正能量得到弘扬与扩散,当为“最美女孩”最值得解读之处。
  
同样是拾金不昧,究竟是基于个人的意愿,还是出于外部的压力;是偶然的行为表现,还是植根于心底的习惯;是家庭殷实者,还是出身贫寒者,而其所拾之物,究竟是价值偏低,还是价值连城,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综合解构的情况下,去进行性质的界定和境界的评判,并给予其道德层次的确定。“不是自己的,就应该一分不少还给人家”是一种道德自觉,是一种深入灵魂的道德认同,也是在任何情况下,不求回报的道德坚守。
  
但不能说,道德就属于一种天然的义务,而不是一种可预期的权利,或者说道德具有“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粹性,而不必虑及和触动每个人心中的“凡念”。真正可持续的道德表达,应当具有外部的促进和引领性,让行为表达者获得精神上的鼓舞、物质上的奖励。“邀你一起共事”的愿望表达,于外人看来或许有些唐突,不过对当事人而言,或是最佳和最真诚的表达。
  
基于对“最美女孩”人品的信任与赞同,才会有邀请共事的“见之心喜”,失物者的想法很简单,一是通过邀请女孩到自己的酒楼上班后,可以用优厚的待遇作为回报,避免直接馈赠的不敬,从而了却自己的一个心愿。二是他知道,一个夜不拾遗的人具有相对的道德保障,社会公德的高度也能决定职业道德的纯度,在忠诚意识、敬业意识都普遍不足的大背景下,“最美女孩”显然已成为一个潜在的最佳员工,一个可以值得高度信赖的合作者。
  
无论基于何种因素的考量,“诚邀共事”都是一种至高的敬礼,一种积极的回馈,也是一种比较合适的表达方式。好人必然会获得好报,于“最美女孩”而言,在自己有了“稳定的工作”的情况下,“去别人酒楼上班”并非眼前最好的选择,不过可以从对方的邀请中解读出“感激的味道”,这样的肯定方式同样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有付出必然有回报,并采取最好的方式去反哺,才能让爱心、道德形成良性的互动。这是最基本的价值标准,也是最起码的行为原则。
  
有的时候,道德的问题需要道德的手法去解决。方式如何可以商量,不过“回馈式呵护”和“保护式馈赠”则应成为共识。“邀你共事”与“夜不拾遗”是一种互动与促进的关系,当一方无所保留之后,另一方才会淋漓尽致。因而,对于社会道德的评价不能止于一方,一个成熟而健康的道德体系中,不应立足于单方面的绝对标准,如何去善待、保护、激发个体的道德之源,并形成整个社会的共有标准,当为道德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

作文君点评

拾金不昧是美德,
越大肆宣扬,
就越让人觉得这社会是有多糟糕。

回乡还是留城,过年更要过心

然 玉
  
回乡过年热闹,留城过年自在;回乡过年破费,留城过年冷清……每年此时,返乡过年还是留城过年都成为异地务工者难以决断的问题。记者在多个城市采访发现,大城市“空城”现象已经在逐渐缓解,务工者年龄越来越以80后、90后为主,更适应城市生活的他们,城市归属感萌芽,更愿意避开春节人潮,选择拥抱新的生活,留城过年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1月17日《工人日报》)
  
回乡还是留城,外漂族的年末岁尾的内心纠结,终究是城乡原住民们所无法体会的。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回家过年”的象征意义几乎不言而喻。其既是一种致敬故乡的独特仪式,也是维系亲缘纽带的必要姿态。受此驱动,“春运”变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而随之而来的人去城空,也一再成为某种特殊的中国式风景。当然,所有这一切,似乎正在“新世代”间悄然变化。更多年轻的务工者选择留城过年,而这完全是上一代人所不会考虑的。
  
务工者特别是年轻的务工者,留城过年日趋普遍。关于这一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想必会有完全不同的解读。倘若按照理性经济人的思维去考虑,这一做法无疑是多赢之举:既能让务工者省下一大笔路途开支、过年花费,也能极大缓解大城市春节用工荒的老问题……事实上,越来越多务工者留城过年,很大程度上就是市场激励的结果。节日期间超高的劳务报酬,吸引着不少年轻人“不如留下多赚一笔”。
  
如果说传统务工者“回乡过年”,完全是一种情感驱动、责任驱动的下意识选择;那么,新世代的务工者在此事上显然要“理智”得多,他们会精确地计算得失,试图求得一个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可以说,这是两代人、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别,完全无所谓谁对谁错、孰是孰非。当“回乡过年”不再是一种压倒性的人生义务,这种价值观念的多元与包容,对很多人来说其实是一种解脱。当然,与之相对应的,注定是另一部分人的愤怒和失落。
  
回不回家过年,对于年轻的务工者而言,或许并不是一个问题。然而,对于他们的家庭和家人来说,这件事却很可能无比重要。这种显然的认知分歧与预期差距,很可能转化为某种隐性的心理创伤。诚然,必须承认的是,但凡有日常化、替代性的情感表达和责任履行方式,自然不必执拗于回家过年与否。可现实是,许多拒不回乡过年的外漂者,同样并没有在平常的日子里,展现其作为“家庭成员”的应有模样,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过年,回乡还是留城?在何种前提下,这是一个问题?又在怎样的语境下,这不成其为一个问题?个体的选择,映照着一个时代的心路变化。城市也许正变得更为友善、更有吸引力,而远方的故乡呢,回不去便索性不想回去了吗……

作文君点评

还记得去年唱遍大江南北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过年回不回家都是大家的选择,
过好自己的年,
尊重别人的选择就好。

治理“食物浪费”宜堵更宜疏

张西流
  
临近春节,一些生意火爆的餐厅年夜饭已被抢订一空。如何在欢庆佳节的同时不铺张浪费、节约粮食,再次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2016年11月底,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课题组公布的一项从2013年至201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1月17日《重庆晨报》)
  
不可否认,中国虽然是粮食大国,但粮食仍然不能自给自足。为此,节约粮食已形成一种社会共识,无论是民间自发组织的“饥饿体验”,还是官方开展的“光盘行动”,均是对粮食的一种珍视和敬畏,去引领节约粮食的社会新常态。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显然难尽人意。不管是餐饮服务场所,还是一些政府机关食堂,剩饭剩菜、浪费粮食现象,还比较普遍;特别是,全国一年仅餐饮浪费就高达1800万吨,这相当于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令人震耳发聩。
  
事实上,在治理餐饮浪费上,各地纷纷出台了一些规定和惩罚性措施。《珠海市餐饮浪费处罚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餐前如不引导消费者合理点餐,餐后不提示消费者打包剩菜,餐厅或将被处以2000元~1万元罚款。”2015年6月3日中午,北京市市政市容委机关食堂,一位女士因餐盘中剩了半个窝窝头,被站岗的团委书记田鹏批评。同年10月,6名来自江苏镇江的游客在乌鲁木齐市一家自助餐厅就餐离开时,剩下了1200克食物,被餐厅罚款2400元。
  
然而,餐饮浪费被处罚,也在社会上引起争议。一方面,处罚餐饮浪费行为,应该考虑可行性,对于“饮食”这个概念的界定是很模糊的,如果纳入地方法规中,很可能带来管理上的缺陷。比如,针对剩饭剩菜行为,谁来管理,如何取证,处罚依据是什么,等等。再者,剩饭剩菜行为,在某些市民日常生活中已经根深蒂固,要想通过禁令去改变这种陋习,恐怕很难很难。因此,地方政府应慎重出台处罚规定,一旦出台了又执行不了,势必会直接影响规定的效力和执行者的公信力。
  
换言之,治理食物浪费,宜堵更宜疏。首先,针对剩饭剩饭行为,只能用道德规范去约束。要给饮食行业及市民一个修正不良习惯的空间,通过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和温馨提示,辅之批评教育等行政手段,去提高经营者和消费者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能力,逐渐改变剩饭剩菜不打包等不文明的生活习惯,而不是急于禁止和处罚。同时,积极开展“光盘行动”,让节约粮食,成为每个公民的一种自觉行动。特别是,普及“分享概念”,推广“分享冰箱”模式,在“杜绝浪费、接济贫民”上迈出关键一步。

作文君点评

早些年的光盘行动早已消失的无踪影,
大多数人唯一能坚守的,
也只有底线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廉洁修身》有感——之浅谈浪费
因嫌剩饭浪费,这个皇帝三年连下两道圣旨,规定:一粒米都不准扔
节俭是美德
从剩菜剩饭被罚款想到的……
送别袁隆平爷爷,请告诉孩子这5件事
校园“光盘行动”,他们各有“妙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